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2025年推进工业发展天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南陵县委关于树立“三全”意识 实施“1861”战略 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工业发展天地行动,全力提升县域工业经济规模和质量。202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30亿元,力争达到2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45%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5%,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县比重48%以上,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集聚产业链龙头及关联企业180家以上,全县无人化应用场景达25个及以上,产业链现代化和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高,推动制造业加速迈向中高端。构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格局。重点围绕奇瑞配套承接,全力打造许镇“汽车强镇”,加快形成汽车模具产业社区、电机小镇、铝基轻量化产业基地,龙潭汽车产业园、林都汽车科创园、开发区智能驾舱产业园集聚成势,高标准打造“G205汽车科创工业走廊”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提升智能物流装备产业新层次。扩大全国快递科技创新试验基地、省级智慧物流装备特色小镇、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影响力、带动力,围绕自动分拣、智能仓储设备、末端配送设备、绿色包装产品等重点方向,做大核心零部件产业规模、做强数智化仓配创新能力,推动产品技术多元化渗透,推动智能物流装备产业拓展升级。优化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新路径。加快精品米、食用菌、中草药全产业链发展,做强“南陵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筑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加快“5G+智慧农业”发展。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等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电子电器制造技术突破,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等终端品牌,建设合成生物、新型显示、智驾测试、低空经济、高性能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先导区。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抢抓政策机遇,争项目扩投资
(一)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针对农机、工程机械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低水平的行业,推动传统产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鼓励企业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全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0个以上。(责任单位:县工信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镇)
(二)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开展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体系。“点线面”结合推进数字化改造,实施机器换人,打造数字化车间,培育智能工厂,引导企业走智能化、数字化发展道路,全年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家以上,分行业打造一批省级“数字领航”企业。(责任单位:县工信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镇)
(三)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制造业领域技改补助项目,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市“赤铸之光”等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全年争取上级资金4000万元及以上。(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科技局、县工信局)
二、加大项目招引,培育大树企业
(四)聚力招新引优。发挥国资国企在产业发展上的引领作用,坚持引资、引技、引才并重,加大龙头企业招引,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形成集群效应,力争全年招引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6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责任单位:县投资促进中心、县财政局<国资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镇、各产业集群)
(五)梯次培优育强。强化龙头引领、壮大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参天大树”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加强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分散产能,支持兼并重组,建立1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培育库,全年力争产值超50亿元企业1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亿元企业35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及以上,其中开发区新增18家及以上、许镇镇新增5家及以上。全力稳规留规,持续做好有退规风险企业走访帮扶,确保有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应留尽留。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为主体的优质企业梯队,全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上市企业1家。(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镇)
三、赋能重点产业,驱动创新发展
(六)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的科技创新效用,围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和智能物流装备产业,打造一批行业认可的高质量研发创新平台,加快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研发创新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全年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3个及以上。(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科技局、县工信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许镇镇)
(七)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核心+网络”协同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行业协会联合共建实验室、创新联合体。与中国发明协会共建中国发明协会成果转化平台,打造高科技产业园区,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展概念验证、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安徽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围绕产业共性需求和技术难点,推广“揭榜挂帅”“定向攻关”机制,全年实施1个以上“揭榜挂帅”和重点领域产学研用补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发改委、县人社局、县工信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八)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南陵邮谷科技创新园区建设,高标准运营南陵麦腾未来谷,支持麦腾争创省市孵化载体,构建“孵化器—小试中试—加速器”全链条成果产业化转化体系,全年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200项以上,利用麦腾优质科创资源,招引科技型企业8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促进产学研合作2项。推广应用“三首”产品,全年新增省级新产品2个以上。(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工信局)
