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与做法)精准施策,聚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

发布时间:2024-01-30 10:09信息来源: 南陵县何湾镇阅读次数: 字体:【  

近年来,南陵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紧扣“义务教育有保障”总体目标,创新举措,精准施策,保质提速,聚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致使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无一名学生因贫因残而失学辍学。

一、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控辍保学保障能力。

控辍保学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列入教育局党委重要议程进行研究部署。一是成立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控辍保学办公室。多次召开控辍保学工作会议,周密安排部署并严格按时间节点推进工作,精准施策。二是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健全义务教育有保障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扎实推动控辍保学政策全面落实到位。三是成立控辍保学专项督查工作组,抽调8位督学分镇分校进行控辍保学督查工作并及时召开督查工作反馈会。四是全面落实教育系统控辍保学责任制。  

二、强化底数意识,全面掌握控辍保学信息。

1.常规对象全面查。县教育局主动与各镇人民政府联系,通过当地村(社区)委会组织开展疑似失学儿童信息核查工作,将本地疑似失学儿童少年信息与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比对,并通过南陵县公安局户籍管理系统进行认真核查。

2.重点人群及时查。针对省学籍管理系统下发疑似失学儿童信息,县教育局立即会同县公安局及相关镇政府通过南陵县户籍管理系统比对和进村入户走访调查,信息核实到位。

3.特殊群体专项查。县教育局会同县残联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入籍入校专项核查工作,抽调相关人员分小组对全县8镇,177个村(居)委开展残疾儿童入籍入校情况专项排查。  

三、强化服务意识,提高送教上门服务质量

结合我县教育实际,主动作为,努力破解部分原建档立卡家庭、特殊教育群体学生入籍上学难题。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尽量满足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到到普通学校就读,对于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安排特殊教育学校或送教上门服务。

各中小学对不能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各中小学制定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方案,建立送教工作台账,根据“一人一案”原则制定个性化的送教方案,明确送教课程计划和送教内容,确定送教时间、地点、课表、人员安排等具体措施,原则上一周不少于一次。我县扎实开展送教上门工作,为重度残疾学生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服务,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

四、强化共建意识,关爱特殊群体孩子健康成长

县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认真梳理贫困户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根据学校实际加强关爱措施,同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利用电话、QQ、微信,实地走访等渠道,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生活表现情况,帮助贫困家庭落实各类资助政策及普及残疾儿童少年相关教育知识,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避免学生因厌学、贫困等原因失学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