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坚持信息公开“三优”标准助力法律援助“陵距离”
南陵县积极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职能作用,围绕重点工作,聚焦社会所需,深入推进专项领域政务公开工作,在主动公开、信息发布、政策宣传等方面下功夫,通过优化信息公开,着力提升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质效。
一是以信息公开为核心优平台,促普惠均等,坚持主动公开。通过信息公开,织密服务网,让群众少跑腿。全县已建成1个县级法律援助中心,并在全县8个镇,以及县工会、妇联、残联、看守所、检察院等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共23个,172个村(居)均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实现了覆盖城乡、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网络全面建成。同时,及时公开站点信息,方便群众获取。借助信息公开推行智能化,让服务“触手可及”。在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主动公开安徽法律服务网站、手机APP使用方法及12348热线、县法律援助中心电话等信息,来访群众可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登录安徽法律服务网站或手机APP自助获得法律服务,也可通过拨打热线和电话等多种渠道,进行法律咨询,申请法律援助。通过数智赋能,提供多场景法律服务,让法律援助更具效率。2024年全年,通过县司法局信息公开平台,安徽法律服务网已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0余件,接受电话咨询600余人次。
巧用新载体,通过信息公开变“找服务”为“送服务”。延伸服务触角,推动服务关口前移、下沉,将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及服务指引纳入村(居)法律顾问职责范围,并列入服务事项。及时公开覆盖全县172个村居的法律顾问信息,法律顾问定期到村居走访,零距离为群众开展法律服务。
二是以信息公开为驱动,优机制促专业高效,提升服务质量。
公开专业团队信息,实现精准服务。聚焦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组建婚姻家庭、农民工、未成年人、刑事等4个法律援助律师团。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全面公开律师团成员信息,涵盖律师专长、成功案例等,方便群众了解律师专业领域,为特定案件匹配精准法律服务,让弱势群体能依据自身需求找到最合适的法律支持。
透明“点援制”流程信息,提升群众自主选择权。在法律援助大厅醒目位置及线上服务平台,公示全县法律援助律师姓名、联系电话、擅长领域等详细信息。推行法律援助“点援制”,受援人可自主选择承办律师,法律援助中心结合律师专业特长进行指派。今年以来办理的案件中,“点援制”法律援助案件达102件,群众满意率达100%,公开透明的选择机制赢得群众认可。公示律师值班安排信息,提供便捷咨询服务。建立律师值班制度,通过官网、公众号、服务大厅公告栏等渠道,提前公开每个工作日入驻县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律师的排班信息,让群众提前知晓咨询时间和律师信息。同时,公开律师在县看守所、法院、检察院以及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值班安排,年均为群众免费解答法律咨询2700余人次,确保群众随时能获得专业法律帮助。公开案件评估全程信息,保障服务质量。完善案件评估工作机制,打破以往以“卷宗”定“等级”的单一评估模式,将案件受理至结案全过程的评估标准、流程、结果向社会公开。重点把好审查关、办理关、回访关,以受援人满意度作为衡量办案质量的重要指标。除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集中案件评查并公示结果外,中心对每个案件办理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及时公开案件动态,接受群众监督,让民生实事真正做到暖民心。共享援调、援裁协作信息,畅通维权渠道。加强与劳动仲裁、县经济开发区人民调解组织等的协作与配合,公开协作对接机制详情,包括合作流程、各方职责、联系电话等信息。法援律师提前介入劳动争议案件,通过公开平台发布法律援助介入劳动纠纷的成功案例和处理流程,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帮助,引导其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纠纷、依法维权,让农民工维权全程信息透明、畅通无阻。
三是以信息公开为依托,优服务促便民利民,确保群众可享。公开受理指派高效流程信息,践行“当日办”承诺。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全面公开法律援助受理指派流程及办理时限规定。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义务,并将相关责任人及义务内容公示,让群众清楚知晓。对符合条件、材料齐全的申请人,明确承诺当日申请、当日审查、当日指派,办理时效缩短至1个工作日。把高效服务流程和办理时效信息透明化,增强群众对法律援助的信任,吸引更多有需求的群众寻求帮助。公示特殊群体上门服务详情,落实“上门办”关怀。聚焦患者、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在官网、社区宣传海报、服务热线语音提示中,公开预约方式、上门服务范围及服务内容。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将上门服务的预约电话、负责人员等信息显著公开,让特殊群体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法律援助。今年以来,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达10余次,通过信息公开让更多有需求的特殊群体了解并享受这一便利服务。公布绿色通道优先政策,实现“优先办”保障。在法律援助中心大厅、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公开农民工绿色通道和青少年维权岗相关信息,包括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的具体标准和流程。重点公开受理范围、所需材料、办理进度查询方式等内容。2024年,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85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达405万元。通过信息公开,让进城务工农民工、未成年人能够及时获得法律援助服务,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