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印发《南陵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大浦试验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陵各单位:
现将《南陵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9月30日
南陵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系列部署,现就今年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年度目标,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聚力攻坚大气环境治理
根据上级目标考核要求,2022年,全县PM2.5平均浓度为低于34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高于82%,降尘量不高于5吨/月·平方公里,进一步明确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确保实现市下达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根据上级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方案,落实减污降碳工作。根据上级安排,制定行动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实施清单化调度,严格实施空气质量达标管理。持续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加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督查帮扶,依法查处不落实应急减排措施行为。聚焦PM10治理,强化施工、道路扬尘管控,严格夯实“六个百分之百”措施。推行绿色矿山建设,对现存各类露天矿山加强执法检查,杜绝环境违法行为。加大餐饮油烟污染、恶臭异味治理力度,落实餐饮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研究扩大烟花爆竹禁放区域,取消限放区域。以涂装、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行业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突出问题排查治理,推进“一厂一方案”精准治污。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落实重污染天气差异化管控,持续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评定。
三、深入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
抓实长江“十年禁渔”,积极开展水文化建设。压紧压实河(湖)长责任,继续推进县城黑臭水体治理,对漳河全线开展排污口溯源检测,强化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目标管理,逐步改善漳河水质。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厂“一厂一策”治理,推动“厂网河湖岸泵”协同治理运维模式,常态化开展污水处理厂进出水的水质监测工作。强化溯源整治,杜绝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配合市级完成县级饮用水水源自动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完成3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2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7个行政村环境整治任务。
四、着力推进土壤与固废污染防治
实施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严格管控涉重金属行业镉等污染物排放,全面排查整治无序堆存的历史遗留固体废物。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开展重点建设用地土壤调查,从严管控农药、化工等行业的重度污染地块规划用途,确保安全利用率达到省市考核目标要求。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措施,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在尾矿库集中区新建8座地下水观测井,并开展地下水重点区域监测工作,全面提升涉重金属监测预警能力。深入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研究建立“早发现”机制,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收集、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五、强力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以中央和国家、省级层面交办问题整改为重点,统筹推进市级发现和县级自查问题一体整改。按季度拍摄环境警示片,形成震慑,督促整改。制定并实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闭环机制。
六、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有效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决防范“黑天鹅”“灰犀牛”现象。加强生态空间管控,构建多层次生态廊道,提升重要生态屏障功能。对2017-2020年“绿盾”违法违规问题整改开展“回头看”。全面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问题、责任、措施和时限清单,督促整改落实。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加大监测和督查力度,及时有效收集和处理医疗废物、医疗污水,严格落实“两个100%”要求,确保安全处置到位。
七、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编制南陵县碳达峰实施方案,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严格审批新增“两高”项目,落实主要污染物区域削减措施,对违法违规项目坚决停批停建。加强煤炭消费源头控制,新、改、扩建用煤项目严格实施煤炭减量替代。支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八、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数字化水平,以大气网格化“五位一体”示范建设项目为引领,推进“智慧环保”综合管理平台集约化建设。深化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严肃查处数据弄虚作假违法违规行为,全面落实《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确保“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责任持续到位。
九、多举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健全完善环境信访工作机制,强化党建引领,全面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始终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通过严格环境执法,不断优化公平竞争环境、倒逼企业大幅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保驾护航。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碳达峰、碳中和为抓手,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坚决防止上马高耗能产业冲动。推进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改革举措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