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陵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年1月28日在南陵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戴元龙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良好局面。
(一)围绕稳增长扩内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1.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0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0亿元,增长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0%;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60元,增长6.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470.5亿元,增长14.5%,贷款余额达352.5亿元,增长20.3%。
专栏1: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3年计划 |
2023年完成(初步核算) |
||
绝对值 |
增长(%) |
绝对值 |
增长(%) |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 |
9.0左右 |
360.0 |
6.5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 |
增幅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25.0 |
5.5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 |
15.0 |
- |
-15.0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 |
20.0 |
- |
15.0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 |
10.0 |
157.8 |
10.0 |
进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1.7 |
- |
2.1 |
26.5 |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 |
8.0 |
40660 |
6.5 |
服务业增加值 |
亿元 |
- |
9.2 |
167.6 |
4.5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万人 |
- |
完成市下达任务 |
1.4 |
完成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4.5以内 |
- |
4.5以内 |
- |
年度能耗强度降低、总量控制 |
%、 万吨 |
完成市下达任务 |
完成 |
||
主要污染物减排 |
% |
完成市下达任务 |
完成 |
2.有效需求充分释放。修订《南陵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坚持重点项目“周通报”“月调度”机制,上线重点项目节点工单管理平台,印发《南陵县“项目建设日”工作机制(试行)》,项目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110个政府投资计划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4亿元。137个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0.7亿元。充分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机遇,成功争取各类财政资金19亿元,13个政府专项债项目成功入库,获批发债额度35.4亿元,累计发行金额达6.0亿元。开展“徽动消费•乐享南陵”促消费系列活动,共计发放消费券13.6万张,带动消费超8000万元。
3.“双招双引”成果丰硕。持续开展“招大引强”,编制发布新兴产业“两图一单”,建立健全重点招商项目高效研判工作机制,开发“投资春谷”APP,实现项目招引“信息化”“数字化”。全县实现新签约项目96个,总投资286.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6个,总投资281.5亿元,50亿元以上项目1个。举办“紫云英人才周”“千名学子进南陵”等系列活动,全年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6个、领军人才9人、高端人才105人,培养各类技能人才2579人,引进事业单位紧缺高层次人才52人。
4.创新实力全面提升。印发《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2023-2025)》《南陵县打造全域无人示范城市实施方案(2023-2026)》等文件。青弋江种业、馨源海绵认定2023年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舜富精密获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同日智能入选省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名录。海泰科电子等3家企业获批芜湖市2023年雏鹰培育计划企业,格楠机械、码上到智能科技在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芜湖市决赛中获成长组优秀奖、初创组三等奖。全年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203家。
(二)围绕强产业提规模,发展动能加速集聚
1.首位产业抢滩布局。将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培育打造。制定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全力推进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组建全省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无人物流车配送车队,建成共配柔性智造生产线,集聚汽车零部件及关联生产企业59家,基本形成涵盖整车改装、汽车电子、模具、电机外壳、油箱、轮毂、座椅、后视镜等环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前规划充电设施,不断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全年完成244个公用充电桩建设。
2.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巩固扩大智能物流装备制造业优势,与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达成10个方面合作,发起并成立长三角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吸纳59家行业领军企业,围绕6大系统、18个关键部件、177个重点产品前30强企业开展“敲门行动”,招引培育龙头及重点关联企业152家,实现核心部件研发设计生产服务链条全覆盖。金峰物流、动亦科技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中科微至二期、同日智能等项目加速推进,中科微至安徽南陵智慧物流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3.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加快布局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铜基铝基高性能新材料、预制菜农产品深加工等新兴产业,围绕产业链图谱招大引强、培优育潜,中十冶储能设备制造项目顺利签约,永杰铜业二期、来邦养老守护中心主体完工。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
