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文旅体局2024年工作规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推动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县、高品质旅游强县、全民健身运动强县建设的关键一年。做好文化旅游体育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委全会部署要求,锚定“两高一进”,紧扣“市域南部现代化副中心”战略定位、现代化“六个南陵”奋斗目标,以文旅体融合发展为导向,着力构建多元化、高品质的产品供给体系,立体化、多层次的宣传营销体系,智慧化、可持续的市场治理体系,推动文化旅游、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物、体育等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打造市域南部现代化副中心,建设“强优美富”现代化“六个南陵”注入强劲动力。
一、着力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展演
1. 推进重大题材艺术创作。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以现实题材创作为重点,做好主题性文艺创作、演出演播、展示展览等工作,打造一批舞台艺术和主题美术精品。加强精品剧目孵化培育,积极申报“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群星奖”“五个一工程”奖等省、市奖项,力争入选作品3个以上。持续推动南陵目连戏剧目复排鉴定演出。加大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精品创作,踊跃参加国家、省级各类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奖项及精品推优评选。(责任单位:文化股,文化馆)
2. 实施精品展示展演活动。创意举办青铜文化节、安徽省老年文化艺术节。持续办好传统民俗灯会活动、少儿文艺展演、“龙腾奎湖 凤舞水乡”“长三角登高节”、濒危剧种戏曲公益性演出、“戏曲进校园”“文化惠民 月月有戏”“南陵美 群艺汇” “戏曲春晚”等系列演出活动,依托“南陵二十四”农文旅特色IP,围绕“品牌架构搭建”,常态化建立节庆、节气、民俗等展演展示。以“村长有约”为品牌,推动“一镇一品”节庆文化活动品牌优化升级。精心策划精品主题展览,加强优秀文艺作品传播推广。(责任单位:文化股,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
二、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
1. 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深入贯彻人民城市建设理念,打造多元化新型文化空间。启动南陵城东公共文化中心项目建设。深化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提升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持续推进“15分钟阅读圈”“15分钟健身圈”建设。全年完成10个以上(社区)行政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建成3个百姓健身房,1个口袋体育公园,11公里健身步道建设。(责任单位:文化股、体育股,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
2. 加强文旅体智慧城市建设。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文化体育场馆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完善文旅视频监控平台,升级“游安徽”“文化云”“一卡通”和应急广播等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南陵智慧文旅一体化平台,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源普查,建立南陵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库,促进优质资源向优质产品转化。实施科技赋能,加快智慧场馆、智慧景区和度假区建设。(责任单位:文化股、旅游股、体育股,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旅发中心)
3. 持续推进惠民乐民。举办周末剧场、文创市集、创意快闪等文化活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鼓励“三馆”及城市阅读书房提供“夜间文化服务”。继续推进文化馆“春谷学堂·艺路追梦全民艺术普及”向乡村学校少年宫和镇村延伸。探索“文艺演出+非遗展演+特色美食+直播带货+技能竞赛”的活动模式,打造“大地欢歌”四季文旅活动品牌。持续推进全民阅读、送戏进万村、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等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质量。关注全民身体素质,完成2024年度国民体质监测。推广“订单式”“菜单式”服务,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服务系统性与丰富性,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边界,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惠民、便民。(责任单位:文化股、广电股、旅游股、体育股,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旅发中心)
4. 积极打造精品体育赛事。以打造品牌赛事活动为重点,结合县、镇、村“四球一舞”三级联赛和第三届南陵县社区运动会,举办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广场舞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打造“一镇一品”品牌赛事,举办2024中国·南陵“青铜杯”奎湖铁人三项国际挑战赛、长三角2024年工山登高徒步大会、2024“中国·皖美山水”龙舟赛·南陵奎湖站暨“iCAR”杯南陵县第三届端午龙舟赛等品牌赛事活动,推动全民健身。(责任单位:体育股)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1. 加快文物重点工程建设。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门桥修缮工程、千峰山土墩墓群遗址展览馆建设并免费对外开放,实施省保单位张氏宗祠安防提升工程,全面推进皖南土墩墓群—千峰山土墩墓群文物本体保护、展示、利用的相关工作。完成牯牛山城址保护总体规划编报工作。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深入挖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工山铜矿遗址、千峰山土墩墓群遗址、牯牛山城址的丰富内涵,启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南陵区域前期考古调查项目,推进大工山铜矿遗址的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展示利用、矿冶遗址调查、考古发掘等项目的实施。(责任单位:文保中心、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
