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应急预案(企业)
第二章 专项应急预案.......................................................... 3
1、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
2、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
3、灼烫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
4、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
5、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
6、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
7、有限空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
第二章 专项应急预案
一、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粉尘爆炸事故可能发生在粉尘作业场所、除尘设备等区域,由于粉尘作业场所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可燃性粉尘,如果粉尘清扫不及时、通风系统不畅,当粉尘浓度超过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即可能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1.1打磨产生的铝粉未及时清理、铝粉受潮释放氢气、打磨时带入金属石块等坚硬易发火物体等原因,可能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1.2去毛刺区作业人员未规范操作,采用产生火花电动工具,在除尘吸风口打磨,致使火花进入除尘设备,导致粉尘爆炸事故。
1.3除尘器若风速不足、管道中积尘过多、未制定清扫制度,易造成粉尘爆炸。
1.4除尘管道未采取除静电、泄爆装置,管道内铝粉尘达到爆炸下限,同时遇到积累的静电或其他点火源,可发生爆炸;铝粉在管内沉积,当受到某种冲击时,导致粉尘飞扬,瞬间形成高浓度粉尘云,若遇上火源,也容易发生爆炸。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现场指挥:杨建强
职责:① 分析判断事故、事件的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② 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③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2抢险救援组:李明;成员:王忠贵、王杰华、王喜庆、童传荣。
职责:①负责人员和设施抢救工作,② 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确定警戒范围,③ 排除危险源,防止二次伤害。
2.3现场警戒组:方刚;成员:裴云峰、赵振君、张政敏。
职责:①执行指挥部命令,做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②负责外部救援车辆、人员的引导工作;③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治安保卫、员工疏散、现场交通疏导等工作。
2.4医疗救护组:朱玲俐;成员:童伟、俞亚兰、汪君。
职责:①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配合120医务人员做好伤员的救护工作。② 负责受伤职工的安置、医疗协助等工作。
2.5后勤保障组:李学富;成员:张志强、陈飞、潘正东。
职责:①组织落实救援物资、应急生活保障;开展伤员救护,协助120工作人员等。②负责事故中员工的慰问、安抚与思想稳定工作。
3.应急处置程序
3.1当发生铝粉爆炸事故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救人,同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实施救援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向本预案的领导机构人员报告。由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3.2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人员进入现场,确定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3.3公司24小时应急报警值守电话:13585014359、0553-6836888-122。
3.4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4.处置措施
4.1发现灾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并迅速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力争在事故初期得到控制,力求最小的事故损失。
4.2当现场人员不能及时扑救,需启动了公司应急预案时,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力量展开抢险扑救。同时成立现场指挥中心指挥各应急小组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4.3抢救、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后,配戴好防毒面具,坚持优先救人,即“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
4.4使用消防砂或其他的灭火器材扑救火灾;铝合金粉尘严禁使用泡沫,水,干粉等灭火剂;有爆炸危险的,应当人员先行撤离,报告110,由专业应急队伍处置。
