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经信局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6-16 09:32信息来源: 南陵县经济和信息化局阅读次数:编辑:邰世美 字体:【  


我局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南陵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全面总结上半年工作成就与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业和信息化推进工作进展

20231-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8%,工业技改投资总额29亿元,同比增长24.5%,新增小升规工业企业22户。今年以来,京采智能获批2023年芜湖市数字化车间伟霄机械的对辊式制砂机获得2023年首台套重大装备(第一批),安徽同日智能科技入选安徽省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芜湖市软件服务商。

1.加快优质企业培育。结合企业税务销售收入信息统计分析,重点关注2022年销售收入达800万元以上及招商引资新建投产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建立小升规培育企业动态信息库,每月做好小升规培育企业的跟踪服务,确保达规企业及时入规,目前小升规培育库64家。

2.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智能制造诊断技改行动,已完成全县20户规上工业企业四化诊断服务工作,即将开始第二批诊断工作;为规上企业申请涵盖企业管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的数字化软件服务包,推广羚羊平台免费软件服务包,加大企业与工业互联网软件服务商精准对接,加快工业互联网项目实施进度;开展2023年安徽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申报工作,持续实施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培育行动,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企业,遴选13家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培育企业,对照工业互联网标杆、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应用、精益化管理四个类别开展项目建设;持续开展亩均效益评价,优化亩均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办法、拓展评价范围,牵头草拟《2023年南陵县推进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工作计划》。

3.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指导顺荣汽车、永杰铜业申报安徽省新产品,指导舜富精密申报2023年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雅葆轩电子、双彩智能建设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二)企业服务工作进展

1.持续推进“纾企困、惠民生”遍访工作。建立分级分层遍访工作机制,全县各级领导干部采取现场办公、调研走访等方式,坚持每月开展不少于一次遍访活动,做到季度全覆盖、日常随机访。深入了解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诉求,真正做到让企业反映问题有渠道,解决问题有保障,服务企业有抓手,精准服务有实效,切实提高服务企业效能,不断擦亮难事零忧为企服务品牌。2023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开展9次遍访活动,走访27 家企业,共办理企业诉求23件。

2.做好为企精准对接服务。一是开展供需对接活动。分行业开展企业产能摸排,掌握企业剩余产能,于2023228日组织开展2023年芜湖市汽车及零部件产需对接会(南陵县专场)活动,会议共有20余家芜湖、南陵企业嘉宾参加,供需双方企业进行了产品发布、交流合作等活动,实现供需双方互利共赢,促进县内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工作。县经信局成立4个小组开展常态化联系企业活动,重点了解企业产值、利润、技改投资等情况,加大惠企政策宣传,深入了解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诉求,为企业排忧解难、出谋划策,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搭建企业沟通交流平台。印发《南陵县企业家营地活动工作方案》,通过举办搭建政策宣传、合作交流、能力提升、助企纾困四大阵地,利用座谈交流、考察见学、培训研讨、主题论坛等形式,营造轻松氛围感,把企业家营地打造成倾听的平台、交流的平台、合作的平台。523日组织开展南陵县第一期企业家营地活动

3.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围绕工业强县目标,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督促各载体增强服务意识,找准工作重点,不断加大培育、支持、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度。建立并动态调整110户专精特新企业苗圃库和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联动库,点对点强化政策引导扶持。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各级专精特新项目,2023年推荐雅葆轩、来邦科技、夯福模具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均已报工信部待批中;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在申报中。

4.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所需,充分补齐做实涉企支持政策体系,先后制定出台《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推进工业发展天地行动三年计划实施方案》等十余个相关文件,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县经信局不定期组织省对县民营经济考核指标涉及部门开展工作推进会,及时掌握民营经济指标情况。南陵县在2022年度发展民营经济考核得分位居前列。

(三)电子电器信息产业链双招双引工作进展

1.已签约项目情况

1)年产500万平方米输送带项目

项目投资方为江苏博顺带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具有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多功能轻型输送带生产线制造设备,形成年综合产能达500万平方米输送带的制造能力。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达到3.5亿元以上,实现税收1400万元以上。

2)七蒲智能物流载具部件制造项目

项目投资方为芜湖七蒲实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在许镇镇区域内投资智能物流载具部件制造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不低于1亿元,年纳税300万元。