专栏2:2023年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情况(亿元以上)
类别 |
建设成效 |
新签约项目 |
◆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产业:冠亿新能源汽车配件及5G组件生产项目、行深智能无人化智慧共配产业生态集群项目、七蒲实业新能源汽车一期项目、卞帝新能源汽车及储能柜母排研发制造项目、仪征金盛年产1.2万吨汽车零部件(内饰复合基布)项目。 ◆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博顺带业多功能轻型输送带生产流水线项目、纽创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及智慧物流研发制造产线项目、科利梅科智能包装及仓储设备项目、动亦高端精密多功能输送带及智能化物联机器人项目、金峰智慧物流分拣设备与仓储设备生产制造项目、艾思佳年产1万台智能物流装备小车、皮带和供包台制造项目、思科瑞年产1万套智能物流载具零部件项目、钦锐智能装备零部件研发制造项目、兴亚仓储物流智能设备研发制造项目、华渤环线分拣机和直线分拣机等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制造项目。 ◆高性能新材料产业:柯美特年产20万吨智能物流载具项目、戴家汇铜矿年产9.9万吨铜基材料项目、三鑫矿业采矿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润宝年产100万平方米高分子建筑模板项目、仲科新材连续缠绕玻璃钢管及其他管道制造项目、普润年产8000吨石墨新材料项目。 ◆电子电器信息产业:筱珈年产10万台无围线智能剪草机器人生产基地项目、翌昌电子年产4000万平米电子保护膜、丰禾通讯设备精密配件制造项目、浦威非标自动化智能装备制造项目、冠亿精密数控及CNC加工项目、巴菲赫年产200台套高端挤出智能设备生产基地。 ◆绿色低碳环保产业:中十冶年产5GWH储能设备制造项目、好得利年产30000吨环保可降解新材料项目、路洋新型装配式电力设备构配件及钢桥梁生产项目、逑智年产15000吨新型环保纤维加工项目。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柏升花菇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金杰发年产10万吨水磨糯米粉与主食食品投资建设项目、菌物产业园-年产菌菇2000万(棒袋)项目、华一年产1500吨酵素产品项目、红宝种业种粮一体化及淀粉糖项目、三爱思调味品生产加工项目。 ◆其他产业:菱鑫服饰年产500万件(套)服饰加工项目、锦瑞年产100万件出口丝绸服装生产项目、高利物年产400万套(支)化妆品项目、隆普达年产200万件服装生产线扩建项目。 |
在建项目 |
◆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产业:行深智能无人化智慧共配产业生态集群项目。 ◆智能物流装备产业:中科微至智能装备产业园二期项目、纽创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及智慧物流研发制造产线项目、万欣华快递物流智能装备超级工厂项目、驿龙科技快递物流智能装备项目、同日厂内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徽长好年产2亿条新型包装材料生产项目、动亦高端精密多功能输送带及智能化物联机器人项目、中望智能仓库物流设备生产制造项目、丰网模组带生产制造项目、松上物流自动化输送设备制造项目。 ◆高性能新材料产业:正威铜基新能源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永杰铜业年产10万吨高精度铜合金板带及5万吨紫铜带坯生产线项目、戴家汇铜矿年产9.9万吨铜基材料项目、金林矿业采矿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润宝年产100万平方米高分子建筑模板项目。 ◆电子电器信息产业:来邦智慧养老之长者守护中心建设项目、星大徽数码电子产品及配件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鑫国电子年产6000吨金属化膜和600万只各类电容器生产项目。 ◆绿色低碳环保产业:金龙精密装备绿色智造产业园项目、好得利年产30000吨环保可降解新材料项目、逑智年产15000吨新型环保纤维加工项目、华崧天鬻固废处理装备产业化及示范应用项目。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麦金地中央厨房、预制食品生产加工及配套智能装备项目、菌物产业园-年产菌菇2000万(棒袋)项目、华一年产1500吨酵素产品项目、三爱思调味品生产加工项目、金杰发年产10万吨水磨糯米粉与主食食品投资建设项目。 ◆其他产业:高利物年产400万套(支)化妆品项目、句容锦彤服装水洗配套项目、隆普达年产200万件服装生产线扩建项目。 |
4.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电商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持续推行“电商中心+电商(平台)+村站+基地+农户”模式,全年新增电商主体900个,实现农村电商网销额达17亿元。获批2023年省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完成“花海石林”旅游风景道建设,创建省级后备箱工程基地、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霭里景区成功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省级生态度假集聚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最干净旅游乡村。
专栏3:2023年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进展情况
类别 |
主要成效 |
签约 |
◆团结湖邮谷科技岛项目、文誉卓安徽电商智慧云仓基地项目、花满季花田霭里帐篷露营地项目、格里板塘一站式露营地项目、云海总部经济及商贸仓储供应链项目、新天地购物广场项目、瑞强商务酒店项目、精艺大碗花园综合体项目。 |
在建 |
◆“徽香园”中国传统农业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园、YOYO星空野奢露营地、格里板塘一站式露营地项目、雨田润生态大酒店项目。 |
运营 |
◆医疗器械智慧物流产业园运营项目、文誉卓安徽电商智慧云仓基地项目、利顺医疗器械供应链产业园运营项目、云海总部经济及商贸仓储供应链项目、大润发超市项目、YOYO溪田露营地项目。 |
5.现代农业加快升级。重点建设“稻米大县”,发布“南陵大米”主推品种10个,56家稻米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100万吨。加快建设“种业大县”,培育紫云英种子繁育基地6万亩,常规水稻种子生产基地1.6万亩,种业企业数占全市比重70%。“菌物大县”建设初有成效,菌物产业园一期项目顺利投产,柏升花菇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预制菜产业蓄能待发,成立芜湖市易厨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推动长三角预制菜产业园建设,麦金地中央厨房项目加快推进。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三)围绕促改革出实招,开放活力不断迸发
