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烟墩司法所:"三举措"助推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开展
为进一步加强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工作环节和操作流程,压实安置和帮教责任,预防重新犯罪,烟墩司法所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自我加压,不断提升安置帮教工作整体水平。
一是规范档案管理,夯实工作根基。全镇安置帮教对象61人(其中重点对象4人)全部建立一人一档案。将一人一卷的档案材料逐一自查,仔细梳理现存问题,将目录编排、帮教协议书、帮教责任书、走访谈话笔录及工作图片等各环节所存问题勾画并圈点出来,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严丝合缝,逐一规范起来。
二是关爱帮教结合,提升工作实效。对在家的人,上门走访谈话到位;对外出打工经商的人,进行电话询访到位;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临时帮扶救助到位。发挥“黄丝带”帮教作用,开展家庭困难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扶活动,送去现金和学习用品,鼓励未成年子女认真学习、安心生活。对查找不到的人员,及时向辖区公安派出所通报,并会同公安部门进一步做好多渠道摸排查找工作,同时向镇党委政府报告并做好记录工作。对重点对象组成“一人一专班”,专班人员由镇党委(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社区(村委会)、亲属等人员组成,进一步落实帮教责任。形成“一人一预案”,针对他们的罪名及日常行为等因素制定相应预案,做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防范。
三是积极推荐就业,丰富工作内容。对有就业意愿且具备条件的帮教对象,积极帮助推荐工作。蔡某慧是大学本科学历,因受其母亲影响卷入犯罪组织中,本来有较好未来和前程却因此毁于一旦。工作找不到,恋爱不敢谈,加之与父母关系又不和谐,一度失望、消沉。司法所积极联系所在村村支书,多次找她谈心,不断开导她,鼓励她尊法守法,调整心态,积极生活,自强自立,勇敢面对一切困难,找回自我。在司法所和村支书的帮助下,现在蔡某慧在本地村委会找到了一份理想工作,结婚生子,一家人幸福美满。郑某宏,今年40岁,小学没有毕业,没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在芜湖某地打临工,收入微薄,勉强度日,其母亲早年去世,老父亲已经70多岁,身患多种疾病。郑某宏父亲希望他不要外出打工了,司法所和村委会负责人也劝他在本地找一份工作,既能减少生活开支、安心工作,也能多陪陪年老多病、孤独无助的父亲。
“浪子回头金不换”,欲要成功当自强。下一步,烟墩司法所对于因外出就业、居住地变动等原因导致人户分离的安置帮教对象,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落实好“双列管”制度,对于户口迁移的人员要落实转移帮教制度,有效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隐患,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南陵县烟墩司法所张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