2. 健全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机制。完成全县历史文化遗产定位测绘,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管。扎实推进各级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与执法专题培训,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统筹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古村落、古建筑以及革命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责任单位:文保中心、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
3. 推动非遗传承发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元素优势,鼓励各镇结合和美乡村建设,为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搭建旅游传播平台。抓好非遗进社区、进景区等工作,扶持培育南陵目连戏、十兽灯、许镇马灯、南陵板龙灯、武功狮子舞、罗汉灯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展演展示,构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活态传承利用体系。(责任单位:文化股,文化馆)
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1. 狠抓数字创意产业“双招双引”。聚焦文旅体创意、互联网平台经济等细分领域,围绕“一首四新”产业发展政策和康养、汽车文化、露营等项目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委托招商。常态化开展招商推介、人才对接、沙龙论坛等活动。推进已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建设(睿洋红色城堡、桂香岭山高端民宿集群、大碗花园等项目)、已开工的项目早日建成运营(星空露营地)。(责任单位:旅游股,旅发中心)
2. 紧抓重点文旅项目落地。完成南陵县全域旅游规划方案编制,做好快递物流文化创意产业园、乌霞景区旅游开发、奎湖综合连片旅游开发、大碗民宿花园、板石岭旅游民宿集群等重点产业项目跟踪与服务,启动南陵县城东公共文化中心项目建设,按序时要求推进年内承担的政府性投资项目,并完成产业发展奖补兑现、项目信息报送及项目库维护。(责任单位:旅游股牵头,各职能单位股室积极配合)
3.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深入推进“乡村旅游七大行动”,围绕打造、创建省级精品主题村、省级特色美食村、省级旅游风景道、省级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省级精品民宿、省级经营管理人才、省级“双微”改造提升点系列品牌,持续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引领、多元化参与、品质化提升、集群化发展。扩大休闲度假、康养健身、研学体验、房车营地等旅游产品供给。指导品质景区创建3A、4A级旅游景区,巩固“厕所革命”成果,打造“最干净景区(景点)及旅游乡村”。积极申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责任单位:旅游股,旅发中心)
4. 积极培育夜游经济。加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品牌项目建设,打造夜间文旅消费系列产品,推出特色夜间主题精品节目,开发常态化、亲民化、特色化夜间旅游体验活动。以大浦景区电音节、烟花秀,霭里景区夜游等,带动景区夜游产品开发,丰富各景区夜间文旅消费供给。鼓励民宿、露营地等开发创意夜游产品,形成引流新亮点,丰富旅游业态。(责任单位:旅游股,旅发中心)
五、健全文旅品牌宣传营销体系
1. 打造南陵特色美食IP。依托“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以及“皖美好味道·芜湖名小吃”认定评选活动,深挖南陵“老味道”内涵,提升弋江羊肉、马元羊肉、奎湖漂鱼、界山老鸭汤、百善贡酥、丫山藕糖等特色美食的美誉度,激发省级特色美食村、游安徽“不得不吃”特色美食、游安徽“不得不进”特色美食名店、市级特色美食村等品牌效应,形成特色美食“网红打卡地”。(责任单位:文化股、旅游股,文化馆、旅发中心)
2. 构建文旅宣传多维矩阵。用品牌思路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对接国家、省市级主流新闻媒体及各大网络平台,拓展“两微一抖”、小红书等媒体平台,依托智慧旅游南陵文旅小程序平台,综合利用报网端微等方式,搭建宣传矩阵。(责任单位:文化股、旅游股,文化馆、图书馆、旅发中心)
3. 丰富宣传推广多元形式。突出创作、创新和创意,多元化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和展示,让南陵旅游资源走出去。积极参与旅游推介会、旅游展会、旅游发展大会,学习外地发展思路,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利用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精准提炼主题,合理配置旅游基本要素,创意开发特色美食线路、精品主题线路,品牌旅游线路,把游客引进来,让游客住下来。(责任单位:文化股、旅游股,文化馆、旅发中心)
六、强化文旅体行业监管服务,优化南陵发展环境
1. 优化文旅体营商环境。深化“一件事”办理,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打造更高效、更优质的营商环境;加强基础信用信息归集,协助做好信用信息共享、信用惠民便企,助力全县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宣传,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助力法治文化品牌建设;落实“四送一服”工作机制,加大“纾企困、惠民生”遍访力度。(责任单位:文化股、旅游股,文化馆、旅发中心)
