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2024年50项民生实事实施方案》(民政篇)
一、满足什么条件可以申请特困人员供养救助?
具有本县户籍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1.无劳动能力;2.无生活来源;3.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
二、哪些人可以享受城乡低保?
持有本县常住户口的城乡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本县规定的,均有权申请获得城乡低保待遇。
三、农村敬老院运营服务能力提升内容有哪些?
围绕是否落实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护理人员岗位培训等要求,是否定期公布食谱,做到荤素搭配适当,是否加强院区文化和生活服务设 施建设、满足供养人员文化和日常生活需要,是否对餐厅、厨房、公共淋浴间和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适老化改造等内容进行提升。
四、公益性公墓的建设标准是什么?
骨灰单穴占地面积不超过0.5㎡,合葬墓穴不超过0.8㎡(不含公共绿化和道路用地),每亩墓穴数不少于320个,墓碑应小型化,且全部使用卧碑。
公益性骨灰堂寄存室的净高不低于 3.3 米,骨灰寄存架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小于 1.2 米,单个骨灰存放格位占用空间不超过 0.25 平方米,做到有统一编号、有格位门锁、有供群众安插鲜花的祭祀台装置。
五、什么是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是指主要依托现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或存量资源提升改造,为社区和周边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心理慰藉、居家上门等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
六、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一般应提供哪些服务?
1.机构养老服务。为本社区和周边的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照料护理等机构养老服务。
2.助餐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或送餐服务。
3.医养结合服务。通过多种形式为老年人提供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定期巡诊、健康指导、理疗康复等服务,体现医养康养一体化。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内设医疗机构。未设立医疗机构的,可通过与其他医疗机构签约合作提供医疗卫生服务。鼓励医疗机构专门派出医务人员驻点提供嵌入式医疗卫生服务。鼓励退休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到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开展服务。
4.日间照料服务。为周边老年人提供日间托养、文体娱乐等
5.智能化服务。依托智慧养老平台及呼叫中心、终端设备,为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和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监测、紧急呼叫救援、智能安防等服务。
6.居家上门服务。为本社区和周边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健康管理、探访关爱、精神慰藉、委托代办等居家上门服务。
七、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对象及要求?
申请对象是指特殊困难老年人,包括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有条件的县市区可将申请对象范围扩大到城乡低保家庭和困难老年人中的高龄、失能、残疾家庭,扩面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承担。
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注意把握如下要求:
1.具有芜湖市户籍,户籍地址与现有固定住房地址一致。
2.分散供养的特殊困难老年人,鼓励进入养老机构集中供养;确有特殊原因不能集中供养的,优先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
3.持有残疾证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已列入残联无障碍改造计划的,不再列入实施对象。
4.凡是租赁房屋(不含廉租房、公租房)、房屋近 2 年内需拆迁、确实不具备改造条件的,不予改造。
八、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对哪些情况进行救助?
互助社对接受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政府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一定特殊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补充救助,对不符合政府救助条件但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等低收入人口给予应急救助。
九、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的救助标准是多少?
互助社根据救助对象困难情况制定救助标准,按照以资金救助为主、实物救助和转介服务为辅的救助方式,分类分档予以救助。同一年度内因同一事项申请救助的,原则上只救助一次(不限转介服务次数)。
一般情况下,补充救助不超过500元每人次,应急救助不超过1000元每人次。有条件的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可以结合实际适当提高救助频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