四、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九)推动“智改数转网联”。鼓励工业企业运用5G等新型网络实施内外网改造,夯实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持制造业龙头、优秀服务商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企业积极融入省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芜湖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提升平台赋能水平。(责任单位:县工信局)
(十)推动企业绿色发展。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全年力争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家以上。(责任单位:县工信局)
(十一)推动“亩均论英雄”改革。持续开展亩均效益评价,优化亩均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推进资源要素差别化、集约化配置,倒逼低效用地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大低效用地整治力度,开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全年力争盘活处置低效用地600亩,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5%以上。推进“工业上楼”,加快推动开发区、许镇镇高标准化厂房建设。(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自规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许镇镇等单位)
五、打造智造品牌,培育发展业态
(十二)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打造南陵智造品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实施知识产权强县战略,强化知识产权专利保护,提高企业的商标意识、知识产权意识。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创造一批高价值发明专利。推进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高价值发明专利达230件。实施“一企一标”工程,提升商标拥有率,着力培育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商标和品牌。加强重点领域工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创造。引导大中型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推动小型企业落实国家规定的计量检测规范要求。引导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能源资源计量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支持企业参加“皖美制造”央视宣传,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信局)
(十三)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生产性服务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和新增长空间,积极培育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支持龙头骨干制造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辅分离,剥离现代物流、信息服务、节能环保、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组建科技服务、专业配套服务、设计策划服务和数字软件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独立法人企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服务业融合发展,鼓励快递物流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助企降本增效。落实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推广智能物流无人车等技术装备应用,开展农村物流无人车配送试点,开通物流无人车进村线路2条,加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科技局)
六、做优服务品牌,赋能企业发展
(十四)深耕为企服务。坚持“五无”服务理念,持续开展“纾企困、惠民生”遍访活动。谋划建设企业赋能中心,以职能转变为核心推进组织变革重塑,打造一站集成的企业服务赋能中心专区,实现企业需求“一口”受理,构建多部门联动的涉企服务体系,充分运用企业服务中心、零距离—政企协同服务平台、“办不成事”和“未办成事”反映窗口,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打造诉求全响应、问题真解决、服务零距离的为企服务品牌。(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县工信局、县数据局,县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十五)强化要素对接。持续搭建“企业家营地”平台,通过“政策宣传、合作交流、能力提升、助企纾困”四大阵地,利用座谈交流、考察见学、培训研讨、主题论坛等形式,开展产需、银企、院企等对接会,营造轻松氛围感,为企赋能发展,助企纾困,把“企业家营地”打造成倾听、交流、合作的平台。(责任单位:县工信局)
为进一步保障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县委工作专班强化工作调度,聚焦任务目标,部门密切联动,开发区管委会、各镇要建立抓工业发展体制机制,拉高工作标杆,强化争先创优,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优化项目服务,完善重点企业(项目)县领导联系包保机制,推进各部门将服务贯穿招引签约、落地转化、投产达效全过程。落实资金保障,落实各类惠企和促进产业发展政策,加大政策资金的落实和兑现力度,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附件:南陵县2025年推进工业发展天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
附 件
南陵县2025年推进工业发展天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
序号 |
目标 |
重点任务 |
工作举措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1 |
一、抢抓政策机遇,争项目扩投资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 |
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针对农机、工程机械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低水平的行业,推动传统产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鼓励企业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全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0个以上。 |
县工信局 |
2025年底前 |
2 |
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
以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开展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体系。“点线面”结合推进数字化改造,实施机器换人,打造数字化车间,培育智能工厂,引导企业走智能化、数字化发展道路,全年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家以上,分行业打造一批省级“数字领航”企业。 |
县工信局 |
2025年底前 |
|
3 |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
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制造业领域技改补助项目,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市“赤铸之光”等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全年争取上级资金4000万元及以上。 |
县发改委 |
2025年底前 |
|
4 |
二、加大项目招引,培育大树企业 |
聚力招新引优 |
发挥国资国企在产业发展上的引领作用,坚持引资、引技、引才并重,加大龙头企业招引,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形成集群效应,力争全年招引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6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 |
县投资促进中心 |
2025年底前 |
5 |
梯次培优育强 |
