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芜湖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W202214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办复类别:B
芜湖市教育局:
张为蓉委员提出的关于《关于抓实队属阵地建设,激发队员光荣感和归属感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南陵县少先队阵地建设现状
少先队阵地是少先队组织对少年儿童开展教育、培养全面素质的重要场所,对少先队员有着凝聚、吸引、辐射、影响的“磁场”效应。目前,南陵县6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学33所,初中27所)队室阵地建设已达80%以上,其中城区学校少先队阵地建设相对完善,各大队皆创建了红领巾广播站、小记者站、红领巾监督岗等多个活动阵地,宣传橱窗内容丰富,板报、墙饰富有创意义;但部分农村初中、完小受多方面影响,少先队阵地建设有待完善,队室开展活动相对受限。
二、措施与成效
(一)以评促建,加强少先队队室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少先队队室规范建设,我县开展了中小学校少先队规范队室达标创建工作。后经市、县级专家评估组现场检查评估,籍山镇中心小学、弋江镇中心小学、许镇镇中心小学、三里镇中心小学、三里镇峨岭完小、家发镇中心小学等7所学校队室被评为县级示范队室;籍山镇中心小学、许镇镇中心小学、三里镇中心小学等3所学校队室为市级示范队室。通过评比活动,学校间加强相互学习借鉴,有效推动少先队阵地建设进一步规范、有特色。
(二)内外结合,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1.依托学校资源,开展校内劳动基地及课程建设。各校少先队充分挖掘、整合校内资源,组织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如籍山镇第三完小“一平米种植”、大浦试验区小学种植园、何湾镇中心小学种植园等校内劳动实践基地项目,不仅给本校少先队员提供了一个体验劳动过程、分享劳动成果的重要场所,也给其他学校提供了典型案例。
2.拓展校外资源,创建县市级劳动教育基地。目前我县建有何湾镇丫山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县级)、许镇镇大浦乡村世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市级)、烟墩镇霭里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市级)。这些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的开发和建设,为全县广大少先队员提供了多样化劳动教育实践需求,后期将继续拓展。
(三)以点带面,加强少年宫阵地建设
我县现已建成的11所乡村少年宫学校,城区学校开设了书法、戏曲、体育、科创等多种社团,少先队员根据自己喜好参与相关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这些教育阵地为全县少先队员综合素质提升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戏曲、科创等社团活动还取得了市级和国家级平台的成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少先队阵地建设
进一步强化少先队组织领导,压实责任,充分认识少先队阵地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初中学校少先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初中学校在少先队工作力度上再加强,机制更完善。
(二)创立少先队新媒体网络阵地
“智慧队建”是“互联网+”模式在少先队工作体系中的应用,也是少先队探索转型发展、全面创新改革的路径之一。疫情期间,线上教育活动凸显其强大优势。因此,新媒体网络阵地建设将作为全县少先队阵地建设一项重要内容。
1.网络信息交互。建立队员与队员、大队与大队、校与校QQ群、微信群传递信息,通过网络信息往来,队员可发表对少先队工作的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供稿件,参与活动等。
2.网络信息查阅。建立少先队大队的本地或网络数据库。大队所有的资料和信息加入数据库,供队员们查阅使用。
3.素材资源共享。队员们在开展活动时,可以利用网络从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素材,还可以在电脑上编辑队报、制作队活动课音乐、视频课件等。
2022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