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烟墩镇中心小学“棕榈叶”特色艺术课程
棕榈叶编织是民间流传的一门传统手工技艺。旧时,许多民间艺人截取初长成而尚未展开的棕榈嫩叶为材料,通常以一根叶茎为筋架,运用编扣、打结、互相穿插等手法,编织成青蛙、蜻蜓、等小动物,插在草把上在街头巷尾游走叫卖,深受孩子们的青睐。棕榈叶的编织技艺是综合了草编、竹编等编织技巧,经撕、缠、拉、绕、、编扣、打结、收边等手法进行创作。传统的棕榈叶编织因用鲜叶作材料,只能保存两三天,品种也比较单一,而现在将昆虫鱼虾、飞禽走兽以及人物景物都纳入到创作范围,题材丰富了很多。并吸取了内蒙古处理“干花”的迅速脱水法,再适当着色,使作品神态逼真,具有不霉不蛀不变形的特点,可供欣赏和收藏。
由潘文静老师授课。根据安排,于11月6日、7日、8日、9日四天,每天下午 2:30~3:30授课两节。
活动在烟墩镇中心小学手工室举行。潘老师根据自己的计划,教学生编织小鱼、蚂蚱、粽子等,孩子们学习热情非常高,认认真真地进行了学习。尽管孩子们从来就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学习,但在潘老师的指导下,依然能把编织的得栩栩如生。
此次活动使编织棕榈叶得到了很好地宣传与学习,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棕编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这一手艺能得以保护和传承。
潘老师在给学生讲解棕榈叶。
潘老师在给学生上课。
孩子们在认真学习编织。
学生编织的小鱼。
我们在做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