二、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公司电气设备、变配电房、电线电缆、临时用电、办公室电器等不规范或电气设备及输电线路短路或故障造成的电气火灾。
1.2柴油是易燃液体如管理不善或设备缺陷若泄漏可能导致火灾事故。
1.3保温、压铸区域有大量用电设备,若电气线路过载、短路等可能引起电气线路燃烧,造成电缆火灾。
1.4保温、压铸区域温度较高,高温铝水为点火源,周边若存在易燃、可燃物品时易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
1.5木箱,包装纸箱为可燃物,若存放区违规动用明火,可引发火灾事故。
1.6宿舍如管理不善,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易引发电气火灾事故。
1.7压铸车间若未设置天然气泄漏报警仪,天然气管道未定期检查,存在泄漏等因素,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1.8铝水包转运过程中如果发生铝水包倾覆、叉车操作不当、叉车叉爪或铝水包承重部位断裂可能发生铝水包倾翻,铝水遇到水或可燃物从而造成火灾事故。
1.9检维修过程中,电焊机未接地,氧气瓶、乙炔瓶、动火点之间的距离不符合要求等可能引起火灾甚至爆炸事故。
1.10空压机房区域漏油、油污较多、油温较高,若附近有高温及明火可能发生火灾事故。
1.11打磨产生的铝粉未及时清理、铝粉受潮释放氢气、打磨时带入金属石块等坚硬易发火物体等原因,可能发生火灾事故。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现场指挥:杨建强
职责:① 分析判断事故、事件的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② 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③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2抢险救援组:李明;成员:王忠贵、王杰华、王喜庆、童传荣。
职责:①负责人员和设施抢救工作,② 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确定警戒范围,③ 排除危险源,防止二次伤害。
2.3现场警戒组:方刚;成员:裴云峰、赵振君、张政敏。
职责:①执行指挥部命令,做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②负责外部救援车辆、人员的引导工作;③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治安保卫、员工疏散、现场交通疏导等工作。
2.4医疗救护组:朱玲俐;成员:童伟、俞亚兰、汪君。
职责:①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配合120医务人员做好伤员的救护工作。② 负责受伤职工的安置、医疗协助等工作。
2.5后勤保障组:李学富;成员:张志强、陈飞、潘正东。
职责:①组织落实救援物资、应急生活保障;开展伤员救护,协助120工作人员等。②负责事故中员工的慰问、安抚与思想稳定工作。
3.应急处置程序
3.1当发生火灾事故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救人,同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实施救援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向本预案的领导机构人员报告。由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3.2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人员进入现场,确定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3.3公司24小时应急报警值守电话:13585014359、0553-6836888-122。
3.4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4.处置措施
4.1抢险救援组进行现场侦察的同时,迅速准确地查明火源位置、燃烧物的性质、燃烧的范围、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烟热扩散的范围;是否有人受到火势、烟热的威胁,所在地点、数量和疏散的通道;是否有需要疏散和保护的贵重物质、设备和档案资料;火势对毗邻部位的威胁程度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2现场指挥部结合火情侦察所了解的情况,通过综合分析判断,确定火场主要方面、明确应采取的各项扑救对策后,按照本单位各部门的工作服务系统、隶属关系,迅速地分配救人、灭火、疏散、警戒等任务。
4.3安全警戒人员及时疏散受到烟火威胁的人员。并根据着火部位、烟火扩散的范围、对人们的威胁程度、人员数量、所处位置、疏散道路、设施等情况,有组织、有次序地进行安全疏散,避免造成人员伤亡。
4.4消防灭火人员启用消防设施,迅速进行灭火。根据着火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质、火势发展状况,迅速启用消防设施(并注意检测有关信号),操作使用室内或室外消火栓以及各种轻便灭火器材、工具等进行灭火。不论使用何种器材,均应尽力接近火源,准确地将灭火剂喷射在燃烧物上。如有烟火威胁,则应采取防护措施,保障灭火人员的安全。
4.5处置好风、电、烟、气系统
抢险救援组根据火场指挥人员的授权,及时关闭能引起火势蔓延的通风系统,切断受到火势影响范围内的电气系统。
4.6加强安全警戒,维护火场秩序
安全警戒人员在单位门口、外围适当地点、着火区域、人员已疏散完毕的区域、重点要害部位、物资疏散集中地等设岗放哨,禁止无关人员、车辆等进入。
4.7现场指挥引导灭火人员合理布置消防车和重点保护区域,对主要设备、设施进行重点监控和保护,尤其要防止火势蔓延。
4.8火灾扑救一般采用窒息灭火法、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抑制灭火法四种灭火方法。在实际灭火时,应根据可燃物性质、燃烧特点、火场具备条件以及消防技术装备性能等情况,选择不同的灭火方法,采用相对应的灭火剂扑救火灾,协同配合,以便迅速有效地扑救火灾。
1.
