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家发镇2025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计划明细表

发布时间:2025-04-08 09:11信息来源: 南陵县家发镇阅读次数: 字体:【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单位和
责任人
实施地点 实施期限 建设任务及补助标准 建设性质 资金规模(万元) 资金来源 绩效目标 受益人数 群众参与和联农带农机制 备注
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一)雨污水建设工程
1 雨污水建设工程 家发镇联三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和板石岭乡村旅游提升项目 家发镇
王俊
联三村 2025年12月31日 修建污水管网1100余米,排水明沟500余米,排水沟修复120余米。 新建 106 衔接资金 实现人居环境的改善,服务人口507人,其中脱贫人口8人。 507 通过建设雨污水工程,改善脱贫户居住环境,为脱贫户提升生活品质。
(二)一事一议项目
(三)农饮工程
2 农饮工程 南陵县家发镇2025年农饮衔接资金项目 家发镇
盛童
家发镇
7个村
2025年12月31日 该项目涉及联三、麻桥、石峰、永林、马山、茶林、滨玉等7个村,20千米支管网PVC给水管道更换提升及配套设备建设。 新建 160 衔接资金 通过农饮工程新建,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实现项目完成及时率100%,验收合格率100%,受益总人数11000人,其中脱贫人口260人。 11000 通过农饮工程维护新建,为脱贫人口饮水安全提供保障。
(四)道路工程
二、产业帮扶
(一)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
3 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南陵县家发镇永林村食用菌厂房项目 家发镇
陈水生
永林村 2025年12月31日 新建2000平方米的食用菌智能养菌房、1500平方米的智能出菇房及配套设施。 新建 990 衔接资金 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可增加永林村等村脱贫户50人总收入约6-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约49.5万元。 50 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发展生产、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对脱贫户进行收益分红,增加脱贫户、监测对象和一般群众收入。
4 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南陵县家发镇“清水港”三产融合发展基地项目 家发镇
陈水生
滨玉村 2025年12月31日 新建一座建筑面积为2500㎡左右的三产融合发展综合楼及相关配套设施。 新建 900 衔接资金 该项目每年可增加家发镇滨玉村等多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约45万元;带动脱贫户超过100户,增收10万元左右。 100 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对脱贫户进行资产收益分配、带动务工、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方式,增加脱贫户收入。
5 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南陵·东方美学酒坊(一期) 家发镇
陈水生
联三村 2025年12月31日 在板石岭构建精细种植基地、生物酵母研发中心、场景式产品生产、场景式产品应用四位一体产业布局 改建 600 衔接资金 项目建成后预计提供60个就业岗位,村集体经济增收约30万元。 64 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务工就业等,对脱贫户进行收益分红,增加脱贫户、监测对象等群众收入。
(二)特色种养业
6 创建村级特色种养业帮扶基地 家发镇村级农业特色产业帮扶基地 家发镇
陈水生
家发镇 2025年12月31日 创建10个村级特色种养业帮扶基地 到户 7 衔接资金 通过创建农业特色产业帮扶基地,以务工就业、土地流转、农业入股、订单收购等方式带动脱贫户发展,预计带动脱贫户115人。 115 村级特色种养业帮扶基地通过务工、入股、订单等形式,增加脱贫户收入。
7 脱贫户自种自养奖补 家发镇自种自养暨庭院特色种植“微菜园”项目 家发镇
陈水生
家发镇 2025年12月31日 对当年已获得或预期获得农业经营性收入3000元以上的脱贫户,予以奖补。对达省标户,每户另补1000元。 到户 45 衔接资金 通过对当年已获得或预期获得农业经营性收入3000元以上的脱贫户予以奖补,对达省标户,每户另补1000元,预计带动脱贫户发展自种自养110人。 110 以奖代补,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鼓励脱贫户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增加收入。
三、就业帮扶
8 就业帮扶 乡村公益性岗位 家发镇
沈涛
家发镇
各村
2025年12月31日 一类岗位600元/月,二类岗位240元/月 到户 14 衔接资金 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劳动力就业不少于60人。 60 带动就业
9 就业帮扶 省外务工脱贫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贴 家发镇
沈涛
家发镇
各村
2025年12月31日 根据务工地点给予200元或300元交通补贴 到户 3 衔接资金 支持脱贫劳动力省外务工不少于120人。 120 支持外出就业
四、教育帮扶
10 教育帮扶 雨露计划 家发镇
谢发敏
家发镇
各村
2025年12月31日 资助脱贫及监测对象家庭子女就读中高职职业教育学校 到户 2.7 衔接资金 通过资助脱贫及监测对象家庭子女就读中高职职业教育学校,资助标准1500元/学期,预计资助脱贫户人数9人,受助学生满意度≥95%。 335 通过政策保障脱贫户家庭子女教育,减少脱贫户家庭教育支出。
汇总 2827.7 1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