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司法局1-5月份司法行政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一、1-5月份获得的市级及以上的荣誉成果
1.全省司法所建设提档升级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2.芜湖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特色项目擂台赛最佳成果奖(“周郎法治”文化品牌)
二、1-5月份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一个中心”,全面统筹依法治县工作
一是持续擦亮法治政府奖牌成色。立足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难点和堵点,结合两代表一委员意见建议,在多轮征求意见的前提下,出台实施法治政府重点任务清单,涵盖优化政府职能、强化监督制约、建设数字政府等5方面10项内容。二是千方百计降低败诉率。对近五年以来行政败诉案件全面梳理,聚焦败诉较高的土地房屋征收、市场监管、民政婚姻等领域,会同法院等相关部门,逐案分析研判,并形成报告,对涉及业务开展全覆盖研讨式培训5场,避免类似案件重复败诉。三是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建立春谷法治学堂,列出10项全年法治研讨培训清单。已开展全县领导干部习近平法治思想研讨班,70余名领导干部脱产参加培训。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专业法律知识、通用法律知识、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等主题培训7场1350人次。超前应对镇综合执法改革,组织199名镇干部参加资格认证考试,汇编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手册。安排16个县赋权部门50余名执法人员,分主题、全覆盖开展为期一年的下沉式、场景式、体验式、实操式现场执法练兵。四是扎实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协调。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强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行情况专项督查,组织对县市场监管局等4个单位,开展案件评查,督促整改问题6项。两法衔接平台系统已正式试运行。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以来,共办结案件58件,按期结案率和公开率达100%。五是多措并举开展专项整治。高站位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开展宣传发动,重点聚焦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对关键人员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主动摸排查纠问题。目前,公安交管大队已核查撤销19起异常交通违法行为记录,对执勤执法不规范的6名民警、1名辅警进行提醒谈话。
(二)打造“三个亮点”,增强司法行政品牌优势
一是打造“一所一品牌”。以“专注赋势、专业赋能、专心赋需”为原则,以“矛盾零上交、服务零距离、群众零投诉”为目标,出台实施枫桥式司法所创建方案,及时召开工作推进会,拓展创建思路、探索创建特色。二是提升周郎法治品牌影响。持续挖掘周郎法治品牌内涵,拓展外延。开展古代南陵县官法治典故研讨,挖掘出“三尺闸”等数十个涉及刑法、民法、行政法方面的法治典故,涵盖治县、治乱、治军等领域。建成企业普法馆,正在筹建民法典广场,打造分众式主题法治载体。三是智慧矫正全面换装。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统一并入省社区矫正智慧系统,做到横向信息全面统一,纵向信息实时同步,大力开展分类矫正教育,严格执行“一律不得不假外出、一律不得干扰执法、一律严格规范执法”,有力推进社区矫正向治本安全迈进,目前南陵县信息化核查率达到100%。
(二)落实“三个重点”,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是在知晓率上,开展严新细实主题教育,每名司法行政干警争做代言人。坚持火力全开,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周郎法治微信公众号等,全力宣传司法行政服务范围、流程、热线等。二是在暖民心上,始终做到服务“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个座位、一杯茶水、一个圆满答复”。践行“问一问 早一步”实践活动,深化“上门调解”“上门公证”等便民服务,今年以来,办理上门服务事项1000余件(次)。全面建立满意度回访机制,对已办结案件全部在1个月内完成回访。三是在美誉度上,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周郎法治品牌等主题,在人民日报、法治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省电视台等省级以上媒体播发稿件59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示了法治南陵建设成果。
三、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仍有很多不足,尤其是有的重点工作方案出台不够及时,一些成果暂未显现;满意度、败诉率等短板弱项,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提升法治队伍能力水平永远在路上,针对性的措施仍不够有力有效。
四、6月份需要加快推进的工作
开展2022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举办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宣讲活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督查。指导各镇分年度制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培养清单;做好口袋公园法治元素方案落实工作;筹备召开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筹备周郎法治文化品牌主题宣传片。推进“枫桥式”司法所建设,做好专职调解员人才库建设。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成果,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清单,擦亮品牌成色。二是切实抓好“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年内完成许镇等3个创建目标。三是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分类矫正教育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四是扎实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提高法律援助指派效率及办案质量。深化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常态化做好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工作。五是严格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做好“八五”普法中期验收工作,争取“八五”普法中期全省、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称号。六是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能力。推动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针对历史遗留、重大疑难案件认真研究,确保做到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