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章艳林等11位代表:
现将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宜居村庄管护机制建设的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四五”行动,进一步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南陵县“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围绕风情廊道、紫云英小镇核心区、环奎湖带、旅游集聚区、已建和美乡村周边和国道、省道等重点线路重点区域村庄,按照村庄“五化”(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要求,以村庄清洁、道路建设、绿化亮化工程、沟塘清理、文化挖掘、文体公共设施建设、重要节点建设为主要实施内容,注重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广泛参与。2021年全县已建成101个点,2022年建设154个点,2023年建设162个点,2024年计划建设106个。
我县以“政府引导+群众主导+社会参与”为管护主要工作思路,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助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 一直以来,我县在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通过在村组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保洁人员会议等各类会议,广泛宣传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重要意义,详解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具体内容,着力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让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建设和管护工作中来。积极引导村民做好“门前三包”,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牢固树立“农村是我家、环境靠大家”意识,维护和共享建设成果。
二、发展集体经济增实力。全县已建成或在建美丽宜居村庄点所在行政村,要求充分发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作用,不断挖掘本地特色,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或依托衔接资金项目和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平台大力发展物业经济等多途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完善村集体经济助力美丽宜居村庄管护机制,为管护提供资金来源。
三、构建建设长效管护机制 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我县已建成417个点,其中部分点变身为“网红”打卡点,如何湾镇前官村团结组,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一是各建成点通过公开招募、组织动员、自行申报等方式组建一支至少20人志愿者队伍(每点人员不得重复),开展植树造林、卫生保洁等志愿服务活动,每季活动不少于1次。二是发挥新“四员”公益性岗位、老党员、老干部作用,组建稳定的保洁维护队伍,原则上每50户不少于1名保洁管理员,并给予一定待遇。三是开展党员示范户、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管护积极性。四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凉亭、池塘、污水处理设备等设施管护“雷锋岗”,发掘群众身边好人好事并上报信息。五是要求建设点行政村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对美丽宜居点保洁管理,明确工作职责、保洁范围、保洁具体要求,切实增强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各镇要组织专人美丽宜居村庄点各设施设备长效管护工作开展考核督查。六是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建成的点管理维护,以奖代补每年评选出优秀镇3名,其中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各1名,分别给予60万元、50万元、40万元奖励。同时将已建成美丽宜居村庄点后期管护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每月对各镇人居环境点考评结果予以通报,先进镇奖励资金全部用于美丽宜居点后期管护。
下一步:一是巩固长效管护机制。严格深入实施村庄保洁制度、“门前三包”等制度。开展村庄“七美”、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评比创建,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已建成的美丽宜居村庄点后期管护工作。结合农清工程,推动各镇全域市场化保洁。结合出台《南陵县农村户厕管护和粪污治理实施方案》,明确改厕管护任务和措施。二是建立群众参与机制。支持农村带头人、乡贤、农户参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管护,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探索出农村“四员+”等机制,引导已脱贫户群众担任农村环境保洁员、乡风文明宣传员、公用设施协管员和社会管理信息员等,激发群众公共精神。三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完善《南陵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将美丽宜居村庄后期管护考核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对美丽宜居村庄后期管护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总评比,随机抽检,实行正向激励和末位约谈制度。
2024年7月1日
联 系 人:宇正刚
联系电话:681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