1.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纵深推进“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利润法”“效率法”五法联动,制定21项具体举措,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2%,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15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持续擦亮“纾企困、惠民生”为企服务品牌,组织开展“企业家接待日”“企业家营地”等系列活动,打造“零距离”政企协同服务平台,推进助企纾困助力企业平稳发展等一揽子政策举措,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7.3亿元,惠企政策“网上超市”兑付资金1296万元,惠及企业近200家,全年新增各类融资担保贷款16.7亿元。
2.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高质量收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5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推深做实“亩均论英雄”改革,印发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方案和评价办法,实现规上工业企业评价全覆盖,处置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000亩,盘活低效工业用地658亩。探索实施“管委会+公司”改革,印发《南陵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改革试点方案》,统筹“一区三园”规范化管理,完成员额制人员“双选”。
3.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区域合作迈出坚实步伐,与临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多部门赴杭州市临安区学习交流并签署友好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充分利用“徽动全球、万企出海”行动,不断做大进出口总量,累计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5家,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家,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1亿美元。积极培育跨境电商主体,创建安徽新麦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累计入驻跨境电商企业30家,完成交易额3亿元。
(四)围绕强功能补短板,城市能级显著提升
1.城市功能品质不断优化。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推动春谷南路、南翔路等6个路段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县城区13条城市主次干道实现“白改黑、刚改柔”,畅通城市“微循环”。建成芜小园·口袋公园7个、城市景观小品22个,在全市率先开放宠物公园2个,建成公民道德馆和好人大道,建成运营玉街特色美食街区。全力打造“最干净公园景区”,滨河公园D区纳入2023年“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创建名单。
2.基础设施建设加码加力。G318南青线改造工程主路面贯通,G205(沪渝高速南陵东出入口至九连立交段)快速化改造、S339升级改造工程、S457南陵段升级改造工程收费公路项目、城区高等级外环路(S463东延、S460南移工程)前期工作顺利推进。高质量实施“四好农村路”,完成各类县乡道路改造工程共241.8公里。麒麟水厂二期建设及应急备用水源工程、许镇区域供水能力提升工程前期工作加速推进。
专栏4:2023年全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领域 |
建设计划 |
市政 |
◆格里路改造工程、和顺滞水点整治项目、特色美食街项目、龙汇路(涌珠泉路—家发中学大门)道排工程已完工。籍山西路、龙池路和秋浦大道市政基础设施提升、2023年公园景观提升及绿道建设项目、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城市运行中心建设项目、籍山镇罗冲路改造工程、县城区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加快建设。城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供水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项目(一期)、公共文化体育中心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
交通 |
◆X428春双路峨凤段改建工程、S463南石路养护工程、县乡道升级改造工程、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联网路工程、养护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已完工。中洲大桥接线工程、城东大货车停车场汽车维修车间建设工程加快建设。G205(沪渝高速南陵东出入口至九连立交段)快速化改造工程、S339(三荻路)升级改造工程、G205石铺立交段快速化改造及安全精细化提升工程、S463东延和S460城区段南移工程、公共交通提升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
水利 |
◆联山沟综合治理项目、青弋江“一河一策”拆迁项目、金埂(清溪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岱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建设改造工程、青弋江南湾大堤防渗处理工程、防汛场所建设项目、2022年水毁水利修复及抗旱工程维修项目已完工。七星河何湾镇段治理工程、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水利综合项目(一期)、开发区供水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设。漳河上游、老孤峰河综合治理工程、资福河控制性工程、太丰联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下林都联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城区段防洪治理工程、漳河河道治理工程、养马滩二站项目、霭里沟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许镇区域供水能力提升工程、麒麟水厂二期扩建和备用水源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
能源 |
◆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燃气管道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石化南繁线天然气管道新建项目加快建设。川气东送二线南陵县境内天然气管道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
开发区 |
