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桂云波:关于《南陵县现代种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的解读
一、制定《南陵县现代种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的现实意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种业大县”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为抓手,对标全国先进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聚焦农作物、水产、畜禽、农业微生物四大种业领域优势特色物种,着力提高资源保护、育种创新、良种繁育、市场推广以及种业监管能力,建立健全现代种业体系,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把南陵打造成平台化育种创新策源地、规模化良种繁育样板区和品牌化市场推广引领区,为全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奠定种业基础。
紧紧围绕农作物种业、水产种业、畜禽种业、农业微生物种业“四大领域”,聚焦保、育、繁、推、管种业全产业链“五大环节”,系统强化资源保护、育种创新、良种繁育、市场推广以及种业监管“五种能力”。按照“五个一”发展思路(围绕一个产业、聚焦一个方向、引导一个主体、依托一个团队、搭建一个平台),积极探索种业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构建“一心五平台、两带四片区”种业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的现代种业新业态、新格局,构建现代种业产业化发展高地。
二、制定《南陵县现代种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的具体布局
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一体化”谋划,结合优势产业分布和区域资源禀赋,高质量构建“一心五平台、两带四片区”现代种业发展格局。
一心为现代种业科创中心;五平台为春谷农作物研究所 (许镇镇);紫云英产业技术研究院(弋江镇);食药用菌研究中心(许镇镇);畜禽育种创新中心 (工山镇);水产遗传育种中心(许镇镇)。两带为318、205 国道种业发展示范带。四片区为农作物种业发展优势区(弋江镇);畜禽和经作种业发展优势区(西南部低山丘陵区);水产种业发展优势区(许镇镇);农业微生物种业发展优势区 (籍山镇)。
三、《南陵县现代种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的主要任务
资源保护迈上新台阶。常态化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机制基本健全,全县农业种质资源种类、群体数量、特征特性、遗传结构、区域分布及保护利用等状况基本掌握,建成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场(区、库、圃)17 个(其中农作物及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圃 10 个、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 2 个、水产良种场 5 个)以上,累计收集保存种质资源总量达到 134 份以上。
育种创新取得新突破。打造一批育种创新平台,“一个中心、五大平台”育种创新体系建立,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种业基础研究和核心关键技术成果。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农作物新品种 100 个左右,力争培育畜禽新品种(配套系)1 个以上、培育水产新品种(品系)1 个以上,培育农业微生物新品种 3 个以上,实现新一轮良种更新换代和遗传改良。
良种繁育取得新成效。着力推进现代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成现代化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 24 万亩,建成鳙鱼、黄缘闭壳龟、中华鳖等优势特色品种良种繁育基地 9 处以上,建成畜禽良种扩繁场 12个以上,菌棒年生产能力达到 350 万棒,年均引进试验展示新品种达70 个以上。
市场推广取得新进展。持续推进种业企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深化科企合作、企企合作,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和科企融合发展联合体。全县种业企业达到 41 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达到 3 家左右,种业总产值达到 10 亿元。
监管能力实现新提升。深入落实种业“放管服”改革,行业监管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种业发展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农作物种子、水产种苗质量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 100%,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