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三全”意识实施“1861”战略加快推进南陵高质量发展】聚焦“1861”战略南陵扎实开展工业发展天地行动
编者按:2022年12月21日,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南陵县委关于树立“三全”意识 实施“1861”战略 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县上下要树立“三全”意识,聚力实施“1861”战略,聚焦打造现代化“六个南陵”,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南陵建设新篇章。
时至今日,备受瞩目的“1861”战略实施情况如何?现代化 “六个南陵”建设成果何般?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又从中获得了哪些实实在在的益处?4月16日起,南陵县融媒体中心推出“‘1861’战略在行动”专栏,综合运用图文、访谈、视频等形式,深度聚焦和报道县委在布局“1861”战略中实施的十项行动计划。
让我们共同见证蝶变中的大美南陵,体会行进中的“1861”,感受奋进中的蓬勃力量!
近年来,在“1861”战略引领下,南陵县牢固树立“三全”意识,聚力实施“工业发展天地行动计划”,今年一季度,全县工业领域成绩斐然,225家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8.3%,技术改造投资额同比激增154.2%。
县产业投资控股集团组建工作稳步推进,“群主+链长+组长”三级责任招商体系高效运转。截至3月底,全县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产业创新发展态势良好,围绕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雅葆轩电子获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博力顺带业、明特威机械2家企业完成市级研发平台申报材料初稿编制,收集9家企业技术需求,对接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项目4个,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45 项,25户企业申报2025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19户企业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4户企业拟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品牌与新业态培育成果初显,2家企业获测量管理体系认证,6家企业使用“南陵大米”地标专用标志,1家使用“凤丹”地标专用标志,新开辟2条物流无人车配送线路。
工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力,实施70个工业技改项目,推动舜富精密等企业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博力顺带业、蓝翔电器获批市级绿色工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2户,古麒绒材更是在深交所注册成功,即将发行。“亩均论英雄”改革持续深入,4月9日,南陵启动2024年度亩均效益评价工作。为企服务扎实开展,受理交办企业诉求55件,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收集的25件诉求已全部交办。
“自工业发展‘天地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突出,2023年、2024 年分别达12.4%、17.5%,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县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云表示,南陵县上报的低效用地治理工作案例成为2023年度芜湖市唯一一个入选安徽省“亩均论英雄”改革优秀案例,省对县民营经济考核、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成果优异。
项目招引成果逐年递增,2023年、2024年全县新引进签约项目数量、投资总额稳步上扬,“投资春谷”App投入使用,加速项目落地见效。企业培育成效显著,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稳步提升,产值超20亿企业实现突破,新增一批规上、高新、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
创新能力不断攀升,南陵多家企业获批省市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平台,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斩获众多科技成果,多个产品获批省级新产品。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完成一批企业数字化诊断、测评,鑫国电子获批国家5G工厂,多家企业获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认定,古麒绒材、舜富精密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
“亩均论英雄”改革有序推进,全县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逐年增长,完成批量批而未供土地处置、低效用地盘活,“亩均效易贷”担保产品成功推出并放款。制造业质量品牌全面升级,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多家企业荣获政府质量奖,高价值发明专利数增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扩大。为企服务质效显著提升,受理交办一批企业诉求,办结率100%,多次开展企业家营地活动,深化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
许镇镇汽车强镇加快建设,2023年12月以来,南陵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南陵现场办公会精神,锚定“两高一进”目标,以新型工业化、市县一体化为抓手,全盘谋划、高位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主导产业。聚焦产业“一轴三区”发展布局,以“三车五部件”为招引方向,加快融入全市首位产业共同体,聚力打造许镇镇龙潭模具产业社区、电机产业社区、铝基压铸产业园,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
“下一步,全县将继续围绕‘1861’战略,持续加大县域创新主体引育,聚焦领军企业、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精准招商,加大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并购重组,打造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创新型现代化创新体系,构建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提升企业核心技术攻关水平,立足产业基础推动技术创新,搭建共性技术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培育各类研发机构,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积极申报各级政策、项目,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软件服务包应用,助力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难题。持续深化企业服务,秉持‘五无’服务理念,建设企业赋能中心,搭建‘企业家营地’平台,开展各类对接会,为企业发展赋能,推动全县工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杨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