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南陵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3-09-15 16:06信息来源: 南陵县教育局阅读次数:编辑:王波 字体:【  







南陵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实施方案

 

为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176号)、《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细则的通知》(皖教督〔20188号)等文件要求,我县决定启动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市教育大会精神,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积极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条件、教育管理和教育水平优质均衡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等四个方面优质均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办学效益为根本任务,立足实际,面向未来,规划先行,稳步推进,努力实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管理水平、生源质量等方面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确保2024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验收,为我县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县打下坚实基础。

三、工作任务

(一)促进教师资源优质均衡。全县执行统一教职工编制标准,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规模变化和城镇学校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等情况,按照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原则,科学合理配备城乡师资力量,合理调整使用教职工编制,并向农村偏远地区倾斜,确保教师编制标准统一。小学、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分别达到4.2人、5.3人以上,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达到1人以上,拥有体育、艺术专任教师数达到0.9人以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全县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达100%。教师5360学时培训完成率达100%

(二)促进办学条件优质均衡。在全县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基本均衡发展基础上,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安排、总体推进的原则,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到20243月,全面完成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学校软硬件配置。小学、初中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分别达4.5平方米、5.8平方米以上;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分别达7.5平方米、10.2平方米以上;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音乐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6平方米/每间,美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每间。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段规模不超过2500人。小学、初中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45/每班50/每班。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全县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比例不低于85%

(三)促进教学设施优质均衡。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等功能教室的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宽带网络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强教育服务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使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规定标准(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000元、2500元以上)。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2.4间以上。所有学校制定章程,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所有学校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教师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

(四)促进教育质量优质均衡。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机制,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所有学校德育工作及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良好。所有学校开足开齐课程,教学秩序规范,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全体学生无过重课业负担。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学校之间教育理念、管理手段、校园文化、师资力量的融合提升,实现全县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5%以上,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以上。全县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85%,并向农村初中倾斜。城区和镇域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分别达100%95%以上。推进学校内涵提升工程,着力创建特色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促进人的发展,全面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社会认可度达85%以上。

四、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237中旬)。学习国家及省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文件精神,掌握相关标准及要求,调查摸清本地教育发展现状,按照校校达标、项项达标要求,找出与优质均衡发展的差距。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责任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及时召开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动员大会,部署全县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

()创建阶段(20237中旬20243月)。明确创建目标与责任,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针对存在差距和问题,列出详细清单、创建措施、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加强指导和督促,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定期召开调度会、推进会,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县教育部门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特色办学,做到一校一品。以学校发展性评价和学校章程建设为主要抓手,引导学校在关注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学校内涵发展,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引导学校、教师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升教师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验收阶段(20243月至5月)。各成员单位对照职责、标准开展自查完善;县政府组织自查评估,全面做好迎接省检查评估和国家评估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我县在2024年创建成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五、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负责创建工作的综合协调、统筹安排、组织实施和监督指导。(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明确工作职责。县直有关部门要把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明确各自职责,细化工作措施,积极主动作为。县教育局牵头负责、统筹协调创建相关工作。县委编办、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等部门要着力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及时招聘紧缺学科教师,依据国家课程方案配齐配足教师,特别是加强思政课、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教师配备;完善集团化办学管理办法及运行机制,促进校际间管理、教学、教研紧密融合,强化优质带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快实现集团内校际优质均衡。县发改委、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住建局、重点处县数据资源管理局等部门要在基础建设、办学条件改善、教学设施设备现代化等方面紧密配合,对标对本,切实补缺补差。县文旅体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教育性、艺术性、特色化。教育局、县公安局县卫健、县市监局等部门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绝教育系统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各镇发挥属地作用,全力配合做好有关工作。(责任单位:县委编办、县发改委、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住建局、重点处县文旅体局、县卫健、县市监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各镇人民政府)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落实经费稳定增长机制。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切实落实政府责任,逐步提高经费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全县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确保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不足100名学生村小和教学点按100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6000元。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

()强化督查落实。加强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事项、建设项目、各相关部门履行职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全面掌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动态,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工作不力的部门和相关责任人,按照规定严肃问责。(责任单位:县督查室、县教育局)

 

附件:

1.南陵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领导组名单

2.南陵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任务分解表

 

 

 

 

 

 

附件1:

南陵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工作领导组名单

 

 长:李新宇(县委书记)

  (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组长:石才良(县委副书记)

          (副县长)

 员:  春(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

徐水根(县纪委监委)

        潘忠杰(县委组织部)

          飚(县委宣传部)

        吴问胜(县委编办)

        戴元龙(县发改委

        刘作胜(县教育局)

        汪武军(县公安局)

        王卫东(县财政局)

  (县人社局)

  (县住建局)

  群(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县卫健

  (县自然资源规划局)

        张艳平(县市场监管局  

        梅务钟数据资源管理局

丰光临县重点处

陶鹏飞(籍山镇)

        陈娉婷(弋江镇)

        吴宗高(许镇镇)

        马卫东(三里镇)

        曹小海(何湾镇)

        刘昌敏(工山镇)

        陈增辉(家发镇)

          浩(烟墩镇)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刘作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赵勇刚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设在县教育局,领导组及其办公室组成人员如有职务变动,由相应岗位人员自行递补,不再另行发文。

 

 

                               



附件2:

南陵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任务分解表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存 在 问 题

工 作 措 施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完成时间

备注

A1      资      源      配      置

B1.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4.2人;初中:5.3人)。

不达标学校3个,分别是城东实验学校(小学)缺9人、许镇镇黄塘初中缺14人、三里镇中心初中缺5人,共计缺28人。

通过无校籍管理、教师交流和招聘教师的方式,化解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不足问题。

县委编办

县人社局              县教育局

2024

4

 

