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示南陵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3-08-25 11:20信息来源: 南陵县文化旅游体育局阅读次数: 字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精神,南陵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组织开展了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申报工作,经组织发动、征集、审核及南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组评审推荐,拟定“霭里祭灶”等17个项目入选南陵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予以公示,公示期自即日起20日。

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进行实名反映(以邮戳或邮件日期为准),我们将把有关意见转请相关评审专家组研究。

2023年8月25日

异议受理单位:县文旅体局文化股

通讯地址:南陵县广电大楼

邮政编码:241300

联系电话:6823183

附件:1.南陵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

2.关于“霭里祭灶”等1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情况说明

南陵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1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备注

(一)传统音乐(计1项)

1

Ⅱ-1

南陵民歌

南陵县文化馆

(二)传统舞蹈(计5项)

2

Ⅲ-1

奎湖旱龙舟

许镇镇

3

Ⅲ-2

柏一鳌鱼灯

工山镇

4

Ⅲ-3

百华郑龙灯

弋江镇

5

Ⅲ-4

官洲村马灯

籍山镇

6

Ⅲ-5

三里滚龙灯

三里镇

(三)曲艺(计1项)

7

Ⅴ-1

何湾大鼓书

何湾镇

(四)传统技艺(计8项)

8

Ⅷ-1

象山木榨油制作技艺

工山镇

9

Ⅷ-2

工山篾扎制作技艺

工山镇

10

Ⅷ-3

棕榈扇制作技艺

何湾镇

11

Ⅷ-4

格里银炭制作技艺

烟墩镇

12

Ⅷ-5

红屋酒曲制作技艺

三里镇

13

Ⅷ-6

徐记团子制作技艺

家发镇

14

Ⅷ-7

马山年糕制作技艺

家发镇

15

Ⅷ-8

新光小籽花生制作技艺

弋江镇

(五)民俗(计2项)

16

Ⅹ-1

霭里祭灶

烟墩镇

17

Ⅹ-2

沿河村赛龙舟

弋江镇


关于“霭里祭灶”等1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情况说明

一、南陵民歌

南陵民歌属非遗类别中的传统音乐类,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是南陵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劳作中创造出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多以五声羽调、五声徵调为主,少数是带装润性的六声调式,并通过南陵方言(吴语系)结合高腔唱法进行演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其代表性作品《农民四季歌》《龙船调》《打夯歌》等多次登上各类舞台进行展演,广为传唱。其中《龙船调》更是与许镇镇品牌活动“龙腾奎湖·凤舞水乡”端午龙舟赛紧密结合,被以央视领衔的各大媒体进行线上刊播,进一步提升了南陵非遗的影响力及社会关注度。

二、奎湖旱龙舟

“奎湖旱龙舟”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清末,流传至今。是在陆地上模仿水上的龙舟的一种表演,是集歌舞、艺术、造型等艺术为一体的民间综合传统艺术,“奎湖旱龙舟”演出队伍一般由帅旗1人、边旗8人,前场锣鼓4人、龙珠1 人,滚龙36人、旱龙36人(其中鼓点手2人),后场锣鼓3人等共同组成。滚龙、旱龙都是由龙头、龙身、龙尾三个部分组成,滚龙全身长30米,每条有18人;旱龙舟每艘长13米,每艘龙舟各17人,队员皆为古装武生装扮,服饰颜色与龙身颜色一样。表演时在锣鼓声伴奏下,蜿蜒起伏,左右扭摆,时而在水面飘游嬉戏,时而如在波涛中追波逐浪,蜿蜒翻腾, 轻捷矫健。

三、柏一鳌鱼灯

“柏一鳌鱼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明洪武年间,迄今已600余年历史。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派兵至浙东抗击倭寇,海战之际受到鳌鱼相助,遂敕赐鳌鱼龙头鱼身,封安海神。其后民间逢年过节或遇重大喜庆祀典,均会舞鳌鱼灯祈福禳灾,表演时龙灯为首,龙头鱼身的鱼灯位居次席,由于“鱼”“余”谐音,鱼灯也寓意着年年有余,是丰收和吉祥的象征,极具美感和喜庆色彩。

