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总结与“十四五”及2021年工作安排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以疫情防控为重点,不断提升防控能力。一是在铜南宣高速出入口和国省道市际交界处设置6个卫生检疫站,有效阻断新冠疫情输入。二是6个卫生检疫站开启 “绿色通道”,对运送防疫物资、医务人员和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执行“三不一优先”政策,推行体温检测“扫码通行”,全力保障绿色通道畅通。三是建立应急储备运力70辆,做好防疫应急物资和群众必备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保障。2次运送应急物资到武汉火神山医院。
(二)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交通基础设施。一是芜黄高速完成红线内105户房屋征迁、2893亩土地征收任务;完成107亩施工便道临时用地征用。二是干线公路有序推进,弋牧路二期全线完工通车;开工建设G318南青线改造工程。三是三里镇新义桥建成通车。
(三)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一是完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任务153.8公里。二是路政管理不断强化,深入推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开展“路政宣传月”活动,加强日常巡查,制止农户在路肩上种植300余次,清除占道摆摊设点10多处。三是推动农村公路养护规范,273公里县道养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完成55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65公里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
(四)以完善行业管理为重点,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一是推动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建设,不断完善8个农村客运站功能,完成23座公交站台更新维护,开通芜湖至南陵505路公交。二是智慧运输有力推进,发展无现金支付系统,乘客可利用支付宝、微信等方式支付。三是“打非治违”力度加强,查处非法营运车辆10台、擅自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6台、其他违法行为14次,罚款24.43万元。
(五)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不断强化交通行业监管。一是强化超限治理,查处超限超载车辆587台次,罚款78.6元,吊销严重超载货运车辆道路运输证24本。二是强化扬尘污染整治,重点对弋牧路二期、芜黄高速、G318南青线等重点项目进行督查。三是积极落实水毁公路灾后重建,完成烟墩镇红旗村油榨桥水毁工程建设,积极申报水毁项目资金5732万元。
(六)以强化隐患排查整治为基础,持续保持安全生产平稳态势。一是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管理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和从业人员岗位责任,突出节假日重点时段、“两客一危”等重点领域。二是落实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对消防器材设施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及时更换,开展消防安全演练1次。三是强化应急值守,节假日和恶劣天气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建立应急队伍,储备应急物资、车辆,支援无为市惠生堤运输防汛货车30台。
(七)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严把营运车辆准入关和检测关,有效防治公路运输大气污染。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南陵至芜湖班线更新新能源电动车20台。开展绿色出行行动,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理念。
(八)以完善治理体系为目标,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一是完成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撤消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县乡公路管理所,成立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二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不断优化审批流程。三是加强信用考核,对1家公交企业、45家三类以上维修企业和85家货运企业开展质量信誉考核;企业信用修复164家。
二、十三五时期工作总结
(一)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十三五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866.363公里。编制《南陵县农村公路网发展规划报告(2018—2030 年)》,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G205快速化改造、弋牧公路二期(柯店至牧家亭段)建成通车;开工建设芜黄高速、G318南青线。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230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283公里、农村公路扶贫工程38公里。
(二)以超限车辆治理为抓手,不断加强公路管理。五年来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230台,卸载货物32600余吨,罚款400余万元;查处违法装载货运源头企业11家,罚款30万元;吊销货运车辆超限超载100%或车货总重75吨以上车辆道路运输证99台。
(三)以公路养护为基础,不断保持公路完好。五年来,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192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08公里,危桥改造15座500延米,完成县道272公里970个交叉道口“安全五小工程”。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公路完好率达92.6%。
(四)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不断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南陵客运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制定《南陵县城市公共交通成本规制及财政补贴办法》《南陵县城乡公共交通财政补贴实施方案》,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保持城乡公交稳定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底实现所有建制村通客车,2020年开通芜湖至南陵505公交线路,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五)以绿色交通为引领,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淘汰老旧柴油车;引进哈罗共享单车,并投入车辆2000台;城区53台公交车全部更新为新能源电动车;推进南陵-芜湖客运班线更新新能源电动车20台。
(六)以平安创建为保障,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开展“安全带-生命带”专项行动,长途客车全部安装了安全带;城区、城乡公交车驾驶室安装安全隔离仓188个;自2017年开始长途客车实行实名制购票上车。查处非法营运车辆158台,罚款79万元。五年来,未发生较大以上责任事故。
(七)互联网+交通融合发展,加快智慧交通推广运用。客运网上售票比例明显提高;车辆安装使用ETC比例大幅提升;道路运输车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安装率和使用率显著提高;发挥运泰出行APP功能,客运票价移动支付全面推进。
十三五期间,我县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一定的不足。一是现有农村公路等级低,多在四级公路以下,制约了农民群众出行,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二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国家和各级政府投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公路的改建;三是随着公路建设投资加大,公路通车里程逐年增多,公路管理、养护难度加大,管理人员和养护资金相对不足;四是安全应急保障能力仍需加强,特别是农村公路安保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十四五总体思路和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强运输服务能力、提升行业治理水平。
(一)加快路网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高速公路网,建成芜黄高速公路南陵段29.2公里。优化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完成G205国道6公里改造(铜南宣南陵东出口段2公里改造、葛林街道段4公里改线),完成318国道南青线升级改造,完成457省道12.1公里升级改造,完成318国道城区段12公里南移工程;完成S339南陵段15.7公里升级改造;新建南陵至芜宣机场快速通道15公里。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交通提质升级,强化管理养护升级,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十四五”期间实施县道提升工程200公里,新建进组入户硬化路30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0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650公里;改造建设危桥50座;改善特色小镇、农村旅游景点景区、产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基地等交通运输条件,建设旅游路、产业路200公里。
(二)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以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动力,建设一支专业化、能力强的执法队伍。提升治理能力,推进非现场执法模式,在货物装载源头企业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在国省干线重点路段设立非现场执法卡点提高科技治理水平。加强农村公路养护,扩大社会参与,创新养护模式。
(三)加快城乡融合,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公交都市建设,新建新能源公交车停保场,进一步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统筹推进城乡公交、农村货运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群众出行便捷、货物运输通达。
(四)创新智能驱动、安全绿色发展。推广应用智能调度,加快移动支付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新建综合物流运输场站,统筹交通、邮政、商务、供销等农村物流资源,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生态保护红线意识贯穿到交通发展各环节。
四、2021 年工作打算
(一)规划引领,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围绕建设交通强国目标,立足南陵实际,科学编制“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为“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及区域物流产业开好头起好步。
(二)创建示范,聚力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为支撑,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芜黄高速建成通车;G318南青线力争完工主体工程;以“四好农村路” 示范县创建为契机,完成2021年度农村公路改造、大中修建设任务,创新农村公路管养体制,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管理体系落到实处。
(三)改革创新,强化交通行政执法成效。加强执法业务能力培训,提升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加强货运源头监管和路面巡查,加强客运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规范市场秩序。
(四)严守底线,提升交通整体形象。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督促检查。 积极推进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做好极端气象灾害等情况下的保畅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