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科技社团开展太空种子种植劳动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11 11:10信息来源: 南陵县教育局阅读次数:编辑:何彬 字体:【  

51319日我校开展了劳动教育周活动,利用文昌航天中心提供的太空种子,把劳动、科学和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科技教育与劳动的深度融合,深化劳动光荣的理念,我校生物组老师积极参与,建立了郁青“太空种子”种植园,在高一年级15班和16班进行试点,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了解了太空育种的过程,感受到劳动的艰辛。活动主要分为专业知识讲授、学生实地参与田间劳动,感悟反思三个方面。

航天育种是指科研人员利用航天器将植物种子或其他有生命的材料送入太空,在空间辐射、微重力、地球磁场、高真空等空间特殊环境的综合作用下诱导DNA产生变异,返回地面后进行人工培养、观察,从中选育出优良的新种质、新材料,航天育种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新方法、新技术、新途径。

王丙一老师和张云楚老师结合生物课堂教学,分别在两个班级就航天育种的原理、过程、意义以及优势等进行详细阐述,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查阅资料,在活动中学生交流太空种子的培育过程,为学生实地观察育种、参与种子的种植提供理论基础。

参加活动的学生利用劳动课分别进入郁青“太空种子”种植园,在生物老师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老师,校物业管财牛师傅的专业指导下,从蔬菜种子的消毒、打破种子休眠、浸种催芽、播种、太空种子特殊处理和管理技术等方面手把手的示教,使学生熟练掌握生产技术,并参与了松土、浇灌等实践活动。对于种植的太空种子,学生十分期待,希望早日看到观赏性极强的太空南瓜,太空番茄和太空辣椒等的挂果。学生在劳动中体会科技的力量,领悟教育的意义。

活动后,两班学生就本次活动纷纷发表深刻感悟,再次感叹科技的力量和劳动的意义。

本次太空种子培育实践活动在南中学子心中种下了“科技+”农业的种子,帮助学生树立劳动伟大光荣的理念,是劳动、科技和教育深度融合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