三、灼烫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人员灼烫伤害是铝水运输与保温压铸生产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当铝水包倾覆、保温炉穿炉以及给汤勺穿孔等铝水外泄,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常常造成工人烫伤、设备损坏等事件发生。
人员意外接触高温的火焰、铝水、保温炉体、转运包、压铸机等也会造成灼烫事故。
发生灼烫事故的触发事件如下:
1)火灾、爆炸事故时受到灼烫;
2)意外接触高温物体(保温炉、铝水包、高温铝水);
3) 未等彻底冷却就维俢保温炉、铝水包。
2.1现场指挥:杨建强
职责:① 分析判断事故、事件的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② 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③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2抢险救援组:李明;成员:王忠贵、王杰华、王喜庆、童传荣。
职责:①负责人员和设施抢救工作,② 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确定警戒范围,③ 排除危险源,防止二次伤害。
2.3现场警戒组:方刚;成员:裴云峰、赵振君、张政敏。
职责:①执行指挥部命令,做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②负责外部救援车辆、人员的引导工作;③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治安保卫、员工疏散、现场交通疏导等工作。
2.4医疗救护组:朱玲俐;成员:童伟、俞亚兰、汪君。
职责:①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配合120医务人员做好伤员的救护工作。② 负责受伤职工的安置、医疗协助等工作。
2.5后勤保障组:李学富;成员:张志强、陈飞、潘正东。
职责:①组织落实救援物资、应急生活保障;开展伤员救护,协助120工作人员等。②负责事故中员工的慰问、安抚与思想稳定工作。
3.应急处置程序
3.1当发生灼烫事故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救人,同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实施救援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向本预案的领导机构人员报告。由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3.2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人员进入现场,确定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3.3公司24小时应急报警值守电话:13585014359、0553-6836888-122。
3.4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4.处置措施
4.1 搬运受伤人员、 创面处理动作要轻, 用药要准,对严重灼、 烫伤,应注意伤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变化,及时防治休克。同时抓紧时间将伤者尽早送往医院治疗。
4.2烧伤急救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灭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尽量缩短烧伤时间。
4.3对已灭火而未脱衣服的伤员必须仔细检查全身情况,保持伤口清洁。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
4.4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消毒纱布覆盖并送往医院。
4.5对爆炸冲击波烧伤的伤员要注意有无脑颅损伤,腹腔损伤和呼吸道损伤。
4.6发生烧烫伤后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局部降温,凉水冲洗是最切实、最可行的方法。 冲洗的时间越早越好, 即使烧烫伤当时即已造成表皮脱落,也同样应以凉水冲洗,不要惧怕感染而不敢冲洗。冲洗时间可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著减轻为准。
4.7如不能迅速接近水源,也可以用冰块、冰棍儿冷敷。如采取的冷疗措施得当,可显著减轻局部渗出、挽救未完全毁损的组织细胞。
四、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压铸车间内大量用电设备,若用电线路、开关、设备未安装漏电保护器、未接地、绝缘体破损、带电体裸露等均可能造成现场操作人员触电。
1.2变配电房现场未配置绝缘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品;电缆孔洞未封堵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1.3停、送电不通知,维修不执行工作票,工作票制度,误操作。停电检修时不验电,不挂牌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1.4电器设备有缺陷,漏电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1.5发电机进行切换电作业,未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带负荷拉合闸,致使瞬间产生电弧,或送电前未检测电网总闸是否断开,在未确保断电情况下合闸,可能产生倒送电,从而引发触电事故。
1.6手持电动工具等未做绝缘测试、操作时未带绝缘手套,可能造成触电风险;移动插排任意拖拉。线路老、化、接头、破损、扭线.易造成漏电、短路,造成停车伤人及人员触电。
1.7安全管理松懈,电工作业未戴绝缘手套、无绝缘垫等。临时用电等管理不规范,乱拉乱接电线等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现场指挥:杨建强
职责:① 分析判断事故、事件的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② 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③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2抢险救援组:李明;成员:王忠贵、王杰华、王喜庆、童传荣。
职责:①负责人员和设施抢救工作,② 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确定警戒范围,③ 排除危险源,防止二次伤害。
2.3现场警戒组:方刚;成员:裴云峰、赵振君、张政敏。
职责:①执行指挥部命令,做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②负责外部救援车辆、人员的引导工作;③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治安保卫、员工疏散、现场交通疏导等工作。
2.4医疗救护组:朱玲俐;成员:童伟、俞亚兰、汪君。
职责:①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配合120医务人员做好伤员的救护工作。② 负责受伤职工的安置、医疗协助等工作。
2.5后勤保障组:李学富;成员:张志强、陈飞、潘正东。
职责:①组织落实救援物资、应急生活保障;开展伤员救护,协助120工作人员等。②负责事故中员工的慰问、安抚与思想稳定工作。
3.应急处置程序