强化龙头引领、壮大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参天大树”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加强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分散产能,支持兼并重组,建立1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培育库,全年力争产值超50亿元企业1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亿元企业35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及以上,其中开发区新增18家及以上、许镇镇新增5家及以上。全力稳规留规,持续做好有退规风险企业走访帮扶,确保有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应留尽留。 |
县工信局 |
2025年底前 |
|
6 |
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为主体的优质企业梯队,全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上市企业1家。 |
县工信局 |
2025年底前 |
||
7 |
三、赋能重点产业,驱动创新发展 |
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 |
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的科技创新效用,围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和智能物流装备产业,打造一批行业认可的高质量研发创新平台,加快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研发创新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全年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3个及以上。 |
县发改委 许镇镇 |
2025年底前 |
8 |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
建设“核心+网络”协同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行业协会联合共建实验室、创新联合体。与中国发明协会共建中国发明协会成果转化平台,打造高科技产业园区,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展概念验证、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安徽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围绕产业共性需求和技术难点,推广“揭榜挂帅”“定向攻关”机制,全年实施1个以上“揭榜挂帅”和重点领域产学研用补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 |
县科技局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
2025年底前 |
|
9 |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 |
加快推进南陵邮谷科技创新园区建设,高标准运营南陵麦腾未来谷,支持麦腾争创省市孵化载体,构建“孵化器—小试中试—加速器”全链条成果产业化转化体系,全年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200 项以上,利用麦腾优质科创资源,招引科技型企业8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促进产学研合作2项。推广应用“三首”产品,全年新增省级新产品2个以上。 |
县科技局 |
2025年底前 |
|
10 |
四、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
推动“智改数转网联” |
鼓励工业企业运用5G等新型网络实施内外网改造,夯实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持制造业龙头、优秀服务商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企业积极融入省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芜湖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提升平台赋能水平。 |
县工信局 |
2025年底前 |
11 |
推动企业绿色发展 |
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全年力争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家以上。 |
县工信局 |
2025年底前 |
|
12 |
推动“亩均论英雄”改革 |
持续开展亩均效益评价,优化亩均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推进资源要素差别化、集约化配置,倒逼低效用地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大批而未供低效用地整治力度,开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全年力争盘活处置低效用地600亩,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5%以上。推进“工业上楼”,加快推动开发区、许镇镇高标准化厂房建设。 |
县工信局 |
2025年底前 |
|
13 |
五、打造智造品牌,培育发展业态 |
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 |
打造南陵智造品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实施知识产权强县战略,强化知识产权专利保护,提高企业的商标意识、知识产权意识。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创造一批高价值发明专利。推进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高价值发明专利达230件。实施“一企一标”工程,提升商标拥有率,着力培育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商标和品牌。加强重点领域工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创造。引导大中型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推动小型企业落实国家规定的计量检测规范要求。引导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能源资源计量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支持企业参加“皖美制造”央视宣传,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 |
县市场监管局 |
2025年底前 |
14 |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
促进生产性服务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和新增长空间,积极培育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支持龙头骨干制造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辅分离,剥离现代物流、信息服务、节能环保、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组建科技服务、专业配套服务、设计策划服务和数字软件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独立法人企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 |
县发改委 |
2025年底前 |
|
15 |
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服务业融合发展,鼓励快递物流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助企降本增效。落实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推广智能物流无人车等技术装备应用,开展农村物流无人车配送试点,开通物流无人车进村线路2条,加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 |
县科技局 |
2025年底前 |
||
16 |
六、做优服务品牌,赋能企业发展 |
深耕为企服务 |
坚持“五无”服务理念,持续开展“纾企困、惠民生”遍访活动。谋划建设企业赋能中心,以职能转变为核心推进组织变革重塑,打造一站集成的企业服务赋能中心专区,实现企业需求“一口”受理,构建多部门联动的涉企服务体系,充分运用企业服务中心、零距离—政企协同服务平台、“办不成事”和“未办成事”反映窗口,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打造诉求全响应、问题真解决、服务零距离的为企服务品牌。 |
县政府办 |
2025年底前 |
17 |
强化要素对接 |
持续搭建“企业家营地”平台,通过“政策宣传、合作交流、能力提升、助企纾困”四大阵地,利用座谈交流、考察见学、培训研讨、主题论坛等形式,开展产需、银企、院企等对接会,营造轻松氛围感,为企赋能发展,助企纾困,把“企业家营地”打造成倾听、交流、合作的平台。 |
县工信局 |
2025年底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