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住建局2020年关于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情况的通报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通知》(建成【2015】130号)、《住房城乡建设部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建城〔2018〕104号)要求,经排查,我县黑臭水体分别为古亭河涌珠泉路至龙池路和S320至施村闸段,市桥河施村闸至惠民南路、乌霞路至籍山路和惠民南路至南翔路段,为从根本上消除黑臭水体,拟通过南陵县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推动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一、项目概况
为治理县城区黑臭水体问题,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为目标,强化源头管控,对城区水系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实施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环境治理新机制,以“截污、活水、修复”为技术路线,对县城区市桥河、古亭河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本次改造按照漳河二级闸补水方案,调整城南撇洪沟排水走向,将古亭河与市桥河合并进行治理。
治理方案:
按照“截污、活水、修复”的指导方针,采用标本兼治的工程治理措施,全力改善河道水质,构筑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按照漳河二级闸补水方案,调整城南撇洪沟排水走向,将古亭河与市桥河合并进行治理;依托主城区道路雨污分流对沿线小区进行进行截流控污,完成河道外围污染源治理;采用截污清淤、引水活水、清障通水、生态修复、景观提升、智慧管理的措施完成城区河道的活水、净水,最终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打造安全、清洁的城市水环境。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主要由道路雨污分流、河道水位控制和水环境治理3部分组成。
道路雨污分流包括13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和新建奎湖路、新建城北污水干管。改造道路为:惠民路、春谷路、晒滩路、南翔路、文庙路、漳河大道、龙池路、安贤街、籍山大道、小乔路、环城南路、朋济路、陵阳路+乌霞路。
水环境治理包括市桥河和古亭河黑臭水体治理,主要项目内容为控源截污工程、清淤疏浚工程、水源及水系连通工程、景观坝工程、驳岸整治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景观工程、智慧水务工程。
河道水位控制包括龙门桥扩容站、蚂蟥涝扩容站、思古桥排涝站三座扩容站和儿童乐园节制闸、港河节制闸两个水位控制闸。
项目投资及节点计划:
项目总投资16.97亿元:包括道路雨污分流12.15亿元、水环境治理3.02亿元、河道水位控制0.8亿元,拆迁资金1亿元。
结合水环境治理长效运营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政府投资、运营管理模式,采用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方参与整治项目实施,项目建设期三年,2020年底完成水环境建设项目,初见成效,确保考核达标,道路雨污分流至2021年全面完成。项目运营期十三年,由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合资成立的项目公司对水环境和道路进行长期运维,将绩效考核与政府付费挂钩,防止污染反复。
二、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道路雨污分流部分已开工南翔路、惠民路、春谷路、籍山大道、漳河大道等二十个工作面,路基完成8548米,路面完成8008米。
水环境部分已开工古亭撇洪沟、后港河湿地公园、玉带桥公园、再生水回用管道、古亭河补水管道、万森水系连通、春谷水系连通、驳岸工程(后港河至籍山大道段、施村节制闸至惠民路段)、水生态构建(春谷公园至南苑新村,籍山大道至乌霞路段沉水植物种植,籍山大道至秋浦大道段沉水植物种植)和河道清淤工程共十四个工作面,目前已完成沿河排口“一口一策”工作,治理排口42个,污水共10048m3/d。市桥河清淤工作全部完成,古亭河全长7950m,完成清淤4500m。城东水系清淤工作全部完成。结合河道的断面形式、水深流速等实际情况,水生植物群落已进行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构建,人工强化控制措施已安装人工曝气和人工浮床。万森水系连通管道施工完成,闸阀施工完成。春谷水系连通管道施工完成,闸阀施工完成。南线漳河二级闸补水方案试运行完成,满足补水条件,待水生态构建完成进行常态化补水。北线中水回用补水试运行完成,满足补水条件,待后港河湿地公园完成后进行常态化补水。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质量管控,合理安排工期。水环境部分2021年度计划完成思古桥排涝站、后港河湿地公园、玉带桥公园、全河段水生态构建工程,确保市桥河清水活水,治理初见成效,黑臭水体考核达标,不复黑复臭;道路雨污分流部分在保障城区交通条件的前提下,完成道路路面提升、交通照明、景观绿化工程。
(二)强化配合协作,确保工程进度。围绕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要求、进度安排。抓紧与各相关部门联系沟通,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按计划顺利进行。
(三)加强沟通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围绕群众关心的清淤效果、淤泥处置方式、补水活水线路等水环境治理根本性问题,通过电视、微信平台、室外宣传屏、建筑施工围挡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项目建设对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形成有利于工作快速推进的整体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