◆企业创智中心新建项目、企业创智中心智能化系统采购项目、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新建永杰铜业二期项目挡土墙工程已完工。基础设施配电工程、动亦科技厂房新建项目、好得利科技厂房新建项目、10KV洪开121线路工程项目、雨污水管道修复工程、龙池路和花山路路面改造及绿化提升工程、应急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创客空间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建设。重点项目周边绿化提升工程、智能物流装备制造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蓝领邻里中心新建工程、花山路(洪湖路-七星河路)、燕山路(龙池路-S457)、太白大道(涌珠泉路-S460)以及大工山路(秋浦大道-S457)道路提升工程、智能物流装备制造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雨污水改造提升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
3.乡村振兴扎实推进。重点夯实产业基础,大力推行“四带一自”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完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8个。深入挖掘文化潜力,“南陵罗汉灯”“峨岭小磨麻油制作技艺”“霭里祭灶”成功获批市级非遗项目。生态成效日益凸显,高质量完成16个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组织振兴有序推进,常态化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定期开展“名村实训”“名师带徒”工作。
(五)围绕抓保护促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1.碳达峰碳中和稳步实施。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印发《南陵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巩固林业发展成果,加快国储林项目落地。积极发展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全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装机并网容量达63MW。推动机动车零部件和固废垃圾循环再利用,友通汽车和华崧再生资源项目建成投产。深入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全县绿色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开工民用建筑比例达100%。
2.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明显。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积极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PM2.5和臭氧实现“双控双减”,PM2.5年平均浓度为31.7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为84%。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推进漳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县域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6个列入国省市控考核断面全部稳定达标。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完成2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8个行政村环境整治、2个镇政府驻地污水提质增效、4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成功创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六)围绕强保障惠民生,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1.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全年累计民生支出39.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4%以上。持续开展“10+3”暖民心行动和44项民生实事,以点带面解决民生难题。新增城市老年助餐点23个,新增婴幼儿托位836个,完成居民小区(行政村)健身设施维修改造提升和配建40个,增加城市停车泊位3161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11个,整治改造菜市场6个,完成中小学、幼儿园眼健康监测检查15余万人次。
2.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可及。建成公办幼儿园4所,新增公办学位90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以上。完成弋江镇宋桥完小、弋江镇中心小学蒲桥教学点撤并,城东实验初中投入使用。建立总医院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一体化。县域“1+2+4”急救体系初步形成,打造县城及周边区域“1530急救圈”。积极完善“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全年建成34个养老服务站,完成30个“站室联建”目标任务,祥生金麟府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项目已开工建设。
专栏5:2023年全县社会事业重点项目
类别 |
重点项目 |
教育 |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能力提升工程、芜湖科技工程学校校舍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学前教育资源扩容提升工程(二期)、城东实验初中新建工程已完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智造学院新建工程(一期)、城区学校大型维修改造工程、许镇镇第二幼儿园新建项目加快建设。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智造学院新建工程(二期)加快前期工作。 |
住房 |
◆戴塘小区三期工程、滨玉新村二期工程、秋浦印象小区建设项目加快建设。 |
卫生 |
◆惠民天星托育中心建设项目、籍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医院城东分院)迁址新建项目已完工。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加快建设。总医院能力提升项目加快前期工作。 |
民政 |
◆智慧地名建设项目、家发敬老院提升改造项目已完工。养老服务供给质效提升项目加快建设。镇级公益性公墓提升改造暨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公办养老院改造提升和医养结合项目加快前期工作。 |
文旅 |
◆旅游风景道项目已完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北门龙会桥(龙门桥)修缮工程、团结湖快递物流文化创意基地项目、板石岭乡村旅游提升项目加快建设。大工山铜矿遗址前期考古调查项目、国保单位安防保护项目、全域旅游配套提升项目加快前期工作。 |
