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教育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计划
一、工作举措和成效
1.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制定全县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方案,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坚持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普通党员为主体、以解决问题发挥作用为基本目标,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常态、发挥长效。大力培树“严新细实”优良作风,全面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稳妥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完成了公办中小学校办学章程和议事规则修订工作,制定并印发了《南陵县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年度综合考核暂行办法》,将党建工作作为中小学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党建引领、班子带头,凝心聚力抓质量、提效率、促发展。
2.统筹各学段教育稳步发展
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幼儿园开设托班,2023年春季学期,我县有20所幼儿园开设了托班,有多余学位的公民办园招收了托育幼儿,混合编班。幼儿园开设托班率达到10%以上的目标任务已完成。加大公办园规划建设力度,补足配齐公办学位。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5所,在园幼儿4572人。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奖补资金有原来的300元/年,提高到400元/年。已发放奖补资金137.16万元。积极推动“安心托幼”暖民心工程。稳步推进县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根据部分小规模学校招生现状,启动弋江镇宋桥完小、弋江镇中心小学蒲桥教学点的撤并工作,目前已完成前期相关准备工作。
拟定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发展实施方案,5月中旬组织人员赴繁昌区进行考察学习,6月进行第二次全面摸底,形成问题清单、措施清单、明确完成时限。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出台《关于做好新高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以南陵中学为代表的高中学校在课程设置、学生培养方式等方面已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办学模式。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全面开展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宣传解读工作,加强高中教师全员培训。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以芜湖科技工程学校为窗口,聚焦全国快递科技创新试验基地,服务我县首位产业发展,新建智能物流学院,打通人才培养一体化通道,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办学新格局。2023年1月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协议,创安徽省政校合作新模式。加大我县职业教育宣传力度,拟定招生计划560名,其中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中专分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拟申报招生计划30名。持续推进特殊教育,巩固以南陵县特殊教育学校为依托以许镇镇中心小学和工山镇中心小学的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为辐射点的特教体系,通过2023年芜湖市新教师统一招聘考试为我县招聘了两名特教教师。
3.保障教育重点项目全力推进
推动重点项目的顺利建成。现代物流智造学院已通过智能化项目建设方案,各类单体建筑正有序进行主体施工,计划2023年底,除图书馆外,其余单体建设全部竣工。6月底,城东实验初中在各类单体建筑主体结构建设完工后,启动校园文化建设施工。按照许镇镇第二幼儿园于11月份完工、籍山镇嘉汇城幼儿园和籍山镇东城壹品幼儿园9月开园使用的建设目标,正努力加快以上项目的建设进程,预计两个小区配套园7月底可完成装修装饰。截至当前,已完成本年度义教校舍维修改造和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建设项目的清单编制、招标、各类合同签订等工作。稳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持续推进县域集团化办学,已经完成城东实验初中和幼儿园智能化项目招标,监理公司已经进入监管,施工单位已经进场施工。公办中小学智慧学校覆盖率已达100%。建设书法教室、录播教室、智慧课堂、机器人创客实验室等设备,稳步推进各级各类培训和竞赛活动,本学期我县纳入考核的57所学校全部完成智慧课堂考核任务。
4.积极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
丰富教师发展渠道。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2023年,南陵中学公开引进优秀教育人才8人,芜湖科技工程学校、南陵县家发中学、南陵县春谷中学公开引进高层次紧缺学科教育人才8名。通过全市统一的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我县共聘得10名新任教师。稳步开展市县级骨干教师推荐评定、“教坛新星”遴选、教育家型教师及卓越教师评选等一系列促进教师队伍发展的活动。提升教师培训的质量。常规培训抓成效,完成182名新教师培训,落实16名国培、省培派训任务,筹备实施400名骨干教师暑期长三角提升培训。专题培训亮特色,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师德集中学习教育”专题学习;陆续举办“二十大宣讲进校园”“幼小衔接在这里”等8场专题讲座;150多名教师参加的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沙盘游戏和团辅技能提升培训,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 ,以丰富多元的形式与内容彰显培训亮点。
5.全面推进双减和五育并举
双减工作深入推进。多次召开县级工作会议,对“双减”工作进行部署推进,促进校内减负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学科教研基地、“三名”工作室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各学校积极组织实施具特色的“悦成长”体系课程。同时,持续开展校外违规培训治理,2023年春季开学初,县教育局多次联合县市监局、公安局、文旅体局等部门和属地镇政府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在违规办学、规范经营、食品与消防安全隐患等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五育并举”全面落实。积极推进学校团队工作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开齐开足思想政治、心理健康等课程。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艺术展演或艺术专项展示活动。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大课间活动和中小学生体育赛事。全面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积极开展县、市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我县建有2所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所县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所市级劳动示范学校,9所县级劳动示范学校。
6.坚守平安校园防护底线
落实防溺水宣传教育。成立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领导小组。3次召开全县校园安全工作会议,通过多重形式广泛开展“六不一会”宣传教育,印发《防溺水致学生家长一封信》70000余份,制作发放“防溺水”手环23000余个并要求学生每日佩戴;召开主题家长会400余场(次),对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防溺水工作培训,切实增强家长监管意识和履行监护责任;各学校严格落实“1530”防溺水教育和安全警示教育,并规范记录。全县所有学校开展“溺呛水自救、他救知识”宣传培训。持续开展维护修缮,完善“三个一”、落实“一线一栏”等设施设备建设工作。建立责任清单包保制度,将全县61000余名学生包保到人。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联合相关部门根据《南陵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全县中学校长参加“芜湖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长专项培训班”,联合浙江大学开展心理健康调研走访工作。3月底,完成全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工作(测评人数达31075人)。开展中小学生“鲁冰花读书会”活动,参与学生达6000人。持续打造“鲁冰花”品牌,建立我县青少年儿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意见 (试行)。
(一)增强教育高质量发展使命担当
一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增加城区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明确城区三所新建园(籍山镇城北幼儿园、东城壹品幼儿园、嘉汇城幼儿园)开园方案,统筹谋划好秋季学期开学各学段师资保障工作。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摸清各义务学校家底,进一步落实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及对标达标的具体措施,稳步推进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三是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全面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办学模式,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四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芜湖科技工程学校,加快现代物流智造学院建设进度,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水平,全面促进“三全育人”,服务我县“一首四新”产业发展;五是切实抓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依据《南陵县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常态化督查方案》,深入开展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督查活动,扎实做好“十个一”“六不一会”宣传教育工作。严格落实校园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加强各校(园)三防建设,持续开展示范创建,多效并举,提升各校(园)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切实筑牢师生生命安全的坚实防线。
(二)推进办人民满意教育举措落地
一是多举措助推暖民心行动。推动我县民调满意度持续增长,第二季度芜湖市民调工作中,我县“安心托幼”行动知晓率全市第一,满意度全市第二;“老有所学”行动知晓率和满意度均为全市第一。第三第四季度,持续加大宣传,确保我县民调满意度保持增长。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围绕我县“一首四新”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芜湖科技工程学校办学定位,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培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全面推广冠名班、订单班和中国现代特色学徒制培养模式,力争2023年,新增冠名班4个、订单班2个。三是保障教育重点项目落实推进。保障现代物流智造学院按期完工,确保明年秋季开学招生。加大城东实验初中在建工程的管理力度,力争在9月份完工。确保许镇镇第二幼儿园于11月份完工,完成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根据年初计划,保障所有工程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