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法治文化主题馆(场)简介
近年来,南陵县聚焦关键普法对象,科学布局、全力打造特色鲜明、拱卫呼应的主题普法馆(场)。目前已建成周郎法治文化艺术馆、全省首家农民普法馆、企业普法馆、青少年普法馆、周郎法治宪法广场、周郎法治文化广场。
周郎法治文化艺术馆。占地400平方米,位于许镇奎湖湿地公园东南侧,立体化、深层次展示周郎法治文化渊源及成效,分设法润春谷、名将周瑜,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法治南陵、硕果累累等板块,重点展出周郎法治文化研讨成果,展出群众踊跃参与、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书画、童谣、动漫等法治作品,直观、立体、生动的展示了新时期南陵法治的成果和特色,让观众受教育、有体验,增强法治认同感和渗透力。
农民普法馆。占地1000平方米,位于家发镇联三村,这里竹海延绵万余亩,百年古桂花树285棵,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10万个,是天然氧吧、江南胜地,属3A级风景名胜区。这里普法成果丰硕,“一五”普法和“二五”普法期间,该村两堂兄弟张伯英、张家伦分获全国普法先进个人。该馆由两幢8间徽派民房改建,凸显竹桂文化元素,室外广场有法治石刻、法治竹简、村规民约等板块。室内陈列以“三农”为主线,以张伯英、张家伦的生平事迹为重点,分农业法治厅、农村法治厅、农民法治厅、两贤普法厅。主要聚焦与农民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警言法语,有多发易发、释法明理的典型案例,有烧脑启智、引人入胜的趣味互动,全面展示农业、农村、农民涉及的法律知识和地方法治文化进程,让群众寓教于乐。以书籍手稿、家常用品等元素媒介,再现“两贤”普法、生活场景。
企业普法馆。占地500平方米,位于县经开区,着眼依法治企,打造一站式学法超市。以亲企、益企、强企为脉络,以育企、立企、助企、安企、淬企、名企为主题,展示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过程中涉企法律常识知识,引导各级管理人员依法规范行为,实现依法治企、强企,推动企业法治宣传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青少年普法馆。占地3000平方米,位于三里镇中心初中,分法治主题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禁毒禁赌教育、公共安全教育、法治实践活动五大板块,是全市首家省级法治教育基地。通过展例示警、法条塑形、谨言培志、以案释法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学习、理解、体会、吸纳法律知识,年受教育学生达4000人次。
周郎法治宪法广场。占地2000平方米,位于许镇奎湖湿地公园东南侧,设主题雕塑3组,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20字全文展示,设有国旗、宣誓词、南陵地标等元素,整体风格严肃庄重。两侧分设有5组宪法宣传立牌,围绕现行宪法修改历程、宪法和人的一生两个主题进行阐释,同时结合宪法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专设法律法规禁止性规范竹制工艺品“八禁”展示区。宪法广场的设立,是我县普及宪法宣传的又一举措,将作为干部宪法宣传基地。
南陵县周郎法治文化广场。占地3万平方米,位于交通便捷、人员密集的市民服务中心。分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普法板块,主要依托法治石刻、雕塑、长廊、灯箱、标牌、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展示,突出根本大法的地位,古朴典雅、严谨庄重。分主题雕塑区、标牌展示区、趣味互动区等。把流动法治元素嵌入固定法治阵地,在普法同时,彰显实用、便民、协调等理念,124米的法治文化长廊融非机动车停车功能,设有20块仿古宣传橱窗,共40个版面,定单位定职责,定标准定内容,变分散普法为集成普法,打造一站式学法平台。科学布局广场法治灯柱,融照明功能,在124根灯柱顶端设贡灯标识,248条不同领域法治格言警句、法治灯谜,抬头可见,驻足即观。广场日均受众3000余人,主要为干部、群众、企业人员等,社会面宣传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