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与2024年工作计划
南陵县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与2024年工作计划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落实党建统领,以殷红润万家奏响南陵教育乐章
1.旗帜鲜明讲政治,着力提升主题教育工作质效。抓好理论学习“必修课”。开展领导干部示范讲学10次,党组织书记专题党课120次,“园丁”宣讲225次。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集中轮训班、“三会一课”等强化党员日常教育培训。创新破解难题“先棋手”。制定支部立足岗位工作计划和个人承诺践诺事项,落实各项民生小事。确立专项整治方案,破解学校发展难题。
2.坚持不懈抓落实,全面推进党的领导体制改革。聚焦探索织密组织体系、健全议事决策、创优人才培养、赋能作用发挥,进一步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队伍,推进党委和党总支设置的学校“双正职”,党支部设置学校副书记领导职数“应配尽配”。完善学校章程修订备案程序,优化党组织议事决策机制运行,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地位。
(二)落实立德树人,以丹心育桃李再创南陵教育辉煌
1.义务教育办学资源持续优化。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2023年完成弋江镇宋桥完小、弋江镇中心小学蒲桥教学点的撤并工作,新建的城东实验学校初中部投入使用,新增初中公办学位1800个。
2.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积极做好普通高中学科教师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工作。立足普通高中实际,统筹各普通高中制订2024年新高考改革研究性方案,稳妥备战2024年新高考。开展丰富多彩生涯规划教育活动。
3.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政企合作新模式,新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智造学院,打通人才培养一体化通道。联合县委编办、人才办为芜湖科技工程学校引进3名高层次专业教师,开设“3+2”五年制物流服务与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等8个专业,秋季学期共招生573名。拟定《南陵县冠名班、订单班人才设班支持实施细则》。乡村振兴电商创业班、双彩班、奇瑞新能源班、汽车设计班等4个班获市教育局2022-2023学年芜湖市冠名班、订单班和学徒制培养人才设班支持,并获批芜湖市“产业教授”1人,安徽省产业教授(中职院校)5名。
4.“双减”政策成果不断巩固。完善南陵县“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印发了《南陵县2023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不定期开展“双减”专项督导工作。实现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全覆盖,2023年春季学期共有32275名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占比99.25%;秋季学期共有名32591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占比99.88%。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各学校能结合实际形成各具特色的“悦成长”系列课程。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集中开展劳动教育宣传周活动。全面组织中小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举办中小学生啦啦操、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田径赛事。
(三)落实资源优化,以暖风解民忧增进南陵教育福祉
1.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900个,新建改扩建的籍山镇城北幼儿园、东城壹品幼儿园、嘉汇城幼儿园3所公办园于2023年秋季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新建许镇镇第二幼儿园并完成竣工验收,预计明年秋季投入使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以上。秋季学期全县各幼儿园参加延时服务幼儿4639人,实现有需要幼儿延时服务全覆盖。认定普惠性民办园34所,发放普惠性民办园奖补资金240.16万元。精准资助困难幼儿459名,共发放资助资金51.49万元。
2.持续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3月初进行全面摸底,形成问题清单、措施清单、明确完成时限。5月,组织有关负责同志赴繁昌区考察学习。7月15日,召开全县动员大会,印发《南陵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实施方案》的通知。2023年7月至10月,逐步化解校园文化建设、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足、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量不足问题和音乐美术专用教室不足等问题。12月全面迎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实地复查。
3.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全县所有适龄儿童入籍入校,无辍学失学学生。保障全县238名适龄残疾儿童入籍入学,为49人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4.提优公益课堂服务品质。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校外培训主渠道作用,举办体育、艺术、科技等20个项目的兴趣培训班,全年3季共开设67个班次,开设了10个免费班,培训学员达1500余人次。
(四)落实教育强国,以朱笔书师魂铸就南陵教育强师
1.加强师资配备保障。通过全市统招和我县自主招聘的方式分两批招聘了26名教师;经县委编办和人才办批准,落实人才引进政策,为安徽省南陵中学、芜湖科技工程学校等校引进高层次紧缺学科教育人才16人。经过县委编办、县人社等相关部门审核,县外调入教师我县相关学校任教共有16名。
2.加强教师教科研及培训。开展182名新教师培训及16名教师国培、省培派训,妥善实施400名暑期骨干教师长三角提升培训,顺利举办各级各类培训,全县各中小学教师参训率达98%。举办“二十大宣讲进校园”等专题讲座10余场。组织150多名教师参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沙盘游戏和团辅技能提升培训。多学科展开新课程优质课评选,推进20个市级课题开题和展示,千余名教师参与60多场“名师工作室”活动。
