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三农”重点工作及下步计划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乡村产业发展工作。组织37家企业参展积极参与南陵县“名优特新”迎春产品展活动,活动时间1月20日-1月24日,展会共计5天。开展2023年度市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政策规定乡村产业发展相关项目、南陵县2023年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奖补相关项目的申报工作。
(二)粮食安全等稳产保供。积极开展稳粮扩油,提单产行动;抓好小麦“一喷三防”、油菜“一喷多促”,鼓励冬闲田扩种油菜,抓好我县省级粮食精耕细作示范点的建设。确保2024年全县畜禽、水产品产量稳中有升,生猪等畜禽产品供应充足,能繁母猪保有量在0.72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保有量保持在58家以上。
(三)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南陵县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实施。养殖业服务中心安全专人与项目建设中标企业及项目实施主体对接,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目前3家畜禽养殖企业、1家有机肥生产企业正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实施。
(四)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积极谋划2024年一产固投工作,做好项目梳理、统计工作,做到应统尽统。根据中央、省、市农业农村部门制定的农业生产(产业)发展资金等项目实施工作要求,制定、上报项目、资金实施方案,组织农业财政项目申报、实施工作,有序推进农业财政项目建设。
(五)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持续加强禁捕水域日常监管,落实退捕渔民社会保障、转产就业,全县170户退捕渔民,养老、医保、低保、住房、转产就业、资金配套落实、“一对一”帮联等各项工作完成率均达100%。2023年共查处涉渔违法违规案件105起,其中渔政部门查处行政案件89起,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行政案件3起,联合公安机关刑事立案13起,有力打击了非法捕捞行为。通过长效监管、严厉打击,确保“十年禁渔”行稳致远。组织开展全县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冬季行动,取得良好的成效。目前完成种子监督抽样18份,农药抽样39组,抽检豇豆26批次,调处农民投诉纠纷29起,查处农资领域违法案件5起(种子2起、农药3起)。
(六)乡村建设工作。持续推进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扫尾工程建设和补缺补差,确保所有建设工程在3月份全面完工,不影响春耕生产。督促指导弋江镇、三里镇、家发镇尽快进行2024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招投标和开工,加强建设过程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美乡村建设2023年度16个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已全面启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其中2个点雨污水已完工,9个点雨污水正在施工中,5个点正在挂网招标中。持续推进2023年第一批精品示范村(烟墩镇霭里村、许镇镇池湖村)方案编制评审。推进2024年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上报工作,谋划2024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争取美丽宜居村庄3.0版建设60个左右。
(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一是开展二轮延包试点工作,完成许镇镇金阁村“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全村1022户,5008亩土地承包登记摸底,登记家庭成员3965人,圆满完成市级试点工作。二是提升“三变”改革质量。建立健全“三变”改革项目库,管理项目174个,根据市场和产业的发展变化,动态调整项目库,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确保有资金投入,就有储备项目。三是深化“三会四自一平台”机制建设。印发《南陵县推广乡村公共设施建设“三会四自一平台”改革应用实施细则(试行)》(南农工办〔2023〕137号),明确了实施主体、范围、流程、保障机制等。
(八)农业品牌和示范创建工作。推进全县蔬菜(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做好2家市级蔬菜示范基地、2家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创建验收工作,总结推广食用菌数智出菇方舱。做好2024年度绿色食品申报及续展工作,推动“南陵大米”“南陵香菇”“东七贡藕”等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加强与省、市宣传媒介合作开展全县优质农产品宣传推广,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力。做好“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复查认定及全国2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续报工作。
(九)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2024年新建村集体经济发展帮扶项目17个,包括食用菌发展、农旅融合发展、标准化厂房和烟炕等。其中,2个烟炕项目已开工,6个项目已完成设计,正在编制清单造价,9个项目正在图纸设计。
(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涉粮社会化服务组织146个,纳入主体库管理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90个,纳入名录库管理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6个。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建设,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023年县农业农村部门实施完成土地深耕深松单环节托管服务面积31.08万亩,按系数折算后面积11.18万亩,超额完成0.48万亩。
三、工作计划
(一)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确保粮食增产增效。抓好种植业气象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灾后技术指导服务。密切农业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灾减灾避灾预案。开展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行动项目建设、再生稻的试验示范、化肥定额制示范、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项目的实施,确保我县粮食增产增效。
(二)聚力“双招双引”,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推动招商项目尽早落地、开工投产,组织开展《南陵县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设计》开展评审活动。
(三)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增进农民福祉。加快推进2023年度共建设16个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督促9个正在施工点位的工程进度,加快5个点位挂网招标工作,尽快进场施工。确定我县烟墩镇霭里村、许镇镇池湖村2个精品示范村的运营主体,编制论证建设方案,完成挂网招标;确定精品示范村专项债编制单位。
(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2024年每镇遴选一个战斗力强,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扎实的村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通过网络、印发宣传资料、借鉴先进经验等方式,深入宣传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等法律政策,为全县推进二轮土地延包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强化指导服务,推深做实推广乡村公共设施建设“三会四自一平台”改革应用,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通过村民“自选、自建、自管、自用”,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
(五)强化行政执法力度。加强部门联动,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强化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力度,严厉打击涉农资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农资打假高压态势,强化行刑衔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严肃查处。对线索明显、事实清楚的案件,提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并追究刑事责任。确保生产经营秩序稳定,保障农民用上放心农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