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发中学2024年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上半年,我校以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精细管理,立足学校内涵发展,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生命线,始终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常规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的推进,成效显著。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工作成效
(一)加强党建工作,全面引领学校发展
1.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学校党总支部在党员教育和教师各类培训中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总支会议的第一议题。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活动。党总支书记孙小明带来全体党员对党的二十大原文进行了逐字逐句的学习,并要求全体党员及时的写出个人的学习心得体会,同时为全体党员宣讲《深刻把握非凡历程 坚定信念道路方向》。
2.落实党团群一体化联动共建。学校坚持凝聚党员、共青团员和工会群体三股强大力量,打造核心领导力,形成党领导团、团紧跟党,重视工会建设、群众依靠党的良好局面。学校团委,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不断梳理活动思路,充实活动内容,大力整合校内外红色资源,构建了红色实践活动育人体系。
3.坚持党组织“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决策制度。继续做好党内事务公开。坚持民主集中制,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积极向各级党报党刊、正规网站及客户端投报党建工作经验和工作动态,多方式向社会宣传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教育发展环境,持续提升了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二)狠抓教学工作,教学质量成效显著
我校积极组织实施各项教学工作,狠抓常规管理和制度创新,注重课堂效率和科研兴教,强化质量意识和特色教育,学校教学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24年我校共348名学生参加高考,特控线达线人数154人,达线率44.3%,二本达线人数266人,达线率76.4%。其中高三(3)班50人参加高考,44人达本科线,达线率88%,达特控线39人,达线率78%;高三(4)班48人参加高考,45人达本科线,达线率93.8%,达特控线35人,达线率72.9%。600以上3人,文科最高分620分,理科最高分614分。其中高三(3)班沈粤同学以620分位居全校历史方向第一名,超省特控线108分,高三(6)班金谌睿同学以614分位居全校物理方向第一名,超省特控线100分。2024年高考录取情况喜人,有15人录取双一流名校,一人录取军校,一大批学生录取一本名校。
(三)以教研促教学,师资水平不断提升
教学质量的突破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坚持提升教学质量,教研先行的原则,推进学校教科研活动的开展。
1.继续开展了“智慧课堂”教学。学校信息中心积极安排教师参加“智慧课堂”教学,并提供技术支持,教师在采集的课堂数据中反思教学,有经验的老师在积极摸索,一些年轻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中不断思考,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色,广大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大幅度提高。
2.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以提升课堂效率为目标,继续实施教师培养“青蓝工程”,以老带新,让青年教师们逐渐适应了讲台,站稳了讲台。继续通过家发中学微信公众号推出青年教师风采,并将内容编订成册,让这些青年教师被更多人熟知,引领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总结、在反思中提升,以期走向更高的舞台。
3.不折不扣地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学校积极响应上级继续教育文件,分别完成了继续教育的报名工作,暑期安排了20余名教师参加了县里组织的长三角骨干教师培训及芜湖市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同时组织了全校老师参与了县里组织的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方面,我校根据校情,积极组织大家参训,真正做到应学尽学,不漏一人!
4.积极鼓励教师站好、站稳讲台。学校按接上级文件要求,积极宣传,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县级中小学优质课评选,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方絮老师、崔彩丽老师获南陵县语文优质课大赛二等奖,葛巍、陈兴花老师分别获芜湖市物理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毛春娜老师获芜湖市生物优质课大赛二等奖。此外,在辅导学生方面,毛春娜老师、黄昌强老师辅导的学生在芜湖市均获得了优异成绩。
(四)实施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育人水平逐步提高。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主力军,班主任整体素质的高下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下。政教处把班主任队伍建设放在政教工作的首要位置,努力打造热爱学生,忠诚教育事业的优秀班主任团队。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坚持抓好班会、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等重要的德育阵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教育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懂得成人是成才、成功的前提,促进了学生精神面貌的整体提高。上半年我校师生积极参加书法绘画比赛征文活动取得较好成绩。
2.以活动凝心聚力,促进了学生成长。
校团委带领全校团员、青少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共青团全国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精神,组织全校各团支部深入学习讨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论述。组织开展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等专题教育活动,使用“智慧团建”系统,进行团课学习,参与率达100%。
以实际行动助推文明校园工作。利用课间时间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学习雷锋精神,践行时代力量主题志愿者服务活动。除此之外,组织开展“中华魂”(毛泽东伟大精神品格)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比赛。此次“中华魂”(毛泽东伟大精神品格)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毛泽东伟大精神品格的精髓。
以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家国情怀。为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切实培养团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学校举行“团聚青力量 挺膺向未来”入团仪式。追寻党的历史足迹,践行团的初心使命,发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青春誓言。开展了清明祭扫——“缅怀革命先烈”的系列主题活动,观看了缅怀革命的视频,徒步前往李家发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辈,通过精心的筹备让所有参加的学生对这一次活动记忆深刻,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圆满完成“世界冠军进校园”,和2024级大学生新生表彰欢送仪式,“情牵家乡、筑梦春谷”。