3.1当发生触电事故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救人,同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实施救援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向本预案的领导机构人员报告。由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3.2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人员进入现场,确定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3.3公司24小时应急报警值守电话:13585014359、0553-6836888-122。
3.4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4.处置措施
4.1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断开有关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并根据伤情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4.2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允许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应立刻断开相应带电设备,才可实施抢救。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防止触电。
4.3如果触电者处于高处,断开电源时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坠落造成二次伤害。
4.4操作失误造成低压触电,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拔掉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不导电的材料抢救触电者,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确保自身安全,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5高压带电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抢救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4.6救护人员应在确认触电者已与电源隔离,才能接触伤员进行抢救,并应注意防止发生高空坠落的可能性。对触电伤员进行必要的抢救措施,促使心脏复跳。
五、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台钻:工人用手扶工件、清除铝屑;在旋转的道具下翻转、卡压或测量工件;工卡具装卡不牢,飞出伤人。
1.2单双吊钩抛丸机:在抛丸前未确认检查挂件方式是否正确合理,或抛丸结束未检查有无挂件掉落,易可能导致挂件卡死机械内部,引发机械故障,从而造成作业人员伤害事故。
1.3磨床磨削量过大或行程速度超速易发生砂轮破碎伤人事故。
1.4锯床作业前未检查锯条安装松紧适度及有无缺齿,易导致锯切时锯齿碰裂伤人。
1.5数控车床切削时没有关好车床拉门,工件被主轴甩出,砸伤人。编程出错,或者手动操作错误,撞刀。铝渣飞出飞到眼睛里等。
1.6铣床:(1)铣削过程中测量工件、拆卸工作,擦试机床及用手清理铝屑等,易发生机器、工具伤害事故。(2)进刀量大,使工件松动或刀具碎断,发生工件,刀具破碎飞出造成事故。(3)夹具、刀具有缺陷,造成工件、破碎刀具飞出伤人。4)装卡方法不正确或卡紧力不够,使工件或刀具装卡不牢,造成坠落伤人事故。
1.7切割机工件装夹不牢,作业人员野蛮操作或操作不当,易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1.8检修人员检修机械设备时,电气开关没有挂“禁止启动”警示牌,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作业人员误操作启动开关,有使检修人员受到机械伤害的危险。
1.9设备布局不合理、照明不足或有刺眼的灯光,不利于操作者观察操作过程而产生误操作而导致伤害事故。
1.10操作者没有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及其他劳动防护用品,袖口、领带、头巾等物卷入旋转部件,使手、臂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绞伤。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现场指挥:杨建强
职责:① 分析判断事故、事件的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② 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③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2抢险救援组:李明;成员:王忠贵、王杰华、王喜庆、童传荣。
职责:①负责人员和设施抢救工作,② 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确定警戒范围,③ 排除危险源,防止二次伤害。
2.3现场警戒组:方刚;成员:裴云峰、赵振君、张政敏。
职责:①执行指挥部命令,做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②负责外部救援车辆、人员的引导工作;③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治安保卫、员工疏散、现场交通疏导等工作。
2.4医疗救护组:朱玲俐;成员:童伟、俞亚兰、汪君。
职责:①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配合120医务人员做好伤员的救护工作。② 负责受伤职工的安置、医疗协助等工作。
2.5后勤保障组:李学富;成员:张志强、陈飞、潘正东。
职责:①组织落实救援物资、应急生活保障;开展伤员救护,协助120工作人员等。②负责事故中员工的慰问、安抚与思想稳定工作。
3.应急处置程序
3.1当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迅速救人并及时报告本预案的领导机构人员。由现场指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3.2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人员进入现场,确定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3.3公司24小时应急报警值守电话:13585014359、0553-6836888-122。
3.4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4.处置措施
4.1发现险情后,立即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向上级汇报,组织事故抢救。
4.2迅速拨打120求救或安排其他车辆送往附近医院,断肢随伤员一起运送。
六、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车辆伤害风险分析
厂内原料转运为叉车运输。其作业过程主要有流动性、频繁性、危险性及事故多发性等特点。
1)铝水包使用叉车转运,运输过程中若道路设置不合理、司机视线不好、指挥不当可能会对现场人员造成车辆伤害。
2)驾驶员酒后驾车、疲劳驾驶或注意力不集中。
3)装卸货区管理混乱,无防撞警示标志等。
4)车辆故障,车辆安全设施缺失。
5)通道堵塞或路面杂物较多影响驾驶。
6)装、卸料区域车辆通道宽度不足或杂物堵塞通道。
7)车辆缺陷、安全附件损坏或未定期年检也可能导致车辆事故。
1.2压力容器爆炸风险分析
