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2022年上半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
近年来,南陵县围绕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将水源地保护工作摆在事关全局的突出位置,以水质改善和安全保障为核心,以“划、 立、治”为重点,全面加强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年1—2季度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
抓规章制度建设。成立南陵县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专题会;制定《南陵县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方案》《南陵县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巡查制度》《南陵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及长效管理机制》,编制《南陵县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
抓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设施建设26.8km,设置水源地界标、警示标牌和宣传牌78块,安装在线视频监控39套;先后投入196万元完成了县级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结合省级交叉互查,市级专项督查持续开展水源地环境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专项整治行动,分级分类完成水源地问题整改销号,做到“发现一起、整治一起”,有效确保饮用水安全。
抓水体水质监测。将全县“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全部纳入监测体系,按季度开展监测,定期在政府网站公布,“十四五”以来,全县在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同时针对汛期、疫情防控期等特殊时期,加密监测频次,及时掌握水质变化状况,从源头保障水质安全。
抓日常巡查监管。建立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制度,成立巡查小组,明确人员职责,确定巡查频次和责任范围,明晰巡查员的工作要求与处置程序,并对水源地巡查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严格落实河(湖)长制,不定期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钓鱼、电鱼、毒鱼等违法行为进行执法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