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电诈警情通报(第113期)

发布时间:2024-08-08 08:13信息来源: 南陵县公安局阅读次数: 字体:【  




一周电诈警情通报


第113期



南陵县公安局反电诈中心



   7月26日至8月1日,全县电信网络诈骗类刑事案件共立案8起,群众损失共计9万余元。立案数环比上升60%,损失数环比下降81%。



发案情况





发案区域分布:城东派出所辖区3起、城西派出所辖区5起。


发案类型及损失情况:冒充熟人类诈骗1起,造成群众损失3万元;刷单类诈骗1起,造成群众损失6千余元;虚假购物类诈骗1起,造成群众损失1万余元;“约炮”类诈骗1起,造成群众损失5千余元;冒充客服类诈骗2起,造成群众损失7千余元;网络贷款类诈骗2起,造成群众损失2万余元。


受害人群体分析:  

性别:男性6人,女性2人;

年龄:20-30周岁:4人;30-40周岁:3人;40-50周岁:0人;50周岁以上:1人。






典型案例




  我县居民张先生在网上搜到一个借款软件,就点击链接下载了仿冒的“还呗”APP。

张先生注册账号之后,看到软件里有5万元的贷款额度,于是就在APP里上传身份信息、填写银行卡号、进行扫脸认证。   

等放款提现时,“客服”却说张先生将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导致申请的贷款被冻结,需要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转账汇款,用来激活账户,并承诺贷款到手后会将这笔钱全额返还。张先生配合操作,对方却仍以“需要验证还款能力”等借口要求继续转账。

借款不成,反倒是被“卷走”一万多,真是“驼子背上加包袱”。张先生遂报警,共计被骗1万余元。






诈骗手法






1、推广引流。以“无抵押”“免征信”“快速放贷”“免费提额套现”等幌子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等方式发布办理贷款、信用卡、提额套现等虚假广告,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网站;

2、洗脑引导。以贷款审核为由,要求受害人缴纳“保证金”“手续费”或者“刷流水”或向受害人发送虚假放贷信息,受害人发觉未到账后,再以受害人操作失误,征信有问题、流水不足等原因要求受害人缴纳各种费用;

3、骗取钱财诈骗分子收到受害人的转账之后便关闭APP或网站并将受害人拉黑










警方提示





   1、网络贷款凡是要你先交会员费、保证金、解冻金等各种费用的,全都是诈骗!

   2、勿轻信各类电话、短信、APP和社交网站上的各种贷款广告。

   3、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陌生二维码下载非官方发布的APP,更不要轻易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密码等个人信息。

   4、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