3.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打造“三公里”就业圈,阳光社区被评为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全力推动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缴费连续三年在全省县级排名第一。强化社会救助保障,完成低保、特困、两残等提标,全年发放各类困难群众救助资金3.2亿元。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滨玉新村二期、戴塘小区三期和秋浦印象安置房工程进展顺利,阳光花园八期、小王家花园等项目加速推进前期工作。落实保供稳价长效机制,启动“惠民菜篮子”工程,发放价格临时补贴80.3万元、惠及困难群众超2.7万人。
(七)围绕注安全控风险,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1.社会治理共建共享。开展社会治理强基行动,打造枫桥式基层治理示范点,黄墓法庭获评全省首批“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枫桥式”司法所,五法、四找、六字调解法等亮点特色不断涌现。持续加强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建设,共调解矛盾纠纷5700件。创新推出“三全五员五化”举措,实现区域全科网格治理,织密区域治理“一张网”。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全市率先成立劳动保障纠纷调解委员会,强化劳动纠纷和欠薪案件办理。
2.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扎实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排查自建房屋163栋,安全隐患整治率达100%。积极引导和规范农民建房,全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3户。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挂牌督办重大事故隐患22个并完成整改。积极开展巩固提升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工作。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防范,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在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济体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发展质量不高、工业比重偏小仍是我们亟须突破的瓶颈,尤其是缺少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的好项目支撑带动,动能不足,后劲乏力;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历史欠账亟待补还;风险隐患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并存等,与副中心的战略地位不相匹配。对于这些问题,今后必须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攻坚克难。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与主要任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的攻坚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至关重要。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呈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过程,综合来看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决贯彻省委、市委、县委全会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县委“1861”战略,把南陵发展放在全省、全市发展大格局中、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中、放在省委市委对南陵发展的战略定位中谋划推进。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高一进”目标,加快打造市域南部现代化副中心,建设“强优美富”现代化“六个南陵”,在全省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全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图表2: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草案)
指标名称 |
单位 |
预期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 |
% |
8.0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 |
6.5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 |
8.0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
15.0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 |
8.0 |
进出口总额 |
% |
13.0 |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
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
服务业增加值 |
% |
8.0 |
城镇新增就业 |
万人 |
完成市下达任务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4.5以内 |
年度能耗强度降低、总量控制 |
%、万吨 |
完成市下达任务 |
主要污染物减排 |
% |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0%,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市下达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推动科技创新,谱写现代化产业新篇章
1.加快提升科创能力。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力争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4个、领军人才8名、高端人才85名、培养各类技能人才2400名。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效用,引导协助中科微至、舜富精密等行业骨干企业和社会资本力量,加大科研攻关,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南陵邮谷科技创新园区、麦腾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县域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产业综合创新能力。持续推进全域无人化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南陵辨识度的无人化示范应用场景和无人化装备标杆企业,支撑我县重点产业迈向中高端。
