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何湾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宣传周活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4-04-26 12:13信息来源: 南陵县教育局阅读次数:编辑:何彬 字体:【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和健康成长

二、总体目标要求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从孩子入学起,开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作为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其木素质,又要使学生堂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还要具备整理家务的技能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才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1.从入学背书句整理书句,摆放学具等,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2.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3.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4.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

5.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6.学会树叶画、标本制作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7.在劳动技术实践中且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小制作,小发明

8.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9.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要原则

1.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技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堂握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还要和家庭、社会结合。

2.基础性原则劳动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术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技术课中,通过某些劳动技术项目的学习,使学生堂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

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放性原则教学内容应不拘泥干教材,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这对干改变学校劳技教育内容过干单一、要求过干统一的状况,有积极的意义。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四、活动时间:20245月6-2022510日

五、活动内容:

1.利用国旗下讲话,举行劳动教育活动的启动仪式,进行动员与部署。

2.积极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利用宣传窗,对外显示屏、小广播、信息化载体等,向家长、学生宣传劳动活动意义,形成人人参与,扩大教育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

3.把劳动教育贯穿于整理书包、家务劳动、卫生扫除、标本制作等社会实践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