“柏一鳌鱼灯”一般在正月初至十五之间出游,耍灯时,香灯手带路,2名举高照牌手跟在香灯手之后,少年男女拎着小鹿灯、麒麟灯跟随着高照牌,再是引球,引球在前,指引鱼头灯或上或下,或左或右,8个小鱼灯每4个1组,分列两侧,紧跟鱼头灯,小鱼灯共有4套花样走位。鱼头灯之后是船担轿。船担轿由1名女孩肩挑,轿前轿后分别是由一名女孩扮演老翁老妪,逗乐围观群众。耍鱼灯多为增添新年的喜庆、传达人们的祈福祝愿。

四、百华郑龙灯

弋江镇百华郑龙灯据载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村民们每逢节日就通过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消灾降福,因而百华郑龙灯又名为五谷丰登灯,寓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华郑龙灯由44板组成,全长75米,蔚为壮观。

“百华郑龙灯”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寓意深刻,巡游时十番锣鼓相伴,龙尾鼓压阵,龙珠引路,边迎边舞。主要表演形式有:“堆稻堆”“荷叶放水”“魁星点元”“五马跑朝”“戏龙尾”“金龙盘柱”“鲤鱼跳龙门”“跑牌坊”“舞四门”“大团圆戏龙尾”等;舞动起来,千姿百态,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五、官洲村马灯

“官洲村马灯”属传统舞蹈,糅合了多种民间民俗艺术,融会了竹制品扎制技术、民间音乐、舞蹈和彩绘艺术以及戏剧表演艺术,舞蹈阵式灵活多变,舞姿优美,“跑马穿花”,令人目不暇接!每逢演出,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官洲村马灯”一般用竹蔑扎成马头、马身,外蒙布;“马颈”长约1米用绸子制成,内塞棉花;竹马的前后点灯制成“马灯”。表演时,竹马拴挂于灯手腰间,马颈别在腰上,一手拎马头另一手执刀枪,着近似戏装的绣花马灯服,但要使较长的后裾盖住竹马的尾部。表演多以列阵、演武为主,在锣鼓配合下,场上灯手飞马扬鞭,刀枪撞击、锦旗飞扬。其中最为精彩的,要算是充分表现枪棍技艺与武术功底的赵子龙“跑单马”,和上场人多,并有故事情节的“五马破曹”。

六、三里滚龙灯

“三里滚龙灯”是三里镇热爱村当地村民驱瘟祈福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滚龙灯通常除夕起灯,正月十五日圆灯,表演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是龙船和锣鼓队表演,表达农民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蛤蜊表演、大开门,小开门表演,寓意五谷丰登和天下太平。

“三里滚龙灯”用竹篾扎制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共15节,长度56米,寓意着我国56个民族紧密相连。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摇摆盘旋、灵活自如。

七、何湾大鼓书

“何湾大鼓书”源于安徽大鼓,可追溯至清代末期,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的一种曲艺形式。早期仅有自娱性的民间艺术及宗教式的酬神活动,纯属“娱民侑神”的群众文化。随着荒旱、兵灾及内地移民,流商纷至,江湖交往,大鼓书则借地生根,逐渐发展。大鼓书艺人一直活跃在以何湾镇为中心的广大乡村,代代相传,推陈出新。大鼓书艺人们不仅在何湾镇境内进行说唱表演,还积极到周边地区给广大人民群众送去欢乐,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其曲调简单,通俗易懂,在唱法上形成了音色刚健的“卧嗓”和音质柔润的“立嗓”两派,没有丝弦伴奏,只以大鼓、简板或犁铧片击节。表现形式有坐唱、站唱等。演唱者一手敲鼓、一手夹板,配合唱腔、道白,唱词中多地方土语,唱中加叙,旋律似说似唱、自然流畅。代表作品有《罗成招亲》、《农村新气象》、《丫山十大点》等。

