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12-30 11:01信息来源: 南陵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阅读次数: 字体:【  

根据工作要求,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强思想、促提升,党建工作有序开展。加强理论学习,打牢思想基础。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书记带头上专题党课等形式不断推进学习走深、走实。全年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3次,交流研讨6次,组织机关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4次,党组书记带头上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1次,各支部书记上党课3次。强化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要求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规定动作,组织党员干部赴泾县宣纸文化产业园等地参观,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活动。扎实做好双联双应、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年走访联系户70户次。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局党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在春节、端午等重要节假日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部署假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二)拓岗位、优培育,就业创业稳步前进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创新“乡村振兴推介官直播带岗”新模式,丰富直播带岗渠道,结合重要节假日、“南陵二十四”等活动,举办各类综合招聘活动256场。发挥紫云英人才产业园连接企业与求职者桥梁作用,走访企业809家次,累计向企业推荐用工1507人次。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10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04%,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前三季度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91元,增幅4.2%落实促进就业民生实事。加快“三公里”就业圈建设,碧桂园等17个社区被评为省级“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加强重点群“1131”就业帮扶,开发见习岗位333个、公益性岗位370个,兑付补贴资金294.98万元。巩固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成果,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1601人,发放各类补贴3533人、542.68万元。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创业担保贷款线上办理,序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5亿认真组织参加第三届创业芜优创新创业大赛,其中2个创业项目分别获得乡村振兴赛道银奖、绿色经济赛道铜奖。加强“技能南陵”建设。圆满举办第七届“天工杯”职业技能大赛,参赛人数1200余人,111人获奖,晋升职业技能等级174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25人,新增技能人才211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08人,在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连续2个季度排名全市第一。

(三)强服务、优引育,人才基底不断夯实强化政策创新。健全完善“筑梦春谷”人才发展计划的若干措施配套细则重新修订《南陵县人才认定实施细则》拉低认定门槛,侧重对一线人才的支持,打造良好人才生态截至目前我县共引育领军人才11人、高端人才121人,引进大学生5670人,兑付人才政策补贴424.7574万元。深化校地合作。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职业院校百校行等活动,组织雅葆轩电子、舜富精工等92家企业,赴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开展校园宣讲招聘会23场,组织皖南医学院、安徽工程大学等高校大学生320余名,开展千名学子进南陵活动8场。加强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全年组织实施事业单位开展各类人事招聘10次,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3人,引进事业单位高层次和紧缺人才27人、军政融合人才2人、镇事业单位储备人才5人。规范开展岗位晋升工作。指导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营造公平、公正的岗位晋升环境,规范开展岗位竞聘工作,办理事业单位岗位晋升984人。优化专业技术人才服务。组织人员赴企业开展2024年度全县工程系列职称评审政策宣讲,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全年认定初级专业技术职113人,审核推荐427人参加工程、卫生、农业等系列职称评审。

(四)强保障、惠民生,社保体系不断筑牢。稳步推进社保征缴扩面持续开展精准扩面参保工作,我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均已完成2024年度目标任务数。其中,城乡居保高质量发展指标人均缴费水平达1270.07元,连续四年以来持续保持全省县级排名第一或前列;人均待遇水平达246.96元,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期间省市180元目标任务,提前完成“月人均养老金水平相比2023年增长3%及以上”考核指标。认真做好养老保险退休审核和工伤认定等工作,全年共审核批准退休1100人,作出工伤认定决定313件。持续优化人社服务效能。设置人社综合窗口,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全市首家将银行快速制卡机搬进人社服务大厅,实现人社大厅快速制卡、现场领卡,截至目前已现场制卡超过2000张。与医保、税务部门展开紧密合作,设立“社税一厅联办”专区,整合人社、医保、税务18项高频业务,提高办事效率,目前已办件超2800件。定期梳理社保要情,加大追缴力度,2024年累计追缴社保基金36.94万元。

(五)强监管、促发展,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及时处理各类劳动争议。前三季度,共受理各类线上、线上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478起,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416件,均及时有效处理。完善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用人单位建立争议协商和解机制,在人力资源行业、酒店餐饮行业、物业行业、快递行业、网约送餐行业以及部分规上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县信访局设立派驻仲裁庭,用于处理年底拖欠工资集中爆发期适于用“农民工工资速裁庭”案件办理,在县人力资源协会设立巡回仲裁庭,不定期邀请相关企业参与庭审观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率先在全市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账户清零,并对保障金账户予以注销。欠薪案件结案率、国务院欠薪平台的结案等数据多次在全市通报中名列第一;行政执法案卷获得“2023年全省十大优秀执法案卷”荣誉;连续6年获市政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考核A等次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幅不快。受企业规模偏小、用工体量偏少以及新招引项目进展不快等因素影响,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长总体缓慢。

(二)信息化建设保障不全设置人社综合服务窗口后,由于原先全省通办收件系统、安徽省人社综合服务平台、省集中社保系统等各人社系统之间数据壁垒未打通,不能互联互通,导致业务经办时“一窗通办”效率不高,影响窗口服务质量。

(三)人才总量略显不足。新创业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及重大人才平台相对缺乏,规上企业数量偏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县企业规模小,人才存量不足,且去年至今已经认定高技能人才2396人,加之高级工等级认定要求申请者须在本职业领域深耕十年以上,这一门槛直接限制了后续人才认定的数量增长,后期人才梯队建设将面临瓶颈。

(四)劳动争议调解资源和基础设施不足。仲裁院现有常设仲裁庭面积仅15 m,席位摆放局促,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无法全部入庭就坐,且仅有一台记录人员使用电脑,基础设施不足。专职调解力量不足。目前我县劳调委目前仅2名专职调解员,行业性、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力量较为薄弱。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落实稳岗就业各项举措,强化技能人才培育力度。持续深化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加强重点群体“1131”就业帮扶,完成上级下达城镇新增就业任务,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继续实施“1861”战略匠心质造引领计划,加强“技能南陵”建设,充分发挥竞赛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作用,加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二)持续做好社保扩面征缴,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持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下发政策文件精神,稳步推进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实施。加强参保缴费政策宣传,多渠道宣传“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参保理念,推动参保工作持续扩面。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围绕“一窗联办、一次办好”改革,持续探索组合联办新模式,拓宽“一厅联办”朋友圈,推动更多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持续提升人社服务效能。

(三)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深化人才南陵行系列活动,全面落实筑梦春谷人才发展计划的若干措施。充分发挥县人力资源开发产业链作用,常态化摸排人才需求,在重点地区和高校建立“引才工作站”,对接“招才引智高校行”系列活动,打造“雁南归”人才回引快捷通道。围绕县委1861战略,树立服务理念,推进我县事业单位人事人才高质量发展持续更新事业单位引才理念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才集聚继续做好2025年全县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工作跟进各系列专技人才培养、评价等工作

(四)全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突出抓好根治欠薪,坚持标本兼治,健全根治欠薪长效机制。深入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压实责任分工,加强部门联动,加大欠薪隐患排查,严厉惩治恶意欠薪违法行为。充分发挥乡镇、行业性、专业性等调解组织作用,全力预防、化解各类劳动纠纷,全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