3.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广泛开展全县每年度“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9所学校通过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验收。举办幼儿亲子绘本剧展演,23个节目登台亮相;积极参加全国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推荐百余份作品参加并在市赛获奖,4个经典诵读节目在国家和省赛获奖。
4.加强融入长三角发展深度。全面融合“三里镇峨岭完小长三角长江之路合作”,400余名教师学习观摩长三角教育教学先进经验。组织参加首届中国长三角中小学阅读教育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全县中小学阅读教育大讲堂活动。先后安排692名教职人员前往长三角杭州等地学习,深度加强与杭州市临安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五)落实只增不减,以投入惠民生保障南陵教育发展
1.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经费预算规模,促进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适度增长。2023年,一般公共教育经费预算数84140万元,实现教育财政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落实各级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政策,足额及时拨付到位。
2.加快教育民生保障。发放义务教育生活费补助1769人,补助100.82万元;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287人,资助50.45万元;中职免学费2118人,免除457.65万元;普高国家助学金2086人,发放417.75万元;普高免学费335人次,免除38.24万元。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推送暖民心行动相关政策,努力提高群众民生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
3.加大教育基建投入。推进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智造学院新建工程(一期)、芜湖科技工程学校校舍及配套设施建设,启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智造学院新建工程(二期)前期工作。完成城东实验初中新建项目、籍山镇城北幼儿园、东城壹品幼儿园、嘉汇城幼儿园三所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并于2023年秋季交付使用。11月底,许镇镇第二幼儿园竣工验收。年度完工建筑面积达72332平方米.
(六)落实安全责任,以笃守促稳定捍卫南陵教育安全
1.扎实推进防溺水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六不一会”宣传教育,印发《防溺水致学生家长一封信》70000余份,制发“防溺水”手环23000余个并要求学生每日佩戴;持续开展维护修缮,完善“三个一”、落实“一线一栏”等设施设备建设工作。建立责任清单包保制度,将全县61000余名学生包保到人。
2.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印发《南陵县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机制方案(试行)》,配备各中小学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规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心理咨询辅导室;依托“智慧心育”“鲁冰花心语”等平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筛查15万余人次,并建立“一生一档”心理健康成长档案;举办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10次,参训人员达4000余人次。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聚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一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持续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明确许镇第二园开园方案,统筹谋划好2024年秋季学期开园师资保障工作。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落实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及对标达标的具体措施,稳步推进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三是增加公办普通高中学位。全面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办学模式,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2024年我县秋季学期新增加100名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进一步实现公办学位优化增加,严肃招生纪律“十二严禁”,确保规范招生。四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芜湖科技工程学校,加快现代物流智造学院建设进度,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水平,全面促进“三全育人”,服务我县“一首四新”产业发展。
(二)聚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加速度一是多举措助推暖民心行动。
持续实施暖民心“安心托幼”“老有所学”行动计划,加强暖民心行动宣传。创新方式、多渠道、多平台广为宣传暖民心行动,提高群众知晓率,满意率。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围绕我县“一首四新”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芜湖科技工程学校办学定位,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培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全面推广冠名班、订单班和中国现代特色学徒制培养模式。三是保障教育重点项目落实推进。有序推进现代物流智造学院按期完工,确保明年秋季开学招生。加强项目管理,保障许镇镇第二幼儿园于2024年秋季顺利开园,完成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