2.“一首一优”协同发展。做大做强首位产业。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首位产业“一轴三区”发展布局,高标准打造“G205芜湖汽车科创工业走廊”,强化与奇瑞、江淮等行业龙头在城配微卡、乘用车、商用改装车、专用车、港口、机场特定区域车辆以及零部件等方面合作,加快打造高能级、高规格汽车工业园区,增强产业集聚力。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全面落实省部共建战略,持续发挥全国快递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国邮研究院、长三角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联盟等高能级平台优势,按照延链补链强链发展理念,按图索骥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加快集聚长三角政、产、学、研、用、金等各方面要素资源,以“链”式发展驱动产业聚变,实现高端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3.新兴产业加速集聚。以“双招双引”和“要素保障”双百攻坚为总抓手,加快布局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铜基铝基新材料、ICT产业、现代农业等为主导的新兴融合产业和以微生物与合成生物学研究为代表的生物制造未来前瞻产业。推动永杰铜业二期、来邦科技智慧养老守护中心等项目建成投产达效,加快推进储能设备制造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引进光伏高效电池及组件、服务器智造基地、预制食品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扎实开展“提质扩量增效”行动,持续深入推进工业发展天地行动,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以上、工业技改项目60个以上。
4.现代服务提档升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工业设计、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鼓励发展柔性化定制、共享生产平台、供应链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培育“检验检测+产品诊断”“智慧环保+环保管家”“会展+消费”等服务,加快打造一批服务业集聚创新发展的产业集群。探索“电商产业园+物流产业园”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强农产品电商主体培育,做强电子商务集聚区,招引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平台企业。
(二)聚力扩大国内需求,拓展经济增长新动能
1.着力扩大投资效益。持续细化完善产业总图谱、分领域图谱和产业地图分类,开展精准招商。新签约亿元以上招商项目7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3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重大制造业项目招引取得新突破。增强项目储备,结合特别国债、专项债、上级专项资金支持方向,精准谋划一批前期、储备项目。加快项目推进。持续实施重点项目四级调度机制,发挥项目周通报和节点工单平台效用,重点项目及时通过“高效研判机制”和“项目建设日”进行调度决策。
2.充分激发消费潜力。优化县域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能级和服务水平,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以惠民、助企、促销为发力点,打好促消费组合拳,组织开展钜惠购物节、让利促销活动,“徽动消费•乐享南陵”促消费系列活动持续发力,探索形成一套解锁消费新场景体系化“施工图”和“路线图”。综合运用“互联网+消费”等新型消费手段,组织开展电商企业直播带货等促消费活动,持续开展“江南春谷 乐享好物”年货节等促销活动,持续推动消费市场稳步增长。培育省级特色商业街区,推动品质夜市和夜间经济集聚区建设,激发消费新动能。
(三)聚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1.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创新力度。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巩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成果,以财政资金分配方式改革倒逼政府部门职能协同、行政资源高效配置。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持续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加快提升“一区三园”企业效益,推动低效用地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2.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极简审批”“营商环境体验官”“纾企困、惠民生”“企业家营地”等创新做法,落实“五法联动”助企降本增效措施,提升为企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完善以企业满意为主体的评价模式,加大“零距离”平台推广使用,加强企业诉求办理,确保清单化闭环式办理企业诉求,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3.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与临安区合作交流,共推高质量协同发展。积极对接上海青浦、浙江安吉等长三角优势园区,打造合作共建、产业共育、要素融合和利益共享新模式。大力吸引外商投资,提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水平,培育外贸竞争优势。充分发挥青浦圆桌会、长三角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联盟等带动作用,积极承接进博会、广交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高能级会展平台优质资源,吸引更多企业来陵投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四)聚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展现乡村振兴新风采
1.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坚持现代化大农业系统思维,高标准打造现代农业物流产业园,引导冷链物流、农产品深加工、电商直播、科技研发、检验检测等集群发展,推动传统零散式农业向园区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夯实农民居民收入。扎实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积极探索“夏枯草+”产业发展模式,加速引育一批预制菜、休闲食品等农产品深加工高成长性企业,推动形成产销融合发展新模式。积极创建省、市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个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以上。
