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陵县应急管理局始终坚持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理念,积极推动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确保我县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总体平稳。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领域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一、2024年重点工作成效
(一)全力稳控安全生产形势
直接监管领域显成效。一是严格标准,强化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南陵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计划》,严厉打击非煤矿山、危化、工贸等领域非法违法行为,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截至11月7日,共开展执法检查297家次,发现隐患问题512个,已整改467个,下达现场检查记录159份,行政处罚12家次,罚款46.8万元。二是强化宣传,营造安全氛围。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全县24家政府部门和社会开展“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宣传受众600余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受咨询150余次。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全县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等“关键人”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班12次,培训600余人次。三是强化帮扶指导,提升企业生产水平。危化和烟花爆竹领域:邀请行业专家对南陵县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化工企业、重点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以及各加油点开展专家指导服务。积极推进我县化工(危化品)企业以及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建立安全巡查员制度,切实提升企业隐患排查整治能力,压实企业安全责任。非煤矿山领域:以购买技术服务的方式,花费3.2万元聘请安徽正信科技有限公司,对县内4家在产在建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和4座尾矿库安全现状进行“全面体检”。指导3座矿山完成“提升一批”的任务,完成南陵县金龙铜矿有限公司尾矿库闭库销号和公告的工作,完成1座尾矿库“淘汰一批”的任务。工贸领域:指导近20余家工贸企业复工复产,严查隐患防控风险,狠抓验收严格复产流程。指导督促7家工贸企业建立完善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指导全县金属冶炼、粉尘涉爆等30余家重点企业推进巡查制度,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有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
综合监管领域取进展。一是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分别6次、3次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召开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3次,研究制定了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清单等。县“四大班子”通气会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生产纳入季度点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同志在重点时段高频率深入重点领域基层一线,开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方面靠前排查隐患检查138次。二是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盯紧重点领域,纠治顽瘴痼疾,统筹13个专委会、28个行业领域,聚焦138项重点工作任务,开展多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截至10月底,全县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820次,2646家。发现重大隐患49个,已整改48个,其中企业自查5个,已整改5个。三是狠抓重大隐患挂牌督办。针对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完毕。今年以来县安委办共印发工作提示单、督办函79份,事故警示5条。对2024年度发现的13处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目前已整改12处。县委办对2023年度发现的31处重大事故隐患情况开展了一轮“回头看”,确保我县重大事故隐患清零。
(二)全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持续做好县大型活动应急保障等服务指导,指导督促有关单位和企业完善大型活动安全保障应急预案2次,编制4项县级大型活动应急预案并参与相关活动的现场应急救援保障工作。指导督促120余家次企业、7个镇及171个村、社区完成省信息化平台应急资源填报工作。完成6个镇级应急指挥平台网络建设和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备份建设工作。
应急救援队伍进一步完善。有效整合我县现有应急救援力量,分别以南陵先锋救援队和南陵蓝天救援队中的退役士兵和党员为主体,成功组建2支特种救援排,主要承担负自然灾害事故综合救援、城市救援等任务。2024年4月18-29日,配合县人武部组织两支救援队伍完成为期12天的集中训练任务,并于5月18日参加县人武部点验工作。
值班值守制度进一步规范。严格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和带班领导、值班人员两级值班制度,截止10月底共排班912人次,收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10起,均按规定做到及时、准确上报和规范处置。关注天气等各类事故灾害监测预警报告并及时向全县各有关单位发布预警信息,截至目前,已发布寒潮、大风、暴雨等各类灾害天气预警信息11次。
(三)全力抵御自然灾害风险
