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规划】籍山镇202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发布时间:2025-03-03 10:22信息来源: 南陵县籍山镇阅读次数:编辑:阮胜蓝 字体:【  

(一)强基实体经济,力促双招双引新跃升

聚焦产业升级,深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在经济发展上勇立潮头、走在前列。以新型工业化、市县一体化为抓手,全盘谋划招商引资工作,为加快构建“一主一优”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劲动能,全年完成亿元以上项目招引不少于4个。坚决实施企业培育“参天大树”计划,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全年完成新增入规先进制造业企业2个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个。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探索沿用“路洋服务模式”,推进馨源年产2万吨汽车内饰革基布等在建项目高品质建成。优化改善营商环境,主动融入南陵县“一区三园”建设,稳步推进籍山镇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专项债项目,持续提升产业园区功能形象,蓄足高质量发展底气。聚焦企业实际困难,实施“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明确包保联系责任机制,确保财政、金融、人才等政策协同发力,实现精准滴灌,力争营商环境满意度持续保持在100%。

(二)提级城乡建设,加速城乡融合新进程

统筹城乡布局,优化发展空间,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力争在城乡融合进程中示范引领、走在前列。筑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根基。基本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大力支持籍山镇星火研究所“南陵稻米”水稻育种基地建设,规划建设200亩水稻育种基地。积极申报项目资金,投资800万元,建设“南陵大米”年产5000吨水稻原种加工基地。申报“芜湖大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约500平方米的综合农事社会化服务中心。大力推广“籍山云菇”品牌,计划投资600万元,建设南陵县籍山镇食用菌产业园项目深入挖掘文旅融合发展潜力,谋划举办第四届仓溪龙虾节,以农民增收‌彰显‌农业农村盈盈硕果。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完成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村庄规划修编,推进2024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实施农村户厕改造50户,建设美丽宜居村庄6个,持续加大农村清洁工程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做好城外重点项目G205南陵东-九连立交快速化改造和800KV特高压甘浙线征地拆迁,完成县道界溪路、乡道茶热路升级改造及农村公路6条联网路建设。拟投入150万元,完成乡道九五路(九连街道-五连村部段)沥青路面改造以及部分农村公路安防工程。高质高效完成南陵县水系连通水美乡村注莲塘项目区施工保障、新建排涝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完成2025年度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加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继续打造“皖美红色”物业1个。加强要素保障服务发展大局,坚定不移推进重点地块攻坚,确保按时完成重点地块的签约及房屋拆除任务。

(三)增强幸福感受,提升民生福祉新高度

坚持以民为本,完善服务体系,聚力民生改善核心目标,力争在民生福祉增进上全面覆盖、走在前列。加强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的动态监测,利用防返贫、发展特色产业、解决就业等措施,着力增强造血能力,激发内生动力。持续做好动态监测,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进一步加强城乡居保宣传工作,扩大参保覆盖面。加大对残疾人、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帮扶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做好居家养老、嵌入式养老服务工作,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加强和巩固“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助力家门口就近就业。积极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进一步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重点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深入推进妇幼健康民生工程,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加大自来水管网维修养护力度,为群众饮用水安全提供保障。持续巩固拓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拓展文明实践内容,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守护生态本底,引领绿色发展新篇章

践行环保理念,强化保护举措,持续巩固生态治理成果,力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先试、走在前列。加强环保宣传,不断提高辖区企业和群众的环保意识。高标准完成上级环保督查问题整改及“回头看”任务,全力开展各级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持续巩固整治成效,确保整改问题不反弹。细化“五控”措施,量化治理任务,重点“控煤”、全面“控气”、有效“控尘”、严格“控烧”,持续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工作,定期开展扬子鳄栖息地“清网、清障”行动,不断巩固保护区生态修复工作成果。严厉打击固废非法转移和倾倒等违法犯罪行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各类环保投诉和环境污染事件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辖区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严格履行长制、林长制责任体系。做好禁渔退渔转产、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加大辖区内荒地(建设用地)、国省道、河流沿线、公共绿地及公园等重点区域外来入侵物种防除任务。做好废旧农膜及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工作,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五)强化治理效能,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

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力争在治理效能跃升上树立标杆、走在前列‌。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抓牢安全生产。聚焦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推进“打非治违”,抓紧抓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统筹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全力以赴夺取防汛抗旱工作全面胜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着力打造基层治理优秀典型案例和做法。抓实抓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维稳工作,健全完善定期研究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深化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家庭、平安单位等创建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