2.打造现代种业之都。深入实施种业提升行动,加强“南陵早”“南陵云谷”系列和杂交水稻育种基地建设和食药用菌、中草药、紫云英等优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积极与广东科学院、上海优宜邦等合作,打造农作物、微生物种业研发平台,强化与南农等高校合作,联合开展种子前沿技术攻关,力争培育更多突破性新品种,巩固提升种质资源行业领先地位。做大做强南陵大米品牌,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鼓励引导更多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3.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坚持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基础,打造具有南陵特色的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力推进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霭里村、池湖村高质量建设,新增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16个、宜居村庄100个。扎实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大幅提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面推广分散式和生态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4.深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县域特色资源禀赋,深入挖掘南陵青铜文化,丰富弋江徽商文化古道、霭里旅游度假区、家发房车露营地等旅游资源供给,推出系列精品旅游线路,布局一批高端民宿、康养和游乐项目,做优特色文旅产业,提升南陵美誉度。充分利用奎湖资源,加快布局建设“汽车主题文化旅游度假区”,高标准打造芜湖新能源汽车的“后花园”和“展览馆”。借助国家级铁人三项赛事举办契机,打响南陵汽车文化品牌。
(五)聚力推动城镇化建设,呈现城乡融合新气象
1.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调整补充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形成宜居城市、特色城镇、美丽乡村有机贯通的空间形态。实行各镇差异化发展,烟墩、何湾等自然生态好、乡村韵味足的乡镇,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文化旅游,推动发展特色产业。许镇、弋江等区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乡镇,优先补齐工业园区、商贸区、生活区水电气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居住功能提级扩能。
2.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完善城市路网综合运输体系,加速推进G205(沪渝高速南陵东出入口至九连立交段)快速化改造、S457(南陵段)一级公路改建前期工作。高质量实施“四好农村路”,累计完成各类县乡道路提升改造220.6公里。系统推进县域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强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和城市内涝治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围绕民生事业、城市治理,抢滩布局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增强城市功能品质。持续实施品质家园筑造行动,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要求,加快推进公共文化体育中心工程、团结湖邮谷科技岛项目建设,持续优化布局一批口袋公园、特色街区,完善“十五分钟”生活圈。持续开展春谷、惠民、城东、城南等农贸市场环境秩序集中整治,大力实施南陵县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行动,完成绿色分拣中心建设,做好街道“三线”入地、广告下墙、拆除违建等工作,不断提高城市亮化、绿化、美化水平。
专栏7:2024年全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领域 |
建设计划 |
市政 |
◆集镇污水处理提升工程、2024年公共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城市运行中心建设项目建成完工。开发区(城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城区雨污水管网清淤整治工程、城区老旧污水干管检测修复工程、东门大桥维修加固项目、2024年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2024年城区停车场及广场设施改造项目、桥梁加固维修项目、桥下空间口袋公园项目、零星地块绿化提升工程、奎湖路南延伸段(新麒麟路-G318)道排工程开工建设。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城北滨河片区海绵城市示范区、城北污水处理厂整体搬迁项目、城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
交通 |
◆中洲大桥接线工程建成完工。县乡道升级改造工程、联网路工程、养护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G205许镇集镇交通枢纽节点工程开工建设。S457南陵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G205(沪渝高速南陵东出入口至九连立交段)快速化改造工程、S339(三荻路)升级改造工程、S463东延、S460城区段南移工程、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
水利 |
◆开发区供水能力提升工程、水利综合项目(一期)建成完工。许镇区域供水能力提升工程开工建设。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青弋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加快建设。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2024年度小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都塘和塘南抬水闸重建工程、下林都联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大山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2023年度水利水毁工程开工建设。经开区茶场路—藉山大道—乌霞路管道建设工程、资福河综合整治工程、养马滩泵站建设工程、太丰联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漳河、孤峰河、南河、大通河综合整治工程、重点山洪沟治理工程、柏山渠灌区建设改造项目、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一期工程、农村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麒麟水厂二期扩建和备用水源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
能源 |
◆许镇工业区变电站开工建设。中石化南繁线天然气管道新建项目加快建设。川气东送二线南陵县境内天然气管道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
开发区 |