B2.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1人;初中:1人)。

不达标学校3个,分别是许镇镇奎湖完小缺3人、许镇镇黄塘完小缺2人、许镇镇华林完小缺2人,共计缺7人。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训和评选,化解每百名学生拥有骨干教师数不足问题。

县教育局

县委编办   

县人社局

20244

 

B3.每百名学生拥有音、体、美教师数(小学:0.9人;初中:0.9人)。

不达标学校31个,共计缺91人。

通过招聘教师、对全科教师进行培训、学前教育教师和高中艺体教师走教、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化解艺体教师不足问题。

县委编办

县教育局              县人社局

县财政局

县文旅体局

20244

 

B4.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4.5平米,初中:5.8平米)。

 

 

县教育局

县财政局              各镇人民政府

 

基本达标 动态监测

B5.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7.5平米,初中:10.2平米)。

不达标学校3个,分别是春谷中学缺1020平米、弋丰完小缺300平米、大港完小缺255平米,共计缺1575平米。

通过有效利用校园内空地、摆放体育器材、财政支持、与体育场馆签协议等方式,化解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足问题。

县教育局

自然资源

和规划局               县发改委              县财政局              各镇人民政府

20244

 

A1      资      源      配      置

B6.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2000元以上;初中:2500元以上)。

不达标学校2所,分别是春谷中学生均设备值为2080.83元,缺419.17元。城东实验学校初中部生均设备值为2110.49元,缺389.51元;城东实验学校小学部生均设备值为989.23元,缺1010.77元;

1.利用2023年薄改资金、专项债,化解设备值不足问题。  2.通过城东实验学校建设初中部设备值采购及信息化项目,化解初中部设备值不足问题。初中部整体搬迁后设备全部移交至小学部。化解小学部设备值不足问题。

县教育局

县财政局              县发改委              县数管局

202312

 

B7.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量(小学:2.3间以上;初中:2.4间以上)。

籍山镇第一完全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量2.2间,缺0.1间。

利用2023年薄改资金为学校新增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化解网络多媒体教室不足问题。

县教育局

县财政局              县发改委              县数管局

202312

 

A2.     政      府      保      障      程      度

B8.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合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县自规局

县财政局              县教育局

 

基本达标 动态监测

B9.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

 

 

县教育局

县发改委              县自然资源

和规划局              县住建局               县重点处              县委编办              县财政局              县数管局

 

基本达标 动态监测

B10.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 (每间音乐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6平方米;每间美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

音乐、美术专用室不达标学校38所,音乐专用教室缺42间、美术专用教室缺43

通过有效利用学校富余教室、合并班级、财政支持等方式,化解音乐、美术专用教室不足问题。

县教育局

县财政局            各镇人民政府

20244

 

A2.     政      府      保      障      程      度

B11.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小学、初中规模不超2000 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不超过2500)

超规模学校4所,分别为城东实验学校、春谷中学、籍山中心小学、籍山第一完小。

通过籍山中心初中新校区、籍山中心小学城南校区、城东实验学校初中部建成投入使用,采用合理调配生源等方式,化解超规模学校问题。

县重点处

县教育局              各镇人民政府

20244

 

B12.义务教育学校班额(小学: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

全县超班额学校有11所,共219个班级,其中:小学124个班级,初中39个班级,九年一贯制学校56个班级。(城东实验学校、春谷中学、籍山中心小学、籍山一小、籍山三小、籍山大港完小、许镇中心初中、许镇中心小学、弋江中心小学存在超班额)。

通过籍山中心初中新校区、籍山中心小学城南校区、城东实验学校初中部建成投入使用,采用合理调配生源等方式,化解超班额问题。

县教育局

县重点处              各镇人民政府

20244

 

B13.村小和教学点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县财政局

县教育局

 

基本达标 动态监测

B14.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县财政局

县教育局

 

基本达标 动态监测

B15.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保障。

 

 

县人社局

县财政局              县教育局

 

基本达标 动态监测

B16.教师培训课时。

 

 

县教育局

 

 

基本达标 动态监测

B17.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配置。

 

 

县委编办

县人社局              县教育局

 

基本达标 动态监测

A2.     政      府      保      障      程      度

B18.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

 

 

县委编办

县人社局

县教育局

 

基本达标动态监测

B19.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持有证上岗率。

 

 

县委编办

县教育局

 

基本达标动态监测

B20.城区和镇区公办小学、 初中就近划片入学。

 

 

县教育局

各镇人民政府

 

基本达标动态监测

B21.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

 

 

县教育局

 

 

基本达标动态监测

B22.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教育。

 

 

县教育局

各镇人民政府

 

基本达标 动态监测

A3.      教       育       质       量

B23.初中三年巩固率。

 

 

县教育局

各镇人民政府

 

基本达标动态监测

B24.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县教育局

各镇人民政府

 

基本达标动态监测

B25.所有学校制定章程,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

 

 

县教育局

数据资源

管理

 

基本达标动态监测

B26.教师培训经费安排。

 

 

县财政局

县教育局

 

基本达标动态监测

B27.教育信息化运用。

 

 

县教育局

数据资源

管理

 

基本达标动态监测

B28.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

全县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未达到良好以上。

通过挖掘学校教师潜力,自主设计方案,学校公用经费和财政支持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校园文化问题。

 

县教育局

 

 

县财政局

县文旅体局

 

20244

 

A3.      教       育       质       量

B29.课程开设和教学及实践活动。

 

 

县教育局

 

 

基本达标 动态监测

B30.无过重课业负担。

 

 

县教育局

 

 

基本达标 动态监测

B31.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达到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低于0.15o

 

 

县教育局

 

 

等待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监测

安全工作

做好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县教育局

县公安局   

县卫健委   

市场监管

 

动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