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一是聚焦风险防范,提高化解水平。针对我县易发多发的地质、低温雨雪冰冻和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行动。今年以来,累计投入1667人次,发现地震地质、雨雪冰冻、森林防火等方面隐患77个,已整改隐患77个。极推广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小程序,切实把灾害风险隐患处置在萌芽之时,截至目前,已上报33条风险信息。二是聚焦基层保障,提高综合能力。积极推进安徽省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国债)项目建设,我县基层防灾能力提升项目共涉及34包447台(套)装备,目前各类物资正在陆续到货,根据省厅统一安排,进行装备调试、验收、交付使用,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快速响应和先期处置能力。三是聚焦重要时点,提高宣传力度。充分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设置展板40余块,接受群众咨询近1000人次。组织动员机关干部和群众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宣传教育和知识讲座30余场次。
全面加强洪涝干旱应对。一是聚焦“早”字之要,精心谋划部署。针对今年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的情况,较往年提前开展防汛抗旱工作推进部署,多次调研汛前防汛抗旱重点关键和环节,确保防汛工作有序开展。二是聚焦“预”字当先,全力消除隐患。督促指导相关单位和镇开展度汛准备的全面排查,共上报各类风险隐患10处,汛前全面完成整改。对55座水库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青弋江和漳河沿线水位测报站进行全面检查,保障汛期水文监测预警系统正常运行。完成县镇两级防汛抗旱预案等各类70余个预案制定和修编。建立完善以气象精准预警为先导的多部门应急响应联动和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为基层应急处置最大限度预留响应时间。三是聚焦“实”字托底,补足防汛短板。对县镇村三级库存物资和设备全面进行保养维护,及时开展库存物资清查、登记造册和更新补充。建立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县级层面共组织专家22人,制定专家组工作规则,明确责任分工。组织在陵水利、建筑施工企业和大型工贸公司,建立应急抢险队伍。依托南陵先锋救援中心、南陵蓝天救援队组建两支4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委托鲁班集团组建机械化应急机动抢险队伍,配备40余台大型机械设备,指导各镇组建1400余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按标准组建巡堤查险队伍和水库巡查值守队伍。
全面防范森林火灾风险。一是聚焦关键环节,加强源头管控。印发《南陵县2024年森林火灾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消除火灾隐患。发布《南陵县人民政府森林禁火令》,在各有林镇、国有林场和矿山企业,各个主要进山出入口、防火重点村宣传栏粘贴240余份。二是强化巡查巡护,提升预警水平。严格落实落细防火责任,各级护林员持续加大防火巡查力度,落实森林防火网格日常巡护。依托国债资金项目,建设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点位3个,灾害风险视频监控系统(森林防灭火监测预警系统)安装部署智能视频监控设备点位36个,设置应急叫应系统30个点位,有效保障全县森林防火总体形势平稳。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强化教育引导。结合“防火宣传月”“防灾减灾日”等专题宣传活动,设置防火宣传专场3场,引导群众文明祭祀、合法用火、安全用火,逐步提升群众防火意识。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安全责任落实不够到位。少数镇和部门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重大风险和隐患排查整治不到位。部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安全投入少,安全风险防控和管理水平偏低,人员安全普遍素养不高,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仍然存在。
应急救援力量有待提升。我县面向全灾种、全链条的应急救援能力仍然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存在装备老化、应急救援基础设施不足、关键装备落后等问题。基层救援队伍工资待遇普遍不高,人员流动性大,不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凝聚力强的救援力量。
防灾减灾救灾还有短板。我县防洪排涝工程还存在短板弱项,存在机电设备老化,重点河湖泄洪蓄洪能力不高,部分城区排水不畅等问题。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管理、维护、保养没有明确的方案,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三、2025年度工作计划
2025年,南陵县应急管理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等方面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隐患治理、预测预警、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和基础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坚决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的人员伤亡,确保全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守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一是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全面开展风险排查和隐患整治,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二是以执法规范为手段,稳步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依托“互联网+执法”系统,推动执法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
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一是持续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协调督促各相关部门单位及时完成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编制修订工作,推动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二是加强风险研判预警。持续做好极端天气会商研判,及时预测预报,积极落实灾害预控措施,做到早安排、早准备、早响应。
强化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一是打好防汛抗旱“持久战”。压紧压实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二是打好森林防灭火“攻坚战”,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严厉打击违规用火行为,确保高效安全扑救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三是打好减灾救灾“阵地战”。持续加强全县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做好灾情报送、灾害救助等各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