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南陵县华佗社区建设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12-20 10:24信息来源: 南陵县卫生健康委员会阅读次数:编辑:潘牡红 字体:【  

大浦试验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管委,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县教育局,县卫健委,县总医院,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加强我县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我县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南陵县华佗社区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3 12 20


 

 

南陵县华佗社区建设方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为加强我县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为重点,促进中医药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专科服务、人才培育、形象展示等各项工作,经研究决定,在我县开展华佗社区建设工作,更好地为全县居民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下基层,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为县域中医药振兴发展厚植文化土壤,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健康南陵建设注入强劲传统医学动能,为县委 1861 战略顺利实施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文化先行。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健康需求和精神需求,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推动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中医药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守正创新,传承发展。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突出原创性、延续传统性、体现时代性。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尊重民间中医药特色,学习新时代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结合南陵传统文化特点,弘扬具有时代价值的中医药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政府主导,锻造品牌。坚守传统文化立场,加快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基层传播,满足居民对中医药的多层次需求,积极推动县域内中医药学的交流互鉴,总结经验互相提升,锻造南陵特色的中医药学科品牌和中医药服务品牌。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中医药工作格局,推动形成有利于中医药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

三、工作任务

社区建设。以县级公立医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为华佗社区主体成员,聚合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注重吸收民间特色中医药力量参与,搭建官方与民间结合,上下联动,成员具有广泛性、代表性,以推进中医药能力建设为目标的非法人团体社区。

县中医医院作为华佗社区主活动基地,拿出不少于 100 


 

 

米办公用房,主要用作华佗社区的会议、学术活动、交流互动等固定场所。

县教育部门在各镇选取不少于 30%的中小学学校作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传播基地,华佗社区成员每年进学校开展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知识传播 2 次。

籍山镇选取 1-2 个较大社区,作为中医药文化进社区传播基地,华佗社区成员在每年清明、端午和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前夕,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社区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

丫山凤丹原产区作为地道中药材种植和展示基地,华佗社区成员帮助宣传推介我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凤丹,以及适合我县地理环境种植的中药材,助力我县地道中药材种植产业成长。

大浦乡村世界和烟墩霭里作为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基地,利用南陵本地特色农产品,华佗社区帮助制作和推广葛根茶、荷叶茶、莲子心茶、菊花茶、山楂茶、槐花茶、玉米须茶等养生茶饮,以及具有南陵鲜明特色的药膳。

运行体系。华佗社区由县卫健委负责主办,县中医医 院作为主要载体单位,具体负责华佗社区的活动开展和运行保障。社区成员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由个人提出申请,县卫健委审定 加入。县卫健委中医药发展股与县中医医院共同制定华佗社区的 年度交流互动计划、文化传播计划、培训培养计划和品牌锻造计 划。承办单位在举办大型活动时,可邀请中医药产业实体单位作


 

 

为协办单位。

县卫健委分管负责同志和县中医医院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召集人;选取 1 名专业技术过硬,热心公共事业,有一定专业声望的成员担任执行召集人。按内、外、妇、儿、针推康复、骨伤等划分专业组,选取若干成员担任专业组牵头召集人。召集人按照华佗社区的交流互动计划、文化传播计划、培训培养计划和品牌锻造计划推进落实,负责召集各成员参加各类社区活动,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关心关爱社区成员在中医药事业的成长和发展。

)交流互动。总召集人每季度至少召集 1 次集中活动,全体成员或专业组成员汇聚指定地点,共同交流互鉴中医药经验、心得体会。各专业组牵头召集人可视情增加交流活动频次。交流 互动合理利用各类场所,以学术讲座、医案研讨、经验交流等多 种形式进行。

文化传播。通过建设学校、社区本草园,开展中医药知识讲座、手工实践课、养生文化大讲堂,普及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等健身方式,结合中医药文化周、主题日等多种形式,社区成员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开展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以中医药文化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培训培养。整理挖掘有鲜明特色、疗效确切的适宜技术和验方,共同研讨推广使用,培训相应中医临床工作人员,做


 

 

好跟踪问效和反馈指导。每年面向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至少开展一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并推广使用。在我县医疗机构现有临床医师中,选取一批基本功扎实,有浓厚中医药学习兴趣的开展西学中培养,以 2 年一个周期,逐步培养一批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临床技术骨干。

品牌锻造。立足 3-5 年建设周期,将中医肾病、中医肝病、中医妇科、中医骨伤、中医康复、中医肛肠、中医治未病、脾胃病、糖尿病等专病专科锻造成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中医科室品牌。打造以何邦友等学术带头人为团队的一批具有良好口碑的中医药服务品牌。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实施。完善县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发改、财政、科技、教育、农业农村等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和工作格局。县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将华佗社区建设工作摆在中医药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负责,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落实,中医药业务股室精心组织实施,持续推进我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强化保障支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投入机制,加大对华佗社区建设的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县财政给予每年不低于 10万元的专项补助。各相关单位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积极支持中医药文化进学校进社区等社会面行动。宣传部门加大对中医药


 

 

文化和县域中医科室品牌、中医药服务品牌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做好评估总结。县卫生健康部门牵头组织,定期对华佗社区建设情况和重大项目资金使用开展监测评估,及时总结实施情况,形成评估报告,确保中医药优先发展资金用在实处,发现重大问题及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