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南陵县2021年农村综合改革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
按照省财政厅《安徽省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绩效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结合村级公益事业、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遵循重要性原则。南陵县政府高度重视绩效评价工作,通过听取汇报、调阅核实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工作成效进行了检查、核实,年度绩效目标全部完成。现将绩效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过村民议事,建设村级公益事业、美丽乡村,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21年共有42个村参与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实际完成42个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受益群众达130819人,项目涉及道路硬化、活动广场、路灯及水利沟渠建设等。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42个实际完成42个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建设。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省绩效管理考评办法的相关要求,我县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细化了绩效评价项目的各项指标,做到科学量化、便于实施。各部门在现场评价启动前就开展了整体指标的量化工作,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遵循了“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力求精准”的原则,使整体绩效评价能充分反映成效,如实反映问题。
过程:针对项目的公益性、民生性特点,考虑可持续影响效益评价较困难,本次评价主要采用比较法,辅之以公众评判法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主要采用规定标准。一级、二级、三级指标我们均按要求设置了详实的标准,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在绩效自评工作中,各部门能分工协作,通过组织调研、数据测算,准确地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复核,形成最终的评价结果。
按照绩效目标设定,公益事业项目建设要完成42个,年终实际完成了42个,全面完成。42个公益事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1061万元(其中中央和省补助870万元),实际结算安排资金(项目审计后)915万元,实际到位率86.2%。
通过村民议事,建设村级公益事业,直接受益群众达130819人,受益群众对项目总体满意度很高。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良好。有力得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建设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1.决策方面: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政府奖励补助与农民出资出劳有机结合,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2.过程方面:主要体现在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三个方面。“业务管理”主要考查制度的健全性、执行的有效性、项目质量的可控性。“财务管理”主要考查制度的健全性、资金使用合规性、资产管理及利用、资金安全性。“会计信息管理”主要考查会计信息的规范性、完整性。
3.产出与效益方面:主要体现在产出的数量、质量、项目效益方面。其中,产出的数量我们主要从实际完成率;产出的质量则主要从验收合格率及重点项目建设来考查。效益主要从群众满意度、服务年限、受益人数三方面考察。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加强对项目相关材料的整理与收集,及时上交相应的材料。
2.提升项目概预算精准度。尽量减少预算安排和实际支出金额的差异。
3.加强对村两委成员的业务指导与培训,实现项目建设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管,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六、有关建议
改进对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申请表的审核,按照优先扶持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最大等原则进行项目筛选。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