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上海“城市副中心”发展“飞地经济”的建议的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8-13 17:39信息来源: 南陵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阅读次数:编辑:周振 字体:【  

唐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在上海“城市副中心”发展“飞地经济”的建议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在上海“城市副中心”发展“飞地经济”对南陵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飞地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通过良好的运行可以为南陵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从而有力的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为我县打造长三角地区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样板区注入新的创新活力。
  目前芜湖市政府与上海市松江区政府签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设立芜湖(上海)产业创新中心,由芜湖市政府在松江区购置土地,组建运营公司建设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帮助芜湖的制造业活力及实体经济与上海的科技和人才软实力充分嫁接,推动两地产业合作、协同发展。目前市产业创新中心积极与我县企业对接,邀请芜湖舜富精密压铸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公司入驻芜湖(上海)产业创新中心。
  为加快推进南陵“飞地经济”的发展,针对创新招商模式、园区合作共建等方面,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快园区结对合作。县经济开发区与浙江安吉经济开发区签订园区战略合作协议,并安排专业人员入驻安吉经济开发区,开展驻点招商工作。与上海青浦工业园区签订园区合作共建意向性协议。
  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新模式。南陵县持续聚集快递物流智能装备首位产业和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深度谋划出台《南陵县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南陵县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南陵县“双招双引”产业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快递智能装备、高性能新材料、电子电器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绿色低碳环保、现代服务业、招才引智”7条产业链。按照“8个一”工作制,着力招引“建链、补链、强链”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三是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完善产业生态。1.围绕龙头企业建链,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生态圈。立足我县产业发展实际,认真剖析发展路径、深度谋划产业布局、精心研究产业发展,全面编制产业链发展规划及“两图一单”。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坚持外资、民资、国资三资并举,瞄定龙头企业、头部企业、重点企业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以打造南陵全国快递科技创新试验基地为切入点,组建快递技术研究院,加快邮政业十大研发中心、“浙江大学-南陵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加强与中国信息协会、青浦圆桌会、中国食用菌协会等行业协会深度合作,与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知名高校共同建立产业联合研究中心,中科微至机械创新研究院、紫云英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各类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构建。芜职院南陵智能物流产业学院挂牌运行,紫云英人力资源产业园投入运营,快递绿色包装博士后工作站启动筹建。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打造创新平台,提升首位产业集聚能力。2.依托产业集聚补链。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打通行业应用渠道,拓展延伸快递快运快消冷链“三快一冷”物流装备产业链条。通过引进艾艾进精工、驰蓝科技等质量过硬、品牌过硬的产业上下游企业以及核心供应商,形成产业链闭环。同时引导舜富精工等本土企业参与产业分工,强化技术升级,实现由传统加工企业向现代化技术导向型企业的角色转变。探索建立“孵化—转化—产业化”机制和“孵化在外地、转化在南陵”合作模式,创建集研究开发、孵化加速、成果转化、创投基金、服务机构、专业化运营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配套园区,全面提升双创服务能级,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3.通过政策体系强链。不断建立健全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的精准高效政策体系,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隐形冠军集聚产业高端要素,参与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分工,补齐产业链短板盲区。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完善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创业、天使、股权、风险、股改上市的投资基金体系,发挥资本力量,助推企业发展。
  下一步我县将积极对接市级部门,加速融入芜湖(上海)产业创新中心平台,同时着力推动县经济开发区探索“飞地”“反向飞地”等园区创新合作模式,开展产业对接合作,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园区合作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尽快形成实质性成果,逐步建成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陵县域经济发展的关注,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