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芜湖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W202207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2-06-13 15:21信息来源: 南陵县教育局阅读次数:编辑:纪乐乐 字体:【  

办复类别:B

 

市教育局

王萍提出的关于《关于芜湖市学前教育建设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学前教育发展涉及千家万户,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为加快构建“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我县学前教育事业公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南陵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加大监管监督力度,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鼓励、引导民办幼儿园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普惠性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多措并举,规范办园行为,提升保教质量,努力让更多幼儿享受“公平而又质量”的学前教育,让幼儿“就近入园、上好园”,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1.优化规划布局。聚焦南陵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编制了《南陵县学前教育布点规划方案》,明确全县城乡公办幼儿园近、中期布点规划和建设任务,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编制布点规划中综合考虑现有民办园布局,合理配置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实行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和谐发展。

2.完善县城区和城镇集中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管理。按照《芜湖市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与管理办法》要求,制定我县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与管理办法,确保配套幼儿园与首期建设的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配套幼儿园由政府统筹用于举办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

3.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十三五期间,南陵县教育局持续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扩建了20所公办园,新增了118个班级,3540个公办学位,实现了“一镇一园”全覆盖。公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51.0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62%十四五期间,我县将继续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全面、有效地缓解县城区和人口居住集中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问题,满足广大群众对公办学位的迫切需求。

4.加大财政投入。我县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学前教育保障机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公建民营、普惠民办幼儿园,在十四五期间努力实现公办幼儿园60%以上的比例,形成公办与民办相结合,公立幼儿园占主导的社会参与多元化办园体制,从而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从根本上消除“入园难”。一是设立促进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扩大普惠教育资源、补充配备教师、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园条件等。二是建立国家财政性资金举办的公办园的生均拨款制度,落实不低于500/生年的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根据普惠性民办园等级认定确定不同收费标准以及给予补贴标准,每年补助普惠性民办园不低于300/生年改善办园条件和减免保教费,奖补优秀普惠性民办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的70%)市级资金3万元/所。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南陵县根据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幼儿园教师补充长效机制,按照两教一保、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配齐配足教师和保育员,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自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以来,我县共招聘教师260,保育员136人,提拔交流幼儿园管理干部31人。加强教师培训,构建县、镇、园三级教研网络体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教师教科研活动,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引导幼儿园园长、教师及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充分发挥优质幼儿园和公办中心园的辐射示范作用,探索开展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实践中思考、解决保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用多种有效途径和方式激励和引导园长、幼儿教师、保育员的专业发展,提升保教质量。

6.发挥优质园引领作用。一是各镇设立一所中心幼儿园,作为镇域内公、民办幼儿园的一级行政管理基层单位,统筹协调、管理、监督区域内公、民办幼儿园的财务、师资队伍建设、保教活动开展等办园行为,规范保育教育,促进内涵发展。二是发挥优质公、民幼儿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采取“公办+民办、名园+弱园、名园+民园”等方式,鼓励集团化办园或推出“园际联盟”新模式,突破园际壁垒,纵向衔接,抱团取暖,优势互补,实现公、民办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区域化共享。开展结对帮扶,推动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幼儿园公、民办幼儿园互促共进,共同发展

 

                                                                 

20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