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2018年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程绩效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总体情况
根据省市下达的文件,南陵县为安徽省第三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县,我县正按照申报项目计划按年度进行示范县创建工作。2018年新开通建制村4个,分别是三里镇辋峰村、西峰村、西岭村,工山镇柏二村;更新新能源车辆25台,投入资金1090万元;新建改造公交站台22座、更新简易公交站牌102个,投入资金约77万元。
(二)资金安排、使用和结存情况
2018年省补资金安排500万,实际投入资金将近2300万(含公路升级改造、安全防护资金投入约1000万),无补助资金结存情况。
(三)绩效目标
2018年度创建目标,目前已完成,切实改善了南陵县城乡交通出行,城区公交运行车辆基本更新为新能源车,更新率达87%,大大提高了群众出行满意度。
二、绩效评价结论
绩效评价表明,南陵县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创建工程进度满足省市相关要求。随着项目整体推进,项目在改善农村乡村出行条件、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助推精准扶贫等方面的效益势必日益显现。自评得99分。
三、指标分析
1、投入
(1)项目决策
南陵县被列入安徽省第三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创建名单,创建申报材料齐全,有县级人民政府同意开展示范县建设并承诺达到创建目标的函;创建实施方案内容规范,符合财建〔2017〕952号和皖交运函〔2017〕242号文件要求。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科学合理,并按三个创建年度具体进行了分解;年度目标清晰、有可衡量的指标值,且与投资额相匹配。
(2)资金落实
省级补助资金已到位;地方配套资金保障到位,有明确稳定的财政投入渠道。
2、过程
(1)项目管理
南陵县项目管理按管理层次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的业务管理办法和制度,按规定编制了项目目标任务及预算支出,相关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涉及政府采购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的相关规定;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过程采取定期不定期进行质量巡查,项目交竣工验收及时、符合相关规定;年度考核、绩效评价等资料提供及时、齐全、真实、准确。
财务管理
南陵县重视项目财务制度建设,专项资金和内部财务管理等管理制度比较健全,会计核算规范,项目法人单位项目资金支付手续完备、资料齐全,符合相关规定;资金使用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符合皖交运函〔2017〕242号文件规定;省级补助资金使用率高。
3、产出
(1)项目实施目标实现
城乡客运车辆动态监控系统安装比例100%,建成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客运站或候车亭的中心镇比例100%;南陵县人民政府制定并印发了《农村客运班线通行条件联合审查机制》。
(2)项目完成及时性
年度计划完成率100%。
成本节约率
具体项目实际投入资金均没有超预算。
4、效果
(1)经济效益
我县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绩效评价连续三年达到5A级,未来将继续保持5A级。
(2)社会效益
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城乡客运运营组织模式实现纯公交。
(3)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通过调查问卷模式对出行乘客进行调查,定性评价(候车时间长度、换乘便捷度、服务态度、出行信息服务、乘车舒适度、候车环境),问卷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
结合本地实际做法,总结如下:
组织保障:县政府专门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单位、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组,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为创建项目的有序推进提供了保障。
资金保障:制定印发《南陵县城市公共交通成本规制及财政补贴办法》文件,从制度上明确和规范了城区公交亏损补贴机制,2017年度财政给予亏损补贴520余万元、2018年度亏损补贴目前正在审计阶段。对于城乡公交冷僻经营班线,我局正积极协调财政部门,拿出亏损补贴方案,报县政府研究通过后,将解决镇村公交的可持续运营问题。
安全保障:南陵县政府已印发《南陵县农村道路客运班线安全联合审核机制》,建立南陵县农村道路客运旅客运输班线安全通行条件审核工作小组,由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县安监局、公路分局、县乡公路管理所、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和相关镇政府、公交公司人员组成。注重对道路条件是否适宜开行公交进行评估,确保农村公交运行安全。
持续做好服务质量考核工作:根据《南陵县城市公交客运服务质量考核办法(试行)》文件要求,我所每月组织一次城区公交服务质量考核工作,及时通报发现的问题,并将考核结果运用到亏损补贴中,大大提升了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5、根据《县政府办关于印发南陵县城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在改造(新建)的城市道路中,将公交站台纳入建设项目,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审查、同步建设、同步交付”。
6、持续推进建制村通客车工作,2018年我县民生工程通客车建制村任务数4个。我局对任务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细化,拿出了具体通车时间表。对于通车线路,我局正积极协调财政部门,拿出亏损补贴方案,报县政府研究通过后,给与保障。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县目前尚有4个建制村因实载率低,无法实现可持续运营,暂未开通公交线路,通达率未达到100%。
2、公交企业面临严重亏损,虽财政给予一定的亏损补贴,但企业仍然十分困难。
六、意见、建议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针对项目管理提出意见或建议:建议省、市出台政策,给予公交企业相应的资金补助。
2019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