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 深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基础设施。积极推进G318南青线改造工程PPP项目,实现双向通车;争取上级资金5200万元,完成G205快速通道中修工程及G205石铺立交桥段安全提升工程;完成S457排水沟项目及城东大货车停车场建设。
(二)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完成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联网路66.65公里、村道安全防护工程68.664公里、养护工程94.944公里,完成三里镇河西桥危桥改造。
(三)坚持规划引领,谋深做实项目前期。开展G205沪渝高速(沪渝高速南陵东出入口至九连立交段)快速化改造、S339升级改造项目可研及初步设计工作;确定高等级城区外环线项目(S463东延、S460南移)线路方案。
(四)持续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不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落实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政策,确保城乡公交开得通、留得住、运营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2022年获评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
(五)持续开展“打非治违”,维护交通运输市场秩序。加强公路超载超限治理,开展部门联合执法。全年查处严重超限超载率达100%货车29台,罚款87万元;非现场检测卡点查处超限超载货车99台,罚款42.6万元;查处擅自改装已取得车辆营运证的车辆案3起,罚款1.5万元;查处非法营运客车9台,罚款7.5万元,其他违法行为12起,累计罚款140.64万元。开展重型自卸货车非法改装行为专项行动,督促企业整治车辆561台。
(六)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依托全国互联网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系统、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展道路旅客、普通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补发、换发、变更、注销等高频服务事项,办理286件。落实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机动车维修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改革,对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道路旅客运输站经营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最大限度为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提供便利。
(七)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筑牢输入第一关口。全力做好疫情外防输入工作,先后在高速出入口、国省干线、高铁站、汽车站设置查验点,对所有来(返)陵人员查验行程码,疫情发生地行程人员询问旅居史,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信息,落实落地核酸检验,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陵人员实行闭环管理;加强公交客运、出租车等一线人员防护,落实重点从业人员核酸检测,从严从细从实抓好交通工地、交通场站、高速服务区等领域疫情防控,落实交通运输工具通风消毒、司乘人员口罩防护、健康码验码进站等措施;认真负责做好芜湖火车站、汽车站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来(返)陵人员转运隔离工作。
(八)竭力抓好平安建设,维护行业和谐稳定。坚决维护“两会”期间、党的二十大等特殊重要时段社会稳定,回复信访投诉件26件,化解历史积案1件,全年没有1起赴京到省上访案件。及时回复12328 、12345热线227件。同时做好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确保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年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因地方征迁问题,致使G318南青线三里街道段、烟墩刘店段建设滞后。
(二)因部分公交车辆老旧、现有部分公交线路运行不合理,公交基础设施不完善,致使不能很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三)受土地要素制约,县道春双路峨凤段建设相对滞后,青弋江中洲大桥接线项目调整到2023年实施。
(四)受资金要素制约,G205沪渝高速(沪渝高速南陵东出入口至九连立交段)快速化改造、S339升级改造、高等级城区外环线等项目难以推进。
(五)受高速卡口疫情防控影响,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力量投入相对不足,超限超载治理和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监管存在不到位现象。
三、2023年工作打算
(一)积极谋划交通项目。积极争取芜溧高速西南延伸、铜南宣(或池南宣)铁路、轻轨直达南陵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市综合交通总体规划。推动S339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实现与芜宣机场的快速连通;谋划实施G205(沪渝高速南陵东出入口至九连立交段)快速化改造;争取高等级外环路列入新规划的省道网;加快推进南陵通用航空机场前期工作。
(二)强力维护市场秩序。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超限超载、出租车不规范经营等行业乱象整治。实施公共交通提升工程,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修编公交路网规划,不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三)高质量实施“四好农村路”。积极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一批“旅游路、产业路”,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县道升级改造23公里、建制村通双车道5.1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联网路67.6公里、危桥改造1座26延米、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0公里、养护工程9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