公司压缩空气储气罐、乙炔、氩气、氧气、氮气钢瓶等如超压超温;压力容器有先天缺陷;未按规定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和报废;压力容器内腐蚀和容器外腐蚀;安全阀卡涩,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人员违章操作等因素可能导致容器爆炸致人生伤害事故。
1.3起重伤害事故危害分析
1)公司使用行车进行成品铝件、模具等吊运作业,在吊运过程中若吊绳和吊具存在缺陷、设计不合理、达到报废标准未报废、行车过期未检、指挥协调不当、超重吊运、歪拉斜吊等违章作业均可能造成起重伤害事故,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2)行车维护、使用不当造成的脱轨、葫芦坠落也能造成严重的起重伤害。
3)起重设备在运行中易对人体造成挤压或撞击;吊运中重物坠落造成物体打击,重物从空中落到地面又反弹伤人;人站在危险作业区域内,运行中的钢丝绳将人撞伤和挤伤;电气设备漏电、保护装置失效、裸导线未加屏蔽等造成触电等。使用非冶金吊起吊铁水包。未执行“十不吊”。
4)货梯在运行过程中,人为护门、装运长的物件、载人。
5)客梯困人故障。
6)客梯由于剪切、坠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7)由于触电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现场指挥:杨建强
职责:① 分析判断事故、事件的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② 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③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2抢险救援组:李明;成员:王忠贵、王杰华、王喜庆、童传荣。
职责:①负责人员和设施抢救工作,② 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确定警戒范围,③ 排除危险源,防止二次伤害。
2.3现场警戒组:方刚;成员:裴云峰、赵振君、张政敏。
职责:①执行指挥部命令,做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②负责外部救援车辆、人员的引导工作;③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治安保卫、员工疏散、现场交通疏导等工作。
2.4医疗救护组:朱玲俐;成员:童伟、俞亚兰、汪君。
职责:①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配合120医务人员做好伤员的救护工作。② 负责受伤职工的安置、医疗协助等工作。
2.5后勤保障组:李学富;成员:张志强、陈飞、潘正东。
职责:①组织落实救援物资、应急生活保障;开展伤员救护,协助120工作人员等。②负责事故中员工的慰问、安抚与思想稳定工作。
3.应急处置程序
3.1当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迅速救人并及时报告本预案的领导机构人员。由现场指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3.2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人员进入现场,确定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3.3公司24小时应急报警值守电话:13585014359、0553-6836888-122。
3.4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4.处置措施
4.1车辆伤害处置措施
1)如果有车辆压住伤者,应立即小心移开车辆,或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将伤者小心移出。再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医疗救治。
2)如果发现车辆有漏油,疏散无关人员,禁止点火源出现,情况允许情况下可立即采取堵漏措施。
3)如不能处理立即拨打120电话。注意:远离事故现场拨打电话。
4.2容器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发生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寻找坚实掩体(墙、柱)避险,保护自身安全,并在安全地点拨打119求援。出现如下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发现泄漏时要马上切断进气阀门及泄漏处前端阀门。
2)发生超压超温时要马上切断进气阀门。
3)当储气罐发生爆炸,应立即断电机电源,当压力管道发生爆炸,应立即切断上端进口阀。
4)当有易燃的气体泄漏,可能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进气阀,疏散周围人员,停止周边一切明火作业,建立隔离区,实施隔离区管制。
5)做好人员疏散及现场警戒工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抢险现场。
4.3起重伤害事故处置措施
1)发生吊物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就近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应马上组织抢救受伤人员,采取应对的处置措施。
4)确保人员安全情况下,救援工作组长组织其他设备清理损坏设备,实施现场救助。
5)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在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安排人员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6)现场指挥应根据事态,迅速调动人员、设备进行现场救援,并做好现场警戒工作,以防事态扩大,同时向上级汇报。
7)当现场救援力量控制不了现场事态的发展,应立即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借助于社会救援力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应充分听取专家和专业救援人员的意见,做好救援人员、设备、物资、器材的统一调配。
8)做好事故现场的清理和恢复工作,防止二次事故。
9)发生客梯、货梯事故应及时抢救伤员并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10)在救助行动中,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七、有限空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9号,安监总局令第80号修改)及《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经识别公司有限空间场所如下。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数量 |
位置 |
危险辨识 |
1. |
履带式抛丸机 |
QPL100 |
1 |
后道一车间 |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
2. |
履带式抛丸机 |
QPL900 |
1 |
||
3. |
单双钩抛丸机 |
S500 |
1 |
||
4. |
除尘设备 |
/ |
1 |
粉尘爆炸、物体打击 |
|
5. |
单双钩抛丸机 |
QZG500 |
1 |
后道二车间 |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
6. |
通过式抛丸机 |
/ |
1 |
||
7. |
除尘设备 |
HR3-24 |
2 |
粉尘爆炸、物体打击 |
|
8. |
循环水池 |
