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级部门负责人解读】关于南陵县田长制和耕地保护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10-07 15:36信息来源: 南陵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阅读次数:编辑:宋婷 字体:【  

问:请您介绍一下决策背景及依据?

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深入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促进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田长制的意见》(皖发〔202123号)文件要求(以下简称《意见》),同时借鉴了《芜湖市田长制实施方案(送审稿)》,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实施耕地保护田长制管理,现结合我县实际,起草了本方案。

问:请您介绍一下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答:一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保护耕地的决策部署,完善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工作机制,20214月,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完善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工作机制的意见》(自然资办发〔202133),明确提出推动建立田长制,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2021916日,《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田长制的意见》(皖发202123号)正式印发(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到2021年底,建立省、市、县、镇(乡)、村五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和相关配套制度

二是为落实落实田长制工作的各项部署。充分认识到全面推行田长制是健全耕地保护制度、提升耕地质量的关键举措,是改善耕地管理模式的有效抓手,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着力构建保护有力、集约高效、监管严格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问:请您介绍一下研判和起草过程?

答:(一)形成征求意见稿。《意见》出台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深入学习研究《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通过网上查阅、电话咨询等方式了解省内外和各地市动态,提出归并优化构想,在工作机制和工作内容等方面,拟定了更进一步的方法举措,对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全面建立县、镇、村三级田长制工作体系提出了系统化的实施路径起草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20211028日至115日,书面印发至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形成了《实施方案》(讨论稿)

20211111日,已经县司法局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查通过。相关意见已吸收采纳。

(四)县政府常务会议审定。此件经政府第8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12月6日印发

(五)印发配套方案。印发《南陵县关于进一步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措施》,会同人民检察院制定了《关于建立“田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意见》,联合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印发《南陵县涉农奖补补贴联审机制》,南陵县“田长制”工作会议制度》《南陵县“田长制”工作信息管理制度》《南陵县“田长制”工作巡查制度》《南陵县“田长制”工作督办制度》四项工作制度

问:请您介绍一下工作目标?

答:到2021年底,建立县、镇、村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和相关配套制度,初步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全覆盖的耕地保护新机制。到2022年底,建成运行规范、权责清晰、制度完备、协同有力、激励科学、监管到位的田长制管理保护体系和良好运行机制。到2023年底,建立完成农田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化网格化监管体系,改善监管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到2025年,田长制配套制度及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确保完成我县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目标任务。

问:请您介绍一下主要内容?

答:《方案》主要分4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深入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促进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本原则是坚持从严保护坚持权责一致坚持奖惩并举。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田长制配套制度及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确保完成我县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目标任务。

第二部分,组织形式、工作职责与工作机制。一是明确组织形式,县级设立总田长,县、镇、村(社区)三级设立田长。县设立田长制办公室,设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二是细化各级总田长、副总田长、田长及办公室工作职责。三是建立会议调度、联动责任、区域统筹、田长+检察长、督查考核、激励奖惩、耕地补偿、信息报送等8项工作机制,保障各级田长制高效运行。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分落实规划管控目标、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深化耕地特殊保护的要求、多措并举推进土地整治、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加强信息公开、建立数字化网格化监管体系、拓宽违法违规线索发现渠道、严格耕地保护监管等11项任务。

问:请您介绍一下创新举措?

答:在《意见》基础上,结合我实际,进一步细化《方案》内容,突出我工作亮点。

(一)工作机制方面。

一是建立联动责任机制。加强各部门联动,压实各部门责任,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将通过后期制定配套机制,具体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责任。

二是建立区域统筹工作制度。提出协同开展巡田、巡林、巡河、环境监督等日常工作的建议,同时在协同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统筹解决突出矛盾问题,如林地与耕地的冲突问题,耕地与水域冲突的问题等。此外,提出镇、村两级要统筹配置网格员,合理聘用巡查人员的要求,避免资源浪费。

三是建立田长+检察长工作制度。借鉴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成功经验,形成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协同发力的新格局,对耕地保护领域侵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行为,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二)工作内容方面。

一是细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要求。明确遏制耕地非农化六个严禁具体要求,对遗留问题和新增问题提出工作目标。

二是深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特殊要求。突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的要求,多措并举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土地整治工作内容,保障我县耕地占补平衡需求,优化农田布局,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

三是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将旱地改造为水田作为耕地质量提升的一项有效措施持续推进。

四是建立数字化网格化监管体系。明确信息化平台建设方向和软件开发要求,实现动态监测监管要求。

五是拓宽违法线索发现渠道。引导公众积极关注支持耕地保护和田长制工作,搭建公众参与平台,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六是加大资金支持。明确了要制定南陵县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办法,建立健全多元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耕地保护的持续动力

问:请您介绍一下保障措施?

答:(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县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耕地保护田长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凝聚力量,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各镇政府作为本辖区耕地保护工作的责任主体,要统筹推进田长制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源头控制,强化过程监管,调动各方保护耕地积极性,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全面落实。

(二)严格考核监督。将田长制执行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上一级田长制办公室对下一级田长制执行情况、田长履职情况等进行督导检查。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建立体现耕地数量真实和质量可靠的清单管理制度,做到接任接清单、离任交清单。

(三)加大资金支持。统筹土地出让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相关涉农资金用于支持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多元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镇、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各级田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保护耕地的持续动力对落实田长制工作较好的各级田长、网格员给予表扬奖励。

(四)强化宣传引导。紧紧围绕田长制工作重点,广泛宣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各级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政策措施,增强全社会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向社会公告田长名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营造全民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环境。

  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关:南陵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

解读人:刘骏(局长)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2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