(五)狠抓措施落实,有效保障师生安全
落实安全隐患排查。组织班主任与学生签订层层安全责任书,包括学生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安全等责任书,把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切实让安全落到实处。坚持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工例会制度和每月一次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制度。规范学生请假离校制度。如果事、病假,必须经班主任向家长核实,须有班主任签字;请假学生到门卫处登记,经门卫及值日领导同意,学生才能出离校门。每天晨会班主任都坚持归队学生进行防火、防溺水、防诈骗、学宪法、防电子烟和防不健康书籍等安全教育,每周的班会也加入了安全教育的内容,并配合相关的文件及上级的指示精神,进了专门的安全整治,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做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规范制度,落实好各种措施。结合具体情况,多次向家长致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从而使得我校安全工作,运行良好,未发生任何重大安全事故。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采用心理健康检测,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对健康的心理知识加以宣传;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针对一些较普遍的心理问题,为学习困难生、行为习惯不良学生、心理欠健康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品质、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六)落实资助政策,缓解学生上学困难
2024年春季学期我校享受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人数为263人,资助金额为26.55万元,免学费40人(其中建档立卡家庭学生10人),金额1.4万元,免书本费6人,金额0.2457万元,免住宿费1人,金额0.035万元,校内资助人数40人(其中建档立卡家庭学生10人全部享受),资助金额2万元。
(七)做好后勤服务,提供教育教学保障
后勤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本学期,加强物业、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培训,进一步健全了后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从学校工作需要出发定岗、定责,使每一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做到后勤服务制度落实到位、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到位,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事事有记录,事事有落实,卫生保洁等后勤服务和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继续落实 “日巡视制度”。每日总务处主任、每天坚持巡视校园和接受教师们督促,学校的用水、用电、校园环境、公共财产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并配置专门人员加强夜间安全巡视工作。总务处对学校环境、绿化、卫生、安全、校舍维修、设备使用等进行每日巡视,并做好相关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处理和反馈。学校各部门、班级等提出的报修,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维修,并作好记录,完成了:用水用电设施检查纪录表、门窗桌椅检查维修纪录表、教室办公室卫生检查表、消毒通风检查纪录表、厕所清洗检查纪录表、校舍安全检查纪录表、消防设施检查纪录。
开展校舍安全排查。定期组织学校房屋、用电、消防等设施检查。对老校区开展了经常性的检查,在房屋、用电、消防楼梯及通道、消防器材等方面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成了更换和安放灭火器工作。
实施校舍维修工作。暑期对接县重点处和学校建设方,开展了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检查与维修工作,对各建筑单体及相关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维修。
实施绿化提升工程。针对学校建设使用后,绿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暑期对学校大门前后、综合楼四周、运动场东侧增添了路牙石,增加了绿植等,进一步优化了学校环境。
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完善了购物、保管、维护、使用等财产保管制度,保证教育教学需要及时供应所需教师办公用品和教学用品器具。抓好库存物品的管理,减少库存数量,对办公用品的发放实行登记制,水电器材的维修实行按实领用、以旧换新、修旧补废,明确责任,减少浪费。加大对校产的定期及日常的检查力度,对现有校产物资及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检查,对按规定借出的物品及时督促归还。落实《班级财产管理办法》和《校资校产财产管理办法》,提高学生爱护公物意识,确保班级财产和学校财产的正常使用和及时维护。
(八)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师应用水平
协助支持学校保卫科做好明厨亮灶、电子围栏、校园监控工作。继续开展设备使用培训及功能室使用培训,完成智慧课堂的教学任务,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及时解决教育教学和学校办公中出现的网络问题和设备故障,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辅助。协助各个部门利用设备开展各项活动,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完成技术素养考试、高考志愿填报、学生心理测试、官微及大屏信息发布等工作。做好芜湖智慧教育平台、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等网站的信息维护和管理。申报芜湖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星级实验学校实验项目,并协同各个部门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工作。
(九)重视工会工作,凝聚学校发展动力
关注教师身心健康,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开展了以“培养教职工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主题插花才艺展示,让平日紧张的教学工作节奏得以舒缓,心情更加放松,加深了同事间的交流。组织了“迎端午,包粽子”的活动,教职员工和学生齐聚学校餐厅,通过包粽子这一传统节日活动,锻炼了动手能力,增强节日气氛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丰富了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和素质教育的内涵,增强了师生交流,弘扬了传统文化。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幸福生活记挂心头,组织了教师每年定期到县级医院的健康体检。关心教师个人生活,依据新的工会法文件规定,适时地对生病和婚丧嫁娶迁居的教职工进行慰问,体现学校对教职工的一份心意,让老师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