八、象山木榨油制作技艺

南陵县象山姚氏木榨油坊坐落在工山镇象山村、背山临水、环境优美,已具有百年历史。是长江以南地区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手工木榨油坊之一。象山木榨油制作技艺采用传统纯手工工艺,物理锤榨挤压工艺流程,极大程度上保留产品原有的香味和营养成分:木榨油箱需采用四根切面直径不少于一米、长5米的檀木做成,树中心凿出一个长2米、宽40厘米的油槽、油胚饼填装在油槽里,掌锤的师傅执起悬吊在空中长达5米有余的撞锤,悠悠地举起撞在油槽中的进桩上,于是被挤压的油胚饼里便流出一缕缕金黄色的油。整套工序流程均为人工技艺,每一道环节都需要师傅们长期的经验积累、熟练掌握,技艺性极强,皆通过口传心授传承延续。

九、工山篾扎制作技艺

工山篾扎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为存放所收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勤劳智慧的古人便地取材,用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后来发现竹子开裂性强,富有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器皿编制的主要原材料。

“工山篾扎制作技艺”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传统制作技艺。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般做生活用品、农业用具。这种工艺多存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中。竹编以竹丝篾片挑压交织,一般称被挑压的篾为“经”,而编织的篾为“纬”。由经与纬的挑压可以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进而制作出千姿百态的竹编产品。

十、棕榈扇制作技艺

南陵为吴楚故地,竹编篾扎等扎制技艺源远流长。其中何湾镇西山下宕村的棕榈扇制作技艺亦由来已久,其编织手法受战国时期楚国的竹编技艺影响,集实用与美观为一体,工序要求高,有一定的传统文化价值。

“棕榈扇制作技艺”的编织手法与竹编类似,但选取的原料为当地满山遍野的棕榈叶心,制作之时,先取出所有带筋骨的那部分棕榈叶,剩下软的棕榈叶留着备用,接着将有筋骨的棕榈叶平分,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取一根横向的,就这样上下经纬交错编织,编织到末尾收边,再取一根竹子从下方插入,最后将备用的软棕榈叶裹住竹子编制成手柄,一把做工精美的棕榈扇便制作完成。

十一、格里银炭制作技艺

银炭是一种优质木炭。中国古代所制之炭,烧制方法主要有两种:堆烧法和窖烧法;木炭种类较多,有白炭、黑炭、瑞炭、麸炭、炼炭、金刚炭、柽炭、竹炭等。白炭是一种学术叫法,在汉文献中早有记载,银炭则是形象的叫法。“格里银炭制作技艺”迄今已逾两三百年,通过银炭窑烧法制取而成,银炭对原材料要求甚严,基本上取自青冈栎。青冈栎又叫槲栎,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米,木质十分坚硬,叶子长椭圆形,边缘有波状的齿。相较于普通木炭燃烧时间较短、且时有青烟,银炭燃烧时绝无青烟,且同等重量下,燃烧时间比普通木炭更长、火力更旺,手感质重,敲打时能发生清脆之音,素有“钢炭”之美誉。

十二、红屋酒曲制作技艺

“红屋酒曲制作技艺”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民初,在南陵县三里镇牌楼村世代相传。以甜米酒制作技艺结合当地盛产的中草药如墨旱莲,半枝莲,竹叶草,荷花,马鞭草等入料,制作成酒曲。久而久之,形成了当地独特的甜米酒口味。传统的民间酒曲中含有多种微生物,是由根霉、毛霉、酵母加上米粉及中草药制成,酿制的甜米酒口感香醇,酸甜适中,与古时人们口口相传的醴酒相同,颇具古韵,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十三、徐记团子制作技艺

“徐记团子制作技艺”诞生于民国初年,在南陵县家发镇官塘村广为流传,由第一代传承人徐祥将年糕与汤圆相结合研发而成,口感比年糕软糯,没有芯,吃法与年糕相同。一般使用五成多的糯米和四成多的香粳米掺在一起作为原料,淘净后的米要泡上24小时;之后磨制米粉,并将磨好的米粉沥干;最后搓制直径约7厘米左右的团胚,并放在专门的团叶上摆好上屉蒸煮,每屉需蒸一个小时,之后出笼的被当地人称之为“毛团子”,立刻就可以蘸上白糖食用,如果不是马上就吃,可以继续放在团叶上晾上个4天左右,将团叶取下来再晾干一两天,然后就可以放在水里泡着,当地人称之为将团子“养起来”,这样保存,可以一直吃到来年开春,整个冬天尽享美味。食用方法有米酒下团子、青菜下团子、火锅下团子、炒团子、煎团子等等。