2.6m*4m*8m |
1 |
厂区内 |
中毒窒息、物体打击 |
9. |
污水处理池 |
2.5m*4m*6m |
1 |
||
10. |
化粪池 |
1.5m*3.14m*4m |
1 |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现场指挥:杨建强
职责:① 分析判断事故、事件的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② 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③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2抢险救援组:李明;成员:王忠贵、王杰华、王喜庆、童传荣。
职责:①负责人员和设施抢救工作,② 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确定警戒范围,③ 排除危险源,防止二次伤害。
2.3现场警戒组:方刚;成员:裴云峰、赵振君、张政敏。
职责:①执行指挥部命令,做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②负责外部救援车辆、人员的引导工作;③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治安保卫、员工疏散、现场交通疏导等工作。
2.4医疗救护组:朱玲俐;成员:童伟、俞亚兰、汪君。
职责:①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配合120医务人员做好伤员的救护工作。② 负责受伤职工的安置、医疗协助等工作。
2.5后勤保障组:李学富;成员:张志强、陈飞、潘正东。
职责:①组织落实救援物资、应急生活保障;开展伤员救护,协助120工作人员等。②负责事故中员工的慰问、安抚与思想稳定工作。
3.应急处置程序
3.1当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迅速救人并及时报告本预案的领导机构人员。由现场指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3.2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人员进入现场,确定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3.3公司24小时应急报警值守电话:13585014359、0553-6836888-122。
3.4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4.处置措施
4.1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4.2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
4.3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加强通风换气等相应的措施,在有限空间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
4.4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4.5在有限空间内作业用的照明灯应使用 12V以下安全照明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4.6发现有限空间有受伤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善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4.7抢险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抢险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4.8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八、高温中暑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易发区域
公司保温炉、压铸等为容易产生高温场所;铝水转运作业人员夏季作业,天气炎热,易发高温中暑事故。
1.2事故风险分析
(1)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乌、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尚能坚持工作。
(2)轻症中暑。具有前述症状,而一度被迫停止工作,但经短时休息,症状消失,并能恢复工作。
(3)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或混合型,表现为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被迫停止工作,或在工作中突然晕倒,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或发生热痉挛。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现场指挥:张建国
职责:① 分析判断事故、事件的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② 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③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2抢险救援组:李明;成员:王忠贵、王杰华、王喜庆、童传荣。
职责:①负责人员和设施抢救工作,② 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确定警戒范围,③ 排除危险源,防止二次伤害。
2.3现场警戒组:方刚;成员:裴云峰、赵振君、张政敏。
职责:①执行指挥部命令,做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②负责外部救援车辆、人员的引导工作;③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治安保卫、员工疏散、现场交通疏导等工作。
2.4医疗救护组:朱玲俐;成员:童伟、俞亚兰、汪君。
职责:①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配合120医务人员做好伤员的救护工作。② 负责受伤职工的安置、医疗协助等工作。
2.5后勤保障组:李学富;成员:张志强、陈飞、潘正东。
职责:①组织落实救援物资、应急生活保障;开展伤员救护,协助120工作人员等。②负责事故中员工的慰问、安抚与思想稳定工作。
3.应急处置程序
3.1当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迅速救人并及时报告本预案的领导机构人员。由现场指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3.2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人员进入现场,确定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3.3公司24小时应急报警值守电话:13585014359、0553-6836888-122。
3.4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4.处置措施
4.1首先是要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这时候人工呼吸是急救病人的最好措施,以免患者昏迷不醒。
4.2然后是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这是急救措施之一。
4.3最后是补水和转送,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