3)年产1万套智能物流载具零部件项目

项目投资方为芜湖市思科瑞机械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在许镇镇区域内投资年产1万套智能物流载具零部件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不低于7000万元,年纳税达300万元。

4)年产4000万平米电子保护膜,电子离型膜项目

项目投资方为芜湖翌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计划投资2.3亿元,在许镇工业园区投资建设电子保护膜,电子离型膜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年产4000万平方米。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000万元,年税收300万元。

2.拟签约项目情况

1)年产2000万平方米输送带项目

该项目投资方为江苏博顺带业有限公司,项目拟用地18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用120亩,二期60亩。建设具有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多功能轻型输送带生产线(涂覆、浸胶、挤出流延、压延工艺),形成年综合产能达2000万平方米输送带的制造能力,同时投入拉丝织布项目,年产6000万平方米,预计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3600万元以上。

项目进展:过渡厂房已落实,214日在陵注册,3月份完成液化气管网铺设,目前设备陆续进场,计划5月中旬生产。用地项目:421日完成公司尽调(2022年江苏博顺带业公司及张之华控股关联企业收入超过6亿元、利润约0.5亿元);510日上报县招商项目高效研判会确定项目用地等事宜;519日根据高效研判会议意见重新修改合同;528日安排工作人员赴合肥与企业负责人确定合同内容;69日初步最新拟定合同已报县投促及司法局审核,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博顺带业项目报送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2)年产6万吨电力紧固件生产线项目

该项目投资方为杭州华佳标准件有限公司,该项目拟用地约80亩,总投资10亿元,用于建设年产6万吨电力紧固件生产线,预计达产后年产值3.5亿元,税收1200万元。

项目进展:项目建议书已完成,33日邀请县经济开发区、县投促中心、县环保分局赴企业考察环保工艺,43日上报县招商重点项目高效研判会讨论通过,项目合同已于410日通过县司法局合法性审查。杭州华佳标准件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电力紧固件生产线项目建议书已完成。510日上报县招商重点项目高效研判会讨论用地地块等事项,拟推荐兴能自动化旁60亩地块。目前,招商小组正积极与项目公司对接,沟通项目用地情况。

项目进展:项目合同已完成报签审核,进入签约环节。

3)智能装备零部件研发制造项目

项目投资方为海宁钦锐机械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一期计划租赁厂房6000平方米,二期计划购买存量资产10000平米,共投入4条生产线,购置设备共计80(),主要用于生产、办公、仓储。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2亿元,税收近300万元。

项目进展:项目合同已完成报签审核,进入签约环节。

二、存在问题

(一)缺少新投资项目,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支撑力不够。

(二)企业转型升级缓慢。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不高,数字化转型进度较慢。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做好经济运行研判。深入贯彻落实县委“1861”战略,按照《南陵县2023年推进工业发展天地行动划实施方案》要求,围绕2023年既定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专班职责,加强工作调度,强化部门联动,确保任务落实到位。结合全县30户重点企业县领导包保联系服务工作,认真分析每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围绕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利润等指标存在的问题,加大监测和指导服务力度,研究解决办法,精准施策,强化原因和措施分析,分类指导调度。

(二)加大政策兑现力度。立足于企业需求,全方位、多层次做好涉企政策宣传解读工作,加深企业对涉企政策的理解度。落实好各类惠企和促进产业发展政策,充分应用惠企政策网上超市,加大政策资金的落实和兑现力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三)提高为企服务水平。“1%工作法”为主线,串联“纾企困、惠民生”“企业家营地”等创新做法,落实“五法联动”具体助企降本增效措施,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常态化开展供需对接、银企合作、产教融合等系列“企业家营地”活动,原则上每季度举办一次,着力营造亲商、爱商、敬商浓厚氛围,精塑“难事零忧”为企服务品牌。

(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技术改造投资,结合数字化转型政策、四化诊断服务、工业互联网创新行动,广泛宣传技改投资奖补政策,推动存量企业加大投资;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加强与发改、投促中心、各载体联系,全面梳理全县新开工工业项目,点对点做好新开工项目对接服务,加大项目的推进力度,促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产、早入规。

(五)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发挥招商小组成员在深圳挂职锻炼机会,积极挖掘一批有价值的招商线索。保持与客商的紧密联系,以商招商,争取项目更大的突破,完成全年考核任务。持续完善项目全周期管理机制,跟踪做好全程服务,让企业在落地过程中,时刻有人帮、时刻有人管,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