2. 加强文旅体市场监管。持续推进扫黑除恶、扫黄打非、校园周边整治、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严厉查处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文物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理群众信访、举报与投诉。(责任单位:办公室牵头,各单位各股室按职责分工负责)
3. 保障行业领域安全稳定。加强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组织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旅游新业态安全管理,广电安全播出,开展行业应急演练;管理、监督、规范校外体育、艺术类培训机构运行,协同教育部门落实“双减”政策。(责任单位:文化股、体育股,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4. 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根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严格指导行业窗口单位提升文明指数和服务水平;强化文化、旅游、体育志愿者队伍建设,扎实开展春雨文化、悦途南陵、悦动南陵志愿服务活动;强化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积极联合社区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和文明创建整治行动,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责任单位:办公室牵头,各单位各股室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 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标对表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体育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决策部署,及时校准偏差,不折不扣落实。(责任单位:办公室牵头,各单位各股室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有机结合起来,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思践悟、融会贯通,切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务实成效。(责任单位:办公室牵头,各单位各股室按职责分工负责)
3. 积极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做好局党委会逢会必学、“第一议题”、支部学习等计划安排,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深学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文化旅游、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围绕中心抓党建,实施“党建+项目”工作模式,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责任单位:办公室牵头,各单位各股室按职责分工负责)
4. 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实战锻炼、帮带指导、岗位练兵,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建立高层次人才对接机制,积极推动行业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民营艺术院团培育力度,注重选拔乡村文旅带头人、“鸠兹英才”(宣传文化)人才、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以全民艺术普及推广人、全民阅读推广人为重点,不断发展壮大文旅体志愿队伍,进一步擦亮志愿服务品牌。加大行政管理人员、青年领军人才、基层文化能人、艺术创作人才、导游解说和乡村旅游等各类人才培训、轮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阶段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工作。(责任单位:办公室牵头,各单位各股室按职责分工负责)
5. 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水平。积极推进“双联双应”,常态化调研、走访、帮扶结对社区(村),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深做实“四送一服”,拿出助企纾困具体举措,提振文旅企业发展信心。不断畅通涉法涉诉信访渠道,积极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责任单位:办公室牵头,各单位各股室按职责分工负责)
6. 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开展多种形式廉洁警示教育,完善廉政风险点防控措施,强化日常监管,严肃执纪问责。持续推进“廉洁文化进书房”,丰富廉洁文化作品内容形式,推进廉洁文化与非遗文化、精品艺术创作等深度融合。坚持“一线工作法”,推动精文减会,建立闭环管理督查机制,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展现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文旅风貌。(责任单位:办公室牵头,各单位各股室按职责分工负责)
7. 守牢意识形态和安全生产责任底线。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分析研判,守好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防线。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推进文化旅游体育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严格落实文物安全防护、巡查等制度,开展文物重大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责任单位:办公室牵头,各单位各股室按职责分工负责)