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水环境生态补偿民生工程
南陵县坚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落实“水十条”为抓手,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十四五”水环境生态补偿民生工程实现良好开局。全年纳入国家及省、市考核的1个国控断面、5个省控、市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II类标准。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认真落实好水环境生态补偿民生工程政策,南陵县紧盯年度目标任务,不断深化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水环境生态补偿民生工程。
一是“建机制”。按照“谁超标、谁赔付,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县域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将漳河干、支流7个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情况纳入生态补偿范围,实行“双向补偿”,进一步压实各镇对辖区水环境质量的管理职责,强化水环境目标管理,持续改善重点跨界河流水质。
二、争项目
聚焦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短板,科学研判断面水质异常波动或下降变差存在的风险,积极谋划实施三里镇、许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许镇镇马仁、黄墓街道生活污水提升工程,漳河一级蓄水闸生态湿地建设工程、漳河(南陵段)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工程、后港河口至三埠管沿线水产养殖结构调整与污水处理工程等5大工程,抢抓中央水污染防治项目申报“窗口期”,加快推进入库申报前期工作,争获国家重点项目资金支持。
三、强调度
进一步优化柏山渠灌区用水调度方案,充分利用灌区丰富的水资源条件,在满足农业灌溉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渠首进水闸、总干渠分水闸和西干渠节制闸,通过柏山渠灌区跨流域引青弋江水入漳河,保障枯水期河道生态基流和景观用水需求,实现生产、生态良性循环。
四、严监管
强化河湖长、网格长、河段长、排口长、监督长 “五长合一”管控责任机制,落实常态化巡查制度,每月对辖区内国控、省控、市控监测站点(断面)设施运行情况开展巡查,严厉打击人为干扰、破坏环境监测设施的行为,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有效。同时对列入国家及省、市考核的13个水功能区断面水质持续开展监测,定期发布水资源状况通报,全力保障水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