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陵县推动“五个区块链接”加快与长三角对接合作工作方案的通知
大浦试验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陵各单位:
《南陵县推动“五个区块链接”加快与长三角对接合作工作方案》已经县第十七届人民政府第七十五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7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南陵县推动“五个区块链接”加快与长三角
对接合作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全省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会精神,按照省、市关于推动“五个区块链接”的工作部署,围绕与长三角园区共建、城区合作和南京都市圈毗邻合作等“链接”途径,推动长三角五个大协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现结合南陵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和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全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空间集聚度、加快产业集群化、增强产业创新力、打造战略大平台为重点,有序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空间承载新格局,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高地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二、总体目标
我县与长三角相关城区加强对接,达成明确合作意向,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到2021年底,实现城区合作协议破零,县经济开发区至少达成1项点对点实质性合作;到2023年底,全县累计达成合作事项10个以上,县经济开发区至少与沪苏浙的3个园区建立合作关系,在科技、产业、环保、卫生、教育等领域各自形成一批合作成果,加快形成城区、部门、园区全面“链接”的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全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度、广度和密度。
三、重点任务
(一)紧扣“五个区块链接”,推进与长三角深度合作
1.全面开展城区合作共建。推动我县与沪苏浙城市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开展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先进发展经验和城市管理方法。启动我县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等长三角相关城区的友好共建,加强与沪苏浙重点城区的战略合作,在城市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共育、生态共保、设施共享等方面共同推进一批重点合作事项。县有关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沪苏浙城区有关部门的联系,县投资促进中心牵头与沪苏浙相关城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选派一批优秀干部赴长三角地区开展驻点招商,深入先进企业、园区进行跟班学习;县发改委加强与沪苏浙相关地区的联系,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发展;县科技局牵头与沪苏浙城区开展协同创新方面的合作;县住建局、城管局牵头与沪苏浙城区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合作;县教育局、卫健委、文旅体局负责与沪苏浙城区推进更深层次教育、卫生、文旅等交流合作。通过结对共建、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尽快与沪苏浙拟合作共建重点地区建立点对点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大融合的城区合作共建格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投资促进中心、县科技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教育局、县卫健委、县文旅体局)
2.推进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着力推动县经济开发区与沪苏浙园区创新合作模式,开展产业对接合作,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园区合作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积极探索“飞地”“反向飞地”等模式,等高对接沪苏浙先发地区的园区配套条件,尽快形成实质性成果,逐步建成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责任单位:县开发区管委会)
3.深化与南京都市圈的毗邻合作。充分把握《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上升国家层面的战略契机,通过都市圈打好“链接”牌,加强与南京都市圈相关区(市)县合作,在产业协同、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和体制机制等高对接等方面深化合作,促进产业、科创、人才、金融等生产要素在都市圈内高效流动、为陵所用。在互联互访、全面共建、跨界协同、产城融合等方面,率先探索共建共享共管共治共赢新机制。(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经信局、县水务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二)着力推进五大协同,丰富“五个区块链接”合作内容
4.协同共建科技创新共同体。充分利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平台优势,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G60城市合作互动。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共建共享创新创业平台,引导支持我县企业对接沪苏浙科技创新优质资源共建创新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推动地方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合作,引进沪苏浙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陵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优化专业服务体系共建,创新服务联盟,探索“孵化+创投”模式,着力将县级科技产业创新“孵化器”升级为长三角县域创新成果“孵化区”。鼓励科技人员在城市间以在职服务等方式进行科技咨询、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等科技活动,全面承接长三角区域人才流动和科技成果转移。(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开发区管委会、县发改委、县经信局、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各镇人民政府)
5.协同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通过园区合作共建、城区友好结对,加速长三角中心区产业有序梯度转移提升,共同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支撑产业链供应链提高稳定性和竞争力。强化首位产业创新,围绕快递收寄、运输、分拣、仓储、投递等环节以及关联产业,重点聚焦立体型仓储、自动化搬运、智能化配送、绿色型包装等领域,拓展延伸快递、快运、快消、冷链物流装备制造链条。围绕“两图一单”,大力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招商,深度推进南陵快递物流智能装备首位产业与长三角区域开展产业链补链强链扩链,组建长三角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打造优势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县开发区管委会、县科技局、县发改委、县经信局、县投资促进中心)
