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芜湖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B202201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办复类别:B
芜湖市教育局:
关于《关于更高质量实施“三心工程”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根据《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小学教育服务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芜政〔2020〕41号)和《南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陵县中小学教育服务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南政〔2021〕9号)精神,南陵县于2021年初全面启动中小学教育服务综合改革。在实施过程中,我县一直将提升服务质量作为重要课题,不断在实践中探索、研究。目前,我县57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3万余名学生享受着“三心工程”带来的暖心服务。
一、坚持自愿,突出安全。根据《南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陵县中小学教育服务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三心工程”坚持“学生自愿、家长申请”的原则,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参加课后服务相关项目,学校每一学期需签订学生家长意愿书;各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在实施中各校必须将安全置于首位,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领导组,各部门分工从细,责任到人,从活动场所设施到午餐卫生监管,从交通安全到疫情防控,逐一落实,确保“三心工程”在安全的框架下有序运行;落实校方责任保险,建立校园伤害风险,尤其是损害赔偿的多方承担、共担机制,为校内课后服务提供保障。
二、爱心午餐,规范监管。我县有食堂学校数占现有学校总数的84.8%,学校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持有率为10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均实行自办自管,从业人员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确定。
为规范管理,出台了《南陵县中小学食堂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食堂财务管理通知》,县教育局会同县市场监管局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定期和不定期检测等方式对食堂加强检查监督;学校和家委会也加强自查和监管,这样内外结合,确保学校食堂食品营养和卫生安全。
下一步,针对食料采购,县教育局联合县市监局拟对有资质的配送公司进行审核把关,成立配送公司库,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各学校可根据学校地点和学校配送需求的量,选择公司进行配送,进一步加大学校食品安全的保障力度。
三、改善条件,暖心午休。近年来,我县先后投入资金约1.5亿元,用于精心打造各类亮点功能室、修建绿色校园、新建运动场馆、文化长廊等,加大硬件保障、优化教学环境,为“三心工程”营造了舒适的托管环境;学校允许学生在午休时自带小抱枕等,改善午休舒适度;在条件允许时则逐步优化午休设施,努力推动学生由“趴着睡”迈向“躺着睡”,将“睡得着”升级为“睡得香”。
四、优化内容,满足需求。根据《南陵县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试行)》,我县中小学课后服务内容以完成作业、文体社团活动为主,充分考虑学校、学段、家庭和学生实际,具有针对性,突出有效性;切实践行“五育并举”的理念,依托“悦成长”系列课程,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科技创新等内容切实融入课后服务,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下午放学后安排一节课后服务的,每周安排不少于2节“悦成长”系列课程;下午确需安排两节课后服务的,必须安排一节“悦成长”系列课程。
五、加强师资,提质增效。我县课后服务坚持以学校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校教师专业和特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的优势,推动优质师资团队互动互助,为成员校的课后服务提供优质师资保障;支持遴选志愿者、校外专业人员等社会力量,发挥他们在美育、体育、科创等方面的专业特长,凝聚合力,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籍山镇第三完小的童小弟老师作为“芜湖市教育高层次人才第一批研究项目卓越教师”、“南陵县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研基地负责人”,经常指导全县课后服务的科创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引领全县中小学课后服务科创项目高质量发展。
六、关爱教师,保障经费。“三心工程”实施的最主要主体还是一线教师,鼓励学校建立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做好教师心理放松和调节。根据《南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陵县中小学教育服务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每学期的课时补助由财政专项支出,在学期结束时及时发放到位,做到专款专用。
七、督查指导,促进规范。全县各职能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保障“三心工程”有效运行。加强联合督查和专项检查,县教育局将“三心工程”纳入督导评估体系,督查结果作为对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重点加强安全保障、疫情防控、服务时间、内容优化、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督查,压实实施主体的责任,促进“三心工程”真正让学生称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
2022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