南陵县卫健委工委委员 金水发布:南陵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新闻发布会
来源:南陵县卫健委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3年7月31日

发布地点:南陵县卫健委

发布单位:南陵县卫健委

人:南陵县卫健委工委委员 金水

人:

文字实录

广大市民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南陵县卫健委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广大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由我来向大家介绍我县以总医院建设为抓手,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相关工作情况。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我县有效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以总医院管理模式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构建县、镇、村一体化管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一、改革背景与总体目标

我县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千人床位数、医师数、护士数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医疗服务能力较弱,急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才能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在综合分析福建三明、安徽东至等地医改经验基础上,决定整合现有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组建南陵县总医院,实行总医院管理模式下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综合医改工作向纵深发展。以就医体验为核心,健康管理服务为关键,优化人力资源和学科资源配置,加快短板能力建设。以一个管理团队、一套管理体系实现分级分类管理,逐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人事、分配、经营及财务自主权,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到2025年,全县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的获得感。南陵县医院达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南陵县中医医院启动三级中医医院创建工作,县域内就诊率持续上升。2023年3月1日,南陵县总医院正式成立,新型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南陵样板正式启动。

二、主要工作内容

(一)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办医责任,打造责任共同体。

1.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县医改领导小组,总揽全县深化医改工作。成立中共南陵县委卫健工委,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县委卫健工委书记,主抓医改工作,推动医疗、医药、医保协同联动改革。

2.高位推动定期调度。建立县委主要领导周批示和月调度,县委卫健工委每周召开总医院建设推进会,保障改革按序时进度有力推进。

3.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考核评估体系,重新修订《南陵县2021年紧密型医共体绩效考核办法》、围绕“能力提升、结构优化、创新增效、行风建设、满意度”5个方面核心指标制定院区绩效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医共体内医保基金统筹分配、医院年度绩效工资总额核定、财政投入、院长年薪兑现等方面挂钩,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二)统一人财物事管理,推进共建共享,打造管理共同体。

1.统一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信息化新型实时交互集成平台建设,实现医共体内部信息互联互通,制定南陵县总医院三年信息化建设项目清单,按照轻重缓急分阶段逐步实施。整合全县医学影像资源和医学检验资源,在县级院区组建区域医学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和远程诊疗中心,为卫生院提供一体化服务。

2.推进质控一体化。将全县县镇村医疗卫生技术考核、质量控制、分级诊疗、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安全防范等业务纳入县总医院统一管理。落实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统筹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优质资源合理流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形成有序就医格局,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实现常见病多发病不出县,小病在镇村解决的目标。

3.加快中心药房重组建设。实行中心药房建设“五统一”管理,方便基层特别是偏远乡镇慢病患者用药。组建南陵县智慧共享中药房,实现处方、审核、中药调配、煎煮配送一体化,完成中药可溯源的一站式服务。

4.统筹人事薪酬管理,促进医共体内部柔性人才流动。南陵县总医院及各院区法人代表统一由总医院院长担任,县总医院拥有对医共体内卫生院领导班子的任免权。总医院结合县镇两级院区工作实际,按照“按需设岗、合理设岗、总量控制”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落实人员统筹管理。通过建立内部人员流动管理办法,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优化整合、补短强弱”原则对医技人员进行调整交流,协同提升服务能力。

5.建立县外就诊台账,健康走访常调查。每月根据参保居民报销信息建立县外就诊人员信息台账,每月一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以及改进措施。利用1+1+1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围绕“外出就诊原因、目前健康状况、继续治疗需求”等内容,进行面对面的健康走访,对医保政策、县内医疗机构学科能力建设进行宣传引导。

6.推进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按照“一个急救中心、6+N个急救站”模式组建南陵县“120”急救中心,制定120调度中心与急救站设置方案,积极筹备专用车辆和院前急救设备,计划在2023年8月初步建成投入运行。

