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镇镇中心小学“体验丰收,‘追根稻底’”劳动活动方案
许镇镇中心小学“体验丰收,‘追根稻底’”劳动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体验丰收,“追根稻底”
二、活动背景
“芜湖米市,南陵粮仓”,我县是安徽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金秋十月,稻田里那一株株饱满的稻穗洋溢着成熟的喜悦,那模样深深地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利用金秋时节稻谷丰收的有利时机,家校携手,开展了割稻、晒谷、脱粒、分离杂质、脱壳、做饭等系列劳动技能的培养,在追溯白米饭的源头中进一步实践劳动,体验“粒粒皆辛苦”,促进学生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三、活动目标
劳动观念:通过稻谷收割、稻谷脱粒、晾晒保存、动手做饭等全过程实践,认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生发爱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劳动思维:能运用各学科知识和学理,筹划稻谷收割、保存和做饭等全过程中,初步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积极劳动思维,激发对稻谷变成白米饭探究的兴趣。
劳动能力:在亲历稻谷采收、保存、动手做饭等全过程实践中,能借助网络或书本查阅资料,初步掌握稻谷采收、翻晒、做饭等劳动技能,提升劳动能力。
劳动习惯与品质:在稻谷采收、翻晒、动手做饭等劳动实践中出力流汗,学会正确、安全使用镰刀、电饭煲等劳动工具,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等劳动习惯,培养积极实践、勇于克服困难的劳动品质。
四、活动时间:2024年10月22日(暂定)
五、活动地点:实验稻田、许镇镇中心小学西校区
六、前期准备
1.制定方案:由课题组成员制作活动方案,并提交学校审核。
2.选择试验田:由课题组牵头与附近稻田农户联系,选择合适的试验田。
3.准备劳动工具:镰刀、手套等
4.人员分工:
制定活动方案:张敏、姚玲。
活动组织:张敏、姚玲、张顺丽、章珍珍、张媛。
宣传拍摄:邓玉玲
七、活动过程
(一)收稻谷
稻谷是如何走出稻田变成大米与米饭的?学生在教师和有经验的家长陪同下共同去稻田,用镰刀手工收割稻谷。
(二)晒稻谷
将收割的稻谷平铺在稻谷场,对稻谷进行晾晒。在晾晒过程中学习使用耙子等工具对稻谷进行翻晒。
(三)脱粒
使用工具对晒好的稻谷进行脱粒。
(四)分离杂质
使用风谷车等工具分离稻谷中的灰尘、草屑、瘪粒等杂质,留下饱满的稻谷。
(五)煮饭
将收获的稻谷脱壳后淘洗干净,使用煮饭工具煮熟米饭,与学生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