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提示】中秋国庆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24年中秋国庆双节将至,传统节令食品品种丰富、风味各异,节日期间无论居家休息、出外旅行,还是亲朋相聚,都应注意饮食安全与营养健康。为确保广大消费者度过一个安全、祥和、欢乐的节日,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食品安全,健康合理消费。
一、月饼选购要注意
选购月饼,应注意以下“一选、二看、三注意”。“一选”:选择干净卫生的商场、超市等正规渠道购买月饼,尽量避免到街边摊等流动商贩购买。另外,由于网络市场覆盖面大、受众群体广、经营主体易伪装以及网络的虚拟性等特点,无法直观地看到商品的实际状况。因此,谨慎通过微信、抖音等网络购买月饼,应选择信誉度高的购物平台购买;“二看”:看月饼包装上的标识标签。正规厂家生产的月饼的食品标签应有: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厂家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相关信息。“三注意”:购买月饼的时候要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或者保质期,一般情况来看,在适应的温度下(按照标识的贮存条件要求)月饼的保质期为20-25天左右,因此,尽量不要购买临近保质期的月饼。
二、节日消费要谨慎
节日期间购物时,请理性看待商家的各类打折促销活动,别被特价、优惠、打折等促销方式迷惑,别被精美外包装图片蒙蔽。建议您细心研究商家的售卖规则、认真对比价格走势、仔细甄别商品优劣、慎购朋友圈“三无”产品,以免让您的钱包受损。
消费者网购、直播购物和网红带货时,不要被网上华丽、浮夸的包装图片或主播的宣传所蒙蔽,不要盲目购买所谓的“网红爆款”“打折促销”等产品。不要轻信广告,尤其是“健康纯天然”等夸大宣传,对“打折”“促销”“保健”“无糖”等概念要警惕。
保健食品不具备治病功效,且保健品并非人人适用,尤其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必须根据自身状况,不盲目购买,不轻信“包治百病”类等价格昂贵的特效药物或保健品。
三、餐饮消费要留心
节日聚餐时请关注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建议优先选择环境整洁、证照齐全、食品安全等级较高的餐饮单位和实施“明厨亮灶”的餐厅就餐。点餐前请认真查看菜单价格,特别留意是否明码标价,问清价格和收费标准,结账时要核对账单,以免遇到有损自身权益的情况。建议您根据实际需求适当点餐、适量取食、餐后打包。用餐前后需注意手卫生,使用公筷。用餐时要注意检查食品是否变质、是否有异物,不吃感官异常和未烧熟煮透的餐食。一旦发现问题,应保留好证据,及时与商家沟通。拒绝食用野味,不采购、不食用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用餐时倡导使用公筷公勺,杜绝浪费。
外卖订餐要选择正规平台,不选择“朋友圈”“微店”等未经有关部门许可备案的订餐渠道订餐。在订餐平台查看餐饮单位是否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小经营店登记证),确认经营资质。尽量选择近距离的餐饮单位订购,缩短食品配送时间;收到食品后应检查是否有食安签封措施,检查包装及食材质量,及时食用,请勿长时间存放。
四、家庭聚餐要用心
家庭聚餐时,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原料,不购买、不食用来源不明的蔬果、海鲜产品以及未经检疫的肉类制品。
处理生食和熟食的用具或盛具要分开,避免生食品中的细菌污染熟食品。厨房用具用完后请及时清洗或消毒。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果实,谨防毒蘑菇、毒果中毒。
烹饪食品时,要确保食品煮熟煮透,特别是肉类、蛋类、海鲜等食品,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冷藏或过夜的熟食、剩饭菜要妥善保存,在感观辨别确定未变质的前提下,食用前须彻底加热。
五、抵制“特供酒”
科学理性消费:市场上凡是以中央和国家机关、解放军、武警部队、特定标志性建筑物、官方活动等名义流通的“特供”“专供”“内供”等酒类产品均系假酒,属于非法产品,严禁生产、销售。警惕推销陷阱:不法商家销售“特供酒”的手段不断升级,可能通过熟人介绍、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推销,或通过社交平台私聊界面,以拼音缩写、汉字谐音等“暗语”方式进行推销。消费者在面对这类推销时,要擦亮眼睛,不要被不法商家的欺骗、误导所迷惑,谨防潜在消费风险。选择正规商家和商品:消费者在购买酒水时,应选择大型商场、连锁超市、酒类专卖店等具有资质的正规商家。挑选酒水时,应查看酒水的标签标识内容是否齐全,包括产品名称、原料、产品标准号、酒精度、生产许可证编号、质量等级、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名称和地址等信息。对于非正规厂家生产、私自勾兑、来源不明或者无标识的酒水,消费者应保持警惕,拒绝购买。
六、合法权益要维护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就餐或者接受服务时,要主动索要发票、收据等消费凭证并妥善保管,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先与商家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消协组织投诉,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南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