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南陵县“十四五”森林防火规划》
南陵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依据《森林防火条例》、《安徽省森林防火办法》规定,根据《安徽省“十四五”森林防火规划》,组织起草了《南陵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便于理解掌握《规划》内容,扎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决策依据
(一)起草背景
“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长,林下可燃物载量逐年增大。受传统习俗和多种经营活动影响,野外违规用火增多,火源管控难度加大。气候异常,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对森林安全造成很大威胁,森林防火任务日益加重。
(二)决策依据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十四五”时期我县林业保护发展,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面提高应对处置森林火灾事故能力,依据《森林防火条例》第十四条及《安徽省森林防火办法》十二条之规定,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我省十四五森林防火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南陵县加快建设“强优美富”美好南陵取得更大进展的关键五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导下,森林火灾的预防、遏制,不仅是推进社会生态安全的主要动力,而且是维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支撑。同时,安徽省正在全面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编制森林防火规划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综合防控为核心的现代森林防火理念,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动力,以持续建设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为统领,以保障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分区、分类施策”的治理原则,加强预防、扑救、保障三个体系建设,加快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决策支持、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建设,为新阶段现代化新南陵提供更加有力的生态支撑。
三、起草过程
南陵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委托安徽省滁州市森源林产资源交易评估咨询有限公司于10月启动《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在总结全县“十三五”防火成效的基础上,剖析我县防火工作面临的问题,统筹谋划“十四五”防火工作的重点任务。规划初稿形成后,我局通过易政网、书面征求意见、网络公示等方式向有关部门、防火专家及社会广泛征求了意见。2022年11月29日,对《规划》(讨论稿)进行专家评审并论证通过。在综合各方意见后对《规划》初稿进行修改、调整,形成《规划》(讨论稿),2023年2月3日通过司法局合法性审查。2023年3月20日,经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
四、规划目标和区划内容
(一)规划目标
“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预警响应能力建设,完善南陵县森林防火预防体系;加强森林防扑火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森林防火扑救体系;大幅提高森林防火装备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森林防火保障体系。至“十四五”期末,24小时森林火灾扑灭率达到95%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0.5‰以内。
(二)区划内容
1、Ⅰ级火险区:工山镇、三里镇、何湾镇、烟墩镇,包括戴公山国有林场和丫山国有林场。
2、Ⅱ级火险区:家发镇、籍山镇和弋江镇。
3、Ⅲ级火险区:许镇镇。
五、主要任务
(一)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系统建设
积极推进森林防火信息化监控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瞭望塔的瞭望监测功能,规划新建地面巡护系统设备若干。规划增加固定翼垂直起降和多旋翼无人机,提高林火预警能力。
(二)高防火森林体系建设。一是加速森林防火重点区域松杉类纯林改造;二是营造耐火树种森林;三是建设林火阻隔系统,提高森林防火效能。
(三)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系统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森林防火宣传工作。
(四)森林防扑火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森林防扑火队伍建设,加强队伍的管理与训练,培养出反应快速、训练有素的森林防扑火队伍,结合县“十四五”森林防火规划项目建设,规划森林防扑火队伍达到600人以上规模。
(五)森林消防装备能力建设。因地制宜地配备扑火机具与装备。加强大型扑火装备能力建设,逐步加强以水灭火设备建设,提升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按照“突出重点,辐射周边,就近增援,分级保障”的原则,改造、扩建现有物资储备库。结合县“十四五”森林防火规划项目建设,建设不小于100平方米的县级物资储备库房,储备200-400万元扑火物资。
(六)森林防火信息处理系统。针对森林防火信息化程度不高、基础数据不完善、信息共享能力不强、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严峻的现状,重点加强满足森林防火需求的信息感知、传送、处理、应用系统,充分引接共享相关单位的数据资源,构建综合管控系统、综合指挥系统、综合保障系统的森林防火信息化体系。在利用公共资源基础上,应加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应急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构建森林防火综合通信系统,实现各类信息的及时传输,为森林防火信息化提供支撑,全面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森林防火指挥管理能力。
(七)重点保护区域森林防火建设
重点保护区域包括国有林场、森林公园、风景区等森林火灾高危区。重点保护区森林防火建设通过新建森林防火水网和加强大型灭火装备建设,林火阻隔带建设、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高重点保护区防范重、特大森林火灾能力和森林火灾扑救效率。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防火责任机制。全面推进森林防火党政同责新机制,全面落实经营主体责任。
(二)建立健全森林专业防扑火队伍建设机制。加强专业防扑火队伍建设,加强常态护林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三)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推进森林火灾保险政策。拓宽森林防火资金渠道。
(四)建立健全科学防火管理机制。造林工程要统筹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加强清理林下可燃物,提高林分抗火阻火能力。科学引导群众文明祭扫,减少因祭祀用火引发的森林火灾。
(五)建立健全依法治火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依法治火工作机制,构建高效的依法治火行政管理体系,构建严密的依法治火监督体系,构建有力的依法治火保障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森林防火执法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执法能力。加强森林防火执法监督,推行执法公开,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实行常态化监督机制。
七、效益分析
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增强生态承载力、扩大环境容量、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森林防火事业是一项面向全社会、全人类的社会公益事业。南陵县“十四五”森林防火规划的实施,将提高全县森林防扑火能力,有效保护好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八、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关:南陵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
解读人:徐华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3-6827119
电子信箱:1218024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