◆创客空间改造提升工程、雨污水管道修复工程、龙池路路面改造及绿化提升工程、动亦科技新建项目、好得利科技新建项目、2024年道路提升工程、基础设施配电工程、智能物流装备制造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雨污水改造提升工程、蓝领邻里中心新建工程、许镇镇工业区标准化厂房及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建成完工。智能物流装备制造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业低效用地有机更新工程、创新创业产业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开发区弋江辅园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建设。2024年高标准厂房二期工程、凤丹路(太白大道-赭圻路段)道路提升工程、燕山路、七星河路(花山路-籍山大道段)道路改造提升工程、2024年度重点项目周边绿化提升工程、道路交通设施设备安装工程、开发区(籍山片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许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连片开发项目、渔业综合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
(六)聚力生态保护修复,展示绿色发展新风貌
1.坚持绿色协同发展理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落实《南陵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围绕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目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系统性推进双碳工作。持续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园区内废水、废气、废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盘活凯迪生物质发电厂,谋划园区集中供热项目。加强对“两高”项目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和结果执行监督评估,审慎招引落地。
2.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争创国家级“两山”示范基地。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PM2.5平均浓度低于省控目标,确保空气优良率保持在85%以上,空气质量位居全市前列。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地块土壤污染调查整治,强化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七)聚力增进民生福祉,描绘人民幸福新画卷
1.着力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实施民生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为目标,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施中小学办学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切实保障芜职院现代物流智造学院秋季招生,实现职业教育更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县总医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加快医技综合楼、专科门诊、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造提升、“站室联建”建设,积极谋划“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嵌入式社区综合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专栏8:2024年全县社会事业重点项目
类别 |
重点项目 |
教育 |
◆许镇镇第二幼儿园新建项目、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智造学院新建工程(一期)建成完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智造学院新建项目(二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能力提升工程、城区学校大型修改造工程、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智造学院智能化、教学设备采购和实训设备采购项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设备采购项目开工建设。 |
住房 |
◆戴塘小区三期工程、许镇镇蒲园二期项目建成完工。秋浦印象小区建设项目、滨玉新村二期工程加快建设。小王家花园和新塘学府安置房项目、阳光花园八期安置房工程开工建设。 |
卫生 |
◆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建成完工。县医院血透中心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总医院能力提升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
民政 |
◆养老服务供给质效提升项目建成完工。镇村级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医养结合站点改扩建项目加快建设。养老机构改造提升项目(一期)开展前期工作。 |
文旅 |
◆团结湖快递物流文化创意基地项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北门龙会桥(龙门桥)修缮工程建成完工。老一小历史文化街区、国保单位安防保护项目、板石岭乡村旅游提升项目、城东公共文化体育中心项目(一期)、新四军土塘军部旧址文化提升及父子岭战役烈士纪念碑修缮提升项目开工建设。青铜文化馆项目、弋江徽商文化古道建设项目、城东公共文化体育中心项目(二期)开展前期工作。 |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以提高城镇化率为目标,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稳步推动社保征缴扩面,做好参保人口数据动态管理和分析应用,促进符合参保条件人员应保尽保。健全分层分类救助保障体系,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扎实推进医保服务事项“全市通办”“全域通办”,促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全面达标、全面提升。
3.强化基层治理体系。深入践行“五强五访”新时代群众工作路线,落实信访“六项机制”,持续用好12345、“零距离”诉求感知平台,充分发挥《民情摘报》、民生呼应“三问”制度优势,及时全面掌握群众诉求,制定针对性举措,着力破解民生痛点,化解信访积案。持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化裁审衔接制度,强化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涉黑涉恶全量线索起底清仓攻坚行动,精心组织开展“打早打小”,将打击黑恶犯罪触角向前端延伸。启动安全生产治理攻坚三年行动,坚决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各位代表!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本次会议审查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以奔跑者的姿态、奋斗者的心态、追梦人的状态,在奋力谱写“强优美富”现代化“六个南陵”建设新篇章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