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戴元龙解读《关于南陵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送审稿)》

发布时间:2023-03-13 09:47信息来源: 南陵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阅读次数: 字体:【  

县发改委党书记、主任戴元龙就《关于南陵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送审稿)》进行解读:

问:请您介绍一下《关于南陵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送审稿)》出台背景是什么?

县发改委党书记、主任戴元龙:编制《关于南陵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送审稿)》(以下简称《报告》)是全面总结回顾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客观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同时,认真研判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科学确定2024年目标任务,力求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促进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问:请您介绍一下《关于南陵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送审稿)》起草及征求意见情况?

县发改委党书记、主任戴元龙:编制《报告》主要开展了以下项工作:一是抓《报告》的起草。2023121日我委着手起草《报告》,通过收集各相关单位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2024年重点项目安排,认真加以分析,结合2024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安排和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计划指标体系,拟定了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二是抓《报告》的修改完善。我委于1215日形成报告初稿,并于1221日、1228日、202416日通过书面征求、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征求了各单位意见,就《报告》内容中涉及的项目、数据、提法进行认真核实、补充。期间,《报告》及时吸收了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最新精神,进一步完善《报告》的内容。《报告》先后通过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审议

问:请您介绍一下《关于南陵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送审稿)》重点内容是什么?

县发改委党书记、主任戴元龙:《报告》共分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023年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从七个方面概括总结了2023年的完成情况。一是围绕稳增长扩内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主要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指标情况、项目推进情况、双招双引情况、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来体现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二是围绕强产业提规模,发展动能加速集聚。主要从首位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及现代农业等方面体现发展动能加速集聚。三是围绕促改革出实招,开放活力不断迸发。主要从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等、深化区域战略合作和促进外资外贸发展方面体现开放活力不断迸发。四是围绕强功能补短板,城市能级显著提升。主要从城市品质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以及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体现城市能级显著提升。五是围绕抓保护促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从推进稳步碳达峰碳中和和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两方面体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六是围绕强保障惠民生,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主要通过办好民生实事、优化公共服务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来体现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七是围绕注安全控风险,社会大局安定有序。主要从社会治理、安全风险等方面体现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第二部分是202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2024年主要工作任务。根据目前经济发展宏观形势和全市主要经济预期指标,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县委全会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县委“1861”战略,把南陵发展放在全省、全市发展大格局中、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中、放在省委市委对南陵发展的战略定位中谋划推进。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高一进目标,加快打造市域南部现代化副中心,建设强优美富现代化六个南陵,在全省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全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0%,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市下达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

《报告》指出2024年是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的攻坚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至关重要。2024年将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一是聚力推动科技创新,谱写现代化产业新篇章。二是聚力扩大国内需求,拓展经济增长新动能。三是聚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四是聚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展现乡村振兴新风采。五是聚力推动城镇化建设,呈现城乡融合新气象。六是聚力生态保护修复,展示绿色发展新风貌。七是聚力增进民生福祉,描绘人民幸福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