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101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办理类别:B
程学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快南陵服装产业发展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工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发展为核心,以工业发展天地行动计划为路径,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纾企困、惠民生”走访活动,深入践行服务企业“百分之一工作法”,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实现南陵“工业强县”目标,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一、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助力企业招聘
1.搭建求职招聘平台。今年以来,一是结合企业和求职者实际需求,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返乡人员等重点群体,统筹疫情防控综合开展“2+N主题”、直播招聘、“社区夜市”“乡镇早市”等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37场。二是深化与智联招聘、新安在线等知名招聘企业互联互通,帮助企业开展人才“猎聘”。三是指导紫云英产业园运营,引进芜湖文景、博得逸等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为企业通过劳务派遣等用工形式推荐用工922人。
2.拓宽服务企业用工渠道。一是建立招才引智“2+8+1”工作体系,实行分片包保责任制,组织招才引智工作专班和镇招才招工小分队到外出务工人员集聚区开展返乡就业政策宣讲,动员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推荐富余劳动力和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接续乡村振兴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村级党组织领办各类合作社拓展劳务经济,发动村干部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推荐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三是举办“筑梦春谷”人才云上双选会,邀请20余所省内外高校学生参会,关注量2.58万人次;三是主动邀请贵州省剑河县人社局来我县考察狮丹努、萃盛等服装制作企业,商谈人力资源协作和商务协作。2022年上半年,建成南陵县驻毕节市招才招工工作站,强化贵州省剑河县、山西省运城市及皖北地区开展跨区域劳务合作;引进大学生3283人;产业链各成员单位、小分队开展四轮遍访工作,走访企业630户次;组织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87场,服务企业用工2060户次;送工入企73次292人;向重点工业企业推荐用工1758人;招引大学生3283人。
3.深化“产教融合”发展。一是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物流产业学院基础设施已经正式投入建设。二是依托芜湖科技工程学校公共实训大楼场地设备和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以县人才发展集团为企业主体,帮助申报社会化组织备案评价机构,积极打造南陵县技能人才培养和等级鉴定基地。
4.营造良好就业环境。一是重新修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促发展鼓励支持返乡就业和招才引智工作的实施意见》(南发〔2022〕7 号)及其配套实施细则,完善教育、交通、医疗服务措施。二是投资6000万元,改善人才公寓入驻条件。
二、狠抓服装产业规范管理。
2021年以来,我县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大“小服装企业”整治力度,着力改善市场环境,对安全生产风险较大、无相关许可手续的加工作坊进行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小微服装企业进行分类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相关制度规定。对管理相对规范、发展势头较好的企业进一步规范整治,提高安全生产现场条件;对管理松散、安全生产条件差、租赁经营的小微服装企业,勒令限期整改;对管理规范、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培育做大做强。
三、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一是扩大有效供给,加快项目建设。引入安泰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仓储中心项目,加强县内零散货物短途城际运输能力。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20 亩,主要建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城际、城乡配送中心,快递分拣配送中心,冷链仓储配送等。项目建成后,主要服务于县经济开发区内企业,在进一步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的同时,也将加强县内零散货物的短途城际运输能力。二是优化运输环境,推动城东、城南大货车停车场建设,嵌入智慧停车系统,进一步方便“零担整拼”优化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秩序。三是制定《南陵县2021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出台《南陵县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四是着力推广应用“零担整拼”物流模式。聚焦物流领域“小件运输成本高”、“短途运输专线少”、“散单对接效率低”等问题,深入企业调研,分析企业短途运输成本,对接物流企业提供“零担整拼”、快递驻场、专线直发服务,为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四是补齐健全惠企政策。近年来,在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系列惠企政策的同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所需,充分补齐做实涉企支持政策体系,先后制定出台《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推进工业发展“天地”行动三年计划实施方案》《南陵县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示范培育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助推企业做大做强。比如我们对对年度营业收入 5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均给予一定资金奖励;为鼓励企业人才培育,我们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企业家、高管参加知名高校、培训机构 MBA、EMBA 等各类高级培训、学习的,都给予一定资金补助等等政策。同时我们通过企业走访、召开宣讲会、印发政策申报指南等方式加大政策宣讲覆盖面,在政府网站专门设置减税减费、“四送一服”及营商环境等宣传专栏,常态化精准宣传各类惠企政策。近三年来,县经信局兑现省制造强省等各级惠企政策奖补资金9019万元,2022年加大惠企政策网上超市运用力度,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限时即享,政策资金“一键直达”,截止目前通过惠企政策网上超市平台已兑现惠企政策奖补资金共886万元,第三批惠企政策网上超市兑现项目资金1865.66万元正在报政府审批即将兑现。
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深化服装产业管理,提升服装行业水准,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形成良性竞争。
二是落实省、市、县惠企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建立技术研发机构,以专精特新、智能制造、设计中心等路径引领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三是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外出劳动力回家乡就业,缓解企业用人难问题,跨省建立劳务基地新思路,组织企业员工学习培训,培养技术人才,发挥人才优势。
四是争取出台支持服装企业政策,鼓励企业打造自主品牌,摆脱给大品牌服装公司做贴牌的生产模式,带动我县服装行业发展。
感谢您对我县服装产业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10月8日
联 系 人:陈 飞
联系电话:6820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