(三)做实专家下沉,促进协同发展,打造服务共同体。

1.落实专家对口帮扶,县镇协同共进步。县总医院组织建立对口帮扶专家花名册、专家组任务清单及保障措施,到镇级院区开展坐诊、教学查房、学术讲座、手术指导、中医适宜技术指导等帮扶工作,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2.畅通转诊通道,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出台《南陵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分级诊疗工作方案》,南陵县总医院按照“一中心双窗口”布局,在总医院健康服务管理中心挂牌成立“南陵县会诊转诊服务中心”。县医院、中医医院依托医疗服务部在门诊大厅醒目位置设立转诊服务“窗口”,组建院内会诊专家评估组,统一规范县内转诊流程。建立市级、长三角地区三甲医院的外埠专家库,及时主动对接引导有转县外就医需求的患者,按需邀请高水平外埠专家来陵开展诊疗服务,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高端优质医疗资源,减轻患者外出就医负担,不断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有效提高县域内就诊率、降低跨省就医(住院)比例,切实增进医保基金使用效益,实现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

3.加强县级医院学科建设,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陶正贤博士工作室、上海市十院消化内科孙晓敏博士工作室、北京弘医堂骆斌教授工作室、安徽省中医医院肾内科胡顺金教授工作室等陆续开诊。评选春谷名医等12人,激励现有技术骨干带领学科发展热情。5月20日,上海专家来陵义诊,举办学术讲座2节,现场接诊784人次,与8名专家达成长期合作协议,3名专家达成来陵会诊和手术协议。5月27日,县医院院区同东部战区总医院、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等成立4个名医工作室,带动2个县级院区临床重点专科迅速发展。2023年1-5月份,南陵县医院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比例56.77%,南陵县中医医院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比例52.10%。

4.推动基层特色专科创建,落实“一院一策”发展。2023年6月15日,籍山镇社区服务中心内儿科、工山镇中心卫生院精神科成功通过芜湖市基层扶持特色专科评审,何湾镇中心卫生院全力推动康复科发展,葛林分院探索转型开展医养结合。2023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县内就诊率提高4.04%,各类医疗服务投诉明显下降,患者就医体验感持续向好,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四)实行总额预算,统一考核标准,打造利益共同体。

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对县域医共体按人头总额预付管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根据当年筹资总额扣除风险金和大病保险基金,将不少于95%的部分,作为医共体总额预算基金,预拨到医共体,及市内非医共体定点医疗机构,结余留用、超支不补。

2.制定基本公卫考核细则,合理分配项目资金。根据省、市卫生健康委要求,我县制定基本公卫绩效考核细则,年初有培训、年中有督导,年末有综合绩效评价,实现了“机构全覆盖、指标全覆盖”。充分发挥“两卡制”考核系统作用,从组织管理、资金管理、指标完成、实施效果等方面对各镇卫生服务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结果分配项目资金。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坚持党建引领,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加强学科建设同时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将学科带头人、医护骨干培养成党员,推动各支部书记全部由学科带头人担任,将支部建在科室。实行党委班子成员分片联系支部制度,深入临床一线听取医院职工、患者家属意见与建议,指导支部党员在诊疗服务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定期对医务人员和群众就医开展问卷调查,找准问题、精准施策,每季度形成调查分析报告。

2.持续推动县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一是加强外部合作,提升专科能力建设。2个县级院区继续做好与沪苏浙三甲医院探索建设科联体,拓宽医院间合作广度和深度,发挥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快速提升我县医疗服务水平。二是根据学科建设计划,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到长三角知名大医院进修学习。三是高位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围绕绩效评价目标推进县级医院能力提升、中医药振兴发展、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和基层健康守门人等示范项目建设,建成临床服务七个中心、5个重点学科,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推进县域医疗服务能力高质量发展。

3.加强医防融合服务。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健全疾病监测与预警机制,开展疾病早期筛查、积极推行中医“治未病”。制定《南陵县医防融合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和《许镇镇黄墓村县域内就诊“两病”患者基本药品免费发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时总结经验,适时扩大慢性病人群免费发药的覆盖面,提升县域内慢性病规范管理。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位推动下,南陵县将以总医院改革为契机,加快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强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必将能为南陵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对我县卫生健康事业的长期关心和支持!同时,欢迎广大群众对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谢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