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1014号提案办理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南陵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文件
南文旅体〔2021〕××号
关于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1014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办理类别:A
汪翠竹委员:
现将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全域旅游“四级联建”工程和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县现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总数80多家,从业人员达5800多人,带动周边农户1.15万户。一季度,全县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96.32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6.75亿元。2020全市乡村振兴考核中,乡约南陵—眷念之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排名全市第二,烟墩·原乡体验乡村民俗旅游集聚区排第一等次,许镇·富美湖乡乡村美食旅游集聚区和何湾·花海石林乡村养生旅游集聚区排第二等次。
为推动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和议案所提内容,我局制定了具体的办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时间节点、工作举措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办理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县级管理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我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强化目标考核管理,将乡村旅游纳入8个乡镇及相关职责单位2021年度发展目标考核内容和乡村振兴考核内容,提升乡村旅游工作重视程度。推动旅游重点乡镇配齐配强工作力量,积极鼓励成立旅游公司,推动市场化运营,做到乡村旅游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形成县、乡、村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合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二)探索市场运营。借鉴江浙及皖南重点旅游城市先进经验,推动成立南陵县文旅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规范化管理、品牌化输出、标准化发展”的思路,搭建乡村旅游融资、开发、经营和管理平台,盘活乡村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经营主体投入乡村旅游。积极推动各旅游企业开发联票或一卡通等经营模式,强化重点景区景点和星级饭店、精品民宿、农家乐的协作运营,不断增强我县乡村旅游影响力。
(三)强化政策扶持。出台《南陵县促进旅游业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政办〔2021年〕5号),在土地、税费、资金等要素环节上扶持旅游企业发展,引导和鼓励旅游企业强化业态提升和品牌创建,创新和扩大市场营销,加深产业融合力度,以更多更优质的旅游产品提升我县乡村旅游吸引力。2020年全年兑现旅游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旅游发展奖补资金341万元,2021年6月将兑现大浦乡村世界景区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奖补和“四级联建”创建奖励约220万元。
(四)培育旅游品牌。以烟墩镇“霭里人家”为样板,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全县乡村旅游整体水平和形象。深挖文化内涵,突出乡村旅游的文化体验,将历史文化、非遗文化、美食文化等文化元素融入“一镇一品”节庆活动,增加节庆活动吸引力和影响力。今年以来,已成功举办“欢乐过大年·迈向新征程”——全国“村晚”安徽省示范展示点活动、南陵县首届紫云英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加大非遗项目传承和保护力度,积极推动南陵县目连戏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整理完成22出南陵目连戏剧目民国老艺人传腔声腔学唱。
(五)加强规划布局。出台《关于促进南陵县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政办〔2021年〕5号),聚力实施“乡约南陵·百宿千舍”旅游民宿品牌建设工程,支持通过招商引资引入高档乡村民宿,优先打造霭里、奎湖、丫山、板石岭、大工山—乌霞等旅游民宿集群。目前,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霭里村已吸引一大批高端民宿聚集,霭里·乡居、养心谷、花田山庄等乡村民宿项目相继建成对外营业。
(六)完善配套设施。积极统筹争取整合使用各类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霭里村岑山、板石岭、大工山、龙山村登山游步道建成,全长5.2公里的霭里新四军霭里景区新四军小道正在加快建设,乡村旅游景点内部交通微循环进一步畅通;完成全域旅游标识标牌工程建设,主要出入口及交通干线新立旅游标识牌84块;全县20个主要乡镇公交站台安装《南陵全域旅游全景图》;全县现有旅游厕所133座,实现A级以上旅游景区、重要乡村旅游点旅游厕所全覆盖。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南陵县旅游手绘地图绘制和电子导览平台开发,实现导游、导航、导览、导购等“一体化”智慧旅游服务。
下一步,县文旅体局将以奎湖—大浦和霭里村两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为契机,以全域旅游“四级联建”创建工程和乡约南陵风景廊道建设为抓手,大力补齐、提升乡村旅游服务体系与配套设施建设短板,加大对乡村旅游统一规划、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统一营销等投入力度,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品特色鲜明、服务管理规范、产业体系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1年6月27日
联 系 人:孙斌斌
联系电话:19965538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