十四、马山年糕制作技艺

“马山年糕制作技艺”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时期,由第一代传承人赵仲怀研制,并传授给徒弟昂永福,后由昂氏一族代代传承。马山年糕之所以能够传承百余年,缘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相传马山年糕第二代传承人昂永福的妻子素来不喜年糕,觉得其糯软粘牙,因此昂永福为了满足妻子的味蕾,尝试过不同的材料,最后他发现如果将压制程序从一遍变成两遍,年糕的扣弹程度会得到大幅度提升,经过改良后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与认可。

十五、新光小籽花生制作技艺

弋江新光小籽花生是花生的一个地方变种,果皮薄、籽粒饱满,每颗种子2粒,出仁率和含油量高(含油量在52%左右),含蛋白质在30%左右,籽粒较小整齐如珍珠,种皮红色,既适用于榨油、炒食,又适用于加工、制作,味道鲜美、香脆可口,因个小,故名“弋江小籽花生”,是当地百姓常用作待人接客、馈赠亲友的首选食品,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转化发展,更成为广大旅游爱好者的旅游商品。

“新光小籽花生制作技艺”的流程为:先将干生花生去壳成花生米,再将食盐、花椒、八角、小茴香等一起放入容器中,加以足够浸泡所有花生米的清水,加盖浸泡2-3小时,捞出摊开晾干。其后将干净的砂粒放入锅中,用大火炒热后,同时倒入食用油和晾干的花生米,炒至有噼啪声响,待用手指捻动花生米为易脱皮时,改用小火慢炒约8分钟,筛去砂子起锅后根据喜欢的口味加入少许白糖,待花生米冷却后香酥爽口。

十六、霭里祭灶

“祭灶”又称“送灶神”,属传统民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则一直有着腊月廿三“祭灶神”的传统,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霭里祭灶”作为传统祭祀祈福活动,糅合了多种民间民俗艺术。“祭灶”开始前,需先将灶君神像贴于灶台中央;“祭灶”正式开始时,伴随锣鼓音乐,由六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装扮成长老,头戴方巾、身着汉服、脚穿仪靴,手捧红绸覆盖的供品,反复呤诵:“炎黄始祖,佑我中华,吾冀灶神,泽被万家。”其后登上九级台阶并走向灶台,依次将供品恭敬地摆上香案;再由年龄最长者带领,依次点燃檀木佛香,按顺时针方向,围着香案敬绕三圈,祈祷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再向灶君虔诚跪拜并颂念祷词,同时由长者用笔刷点蘸糖瓜,并向灶君神像口中点刷;最后将灶君神像请下,在烟花爆竹声中,连同纸马与草料一起焚烧,代表灶神上天,六位长者重回大灶台前,围成圆圈,挥动红绸,送别灶神。至此,整个“祭灶”仪式圆满完成。

十七、沿河村赛龙舟

“沿河村赛龙舟”是流传在弋江镇沿河村的传统民俗活动,分为起龙、游龙、竞赛、收龙等几个环节,多在节庆时分举行。龙舟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将龙舟从水下起出,祭祀神灵后,安上龙头、龙尾,之后再准备竞渡。祭祀仪式一般为点香烛、烧纸钱,继而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并且扎制一对纸制雄鸡置于龙舟之上,以期保佑龙舟平安。龙舟祭祀不仅为了祈求竞渡平安,更表达了当地群众内心期盼农耕丰收、风调雨顺、攘灾去祟、诸事顺遂的美好愿望。

以上17个非遗代表性项目,是我县文化部门和镇村组织通过广泛调研,遴选出来的,所传习的均为极具南陵地方特色、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申报工作,我们能够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保护计划和措施,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达到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