6.协同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撤县设市为契机,高标准规划建设市域南部产业特色鲜明、城市形态优美的现代化副中心城市,高质量推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努力打造梯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城乡交融的城镇体系。坚持集约发展,持续推进城乡品质提升工程,增强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公共停车场及慢行系统等建设,形成快进快出的便捷内循环。加快改善就业、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等基础设施条件,努力在功能品质上与长三角先发城区等高对接,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生活空间。实施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程,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提高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加快打造“智慧城市”平台,加强“智慧城管”建设,加快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共同参与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共建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协作机制。(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文旅体局、县卫健委、县民政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7.协同深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实施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升级版,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统筹治理制度,强化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有效防控固废危废非法跨界转移,共建涉固体废物单位清单,健全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体系,实行危险废物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申报登记,实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严格防范工业企业搬迁关停中的二次污染和次生环境风险。推进大气、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加强排放标准、产品标准、环保规范和执法规范对接,严格执行区域环境治理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积极开展联动执法。(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
8.协同补齐民生领域短板。鼓励县域学校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对接长三角地区优质教学资源,搭建交流平台,深化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交流,全面提升区域教育整体水平。借助上海普陀、江苏苏州、浙江嘉兴、安徽芜湖长三角一体化四地教育联盟平台,通过挂职锻炼、培训学习、结对交流等方式,着力推进全方位的教育合作和资源共享,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全国快递科技创新试验基地”优势,以我县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为契机,促进长三角地区智能物流领域专业人才流动,推动南陵产教融合一体化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和知名医院合作,深化南陵县医院与上海同济医疗集团医联体合作事项,构建医务管理、内分泌专科、急诊医学等专科联盟。推进医养结合,加快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建设,努力打造长三角县域地区新型康养一体化基地。(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卫健委、县民政局、县文旅体局,各镇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南陵县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五个区块链接”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研究构建精简高效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解决跨界一体化建设中的政策设计、项目安排、机制创新等重大问题。完善考核机制,将“五个区块链接”工作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各镇、开发区、各部门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全力推进“五个区块链接”工作。
(二)健全推进机制。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长三角合作办、长三角G60联席、南京都市圈办公室沟通对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及时研究协商解决重大问题。建立工作调度通报机制,每月对“五个区块链接”推进情况进行调度,及时通报调度情况,适时召开“五个区块链接”工作推进会,及时总结工作推进情况,协调解决推进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三)强化主体责任。各镇、开发区、各部门作为开展对接合作的责任主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主动加强与沪苏浙等资源溢出地的对接,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大力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把打通重点“链接”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我县与长三角区域的合作共建工作,全面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附件:南陵县推动“五个区块链接”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附件
南陵县推动“五个区块链接”
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 |
目标任务 |
完成时限 |
责任单位 |
1 |
全面开展城区合作共建 |
2021年12月 |
县发改委、县投资促进中心、县科技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教育局、县卫健委、县文旅体局 |
2 |
与长三角相关城区加强对接,达成明确合作意向,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
2021年5月 |
县发改委 |
3 |
推进省际产业合作园区,至少达成1项点对点实质性合作 |
2021年12月 |
县开发区管委会 |
4 |
深化与南京都市圈的毗邻合作 |
2021年10月 |
县发改委、县经信局、县水务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5 |
协同共建科技创新共同体 |
持续推进 |
县科技局、开发区管委会、县发改委、县经信局、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各镇人民政府 |
6 |
协同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 |
持续推进 |
县开发区管委会、县科技局、县发改委、县经信局、县投资促进中心 |
7 |
协同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
持续推进 |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文旅体局、县卫健委、县民政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
8 |
协同深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 |
持续推进 |
县生态环境分局、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 |
9 |
协同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
持续推进 |
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卫健委、县民政局、县文旅体局,各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